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闫雪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闫雪
[导读]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的发展也在加快。建筑工程具有庞大、复杂、特殊等特点,所涉及的工程环节众多

        身份证号码:13010219900811xxxx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的发展也在加快。建筑工程具有庞大、复杂、特殊等特点,所涉及的工程环节众多,例如施工前期的决策、规划、施工过程、工程竣工验收等环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每一道施工步骤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应做好每道施工环节的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提升工程的总体质量。而施工技术对工程总体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要科学、合理地分配施工现场的人力资源,还要正确运用专业的机械设备,从而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对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更迭中,并带动了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建筑工程包括技术管理工作和质量监督检验,因涉及的方面较广,所以具有较大的管理困难。对于房屋的建筑工程来说,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质量安全管理,必须引起相关管理监督部门的重视。本文以建设工程的施工技术作为前提,分析了如何进行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加强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为建筑的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1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原则
        1.1 企业利益最大化
        在建筑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中,要严格遵守现场的施工原则,保证工程施工的科学合理性。在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中,还要坚持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所有的经费支出都要以提升企业的利益点为中心,施工技术管理也要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1.2 规范化与标准化
        建筑的现场施工过程中要遵循规范化、标准化的原则,这样能够从各个方面推动项目工程的有序进展。建立科学合理的体系标准,在提升工作人员的效率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整个企业的持续发展。此外,明确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原则,避免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冲突,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2.1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电气接地施工技术作为保障建筑工程内部电器安全使用的重要施工项目,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建筑工程施工中没有将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落到实处,很可能会导致建筑内的机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漏电、跑电的情况,不仅造成施工设备自身的损坏,而且危害建筑内全部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在建筑施工中电气接地施工技术必须落实到位。首先,建筑施工中要做好对地线的处理,避免电路串联,以保证后期建筑工程机器的使用安全。其次,根据施工的内部建筑结构,对线路走向和布局进行合理的安排与精细的连接处理,保证机械设备的用电安全。最后,做好对电路连接的验收工作。对建筑施工中存在的每个电路连接点和连接的地线进行机械设备的使用检测,确保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的正常、安全使用。
        2.2预应力施工技术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很常见,其施工技术的控制也会影响到整体工程的稳固性以及安全性。其工艺可以分为很多种,而先张法和后张法使用最为广泛,其中的先张法就是在台座上对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然后通过混凝土的浇筑实现预应力钢筋的稳固处理。最后,在房屋建筑工程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调整。而后张法则是先制作构件,预留一定的孔道,通过对结构现浇混凝土强度的合理设计,保证孔套中预应力钢筋的合理使用,最后保证成孔作业。
        2.3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技术贯穿在各个建筑环节中,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


通常情况下,在应用混凝土浇筑技术时,施工人员需要提前做好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例如:首先,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施工能力,掌握入模倾倒的要求,吊斗口要与地面保持适合距离,防止在钢筋混凝土倒入时对钢筋的骨架形成刮蹭,给钢筋造成一定损害。其次,考虑到混凝土的特性,浇筑的时间间隔不宜过长,以防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再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操作振捣棒要按照振捣的标准顺序进行,避免出现漏下的现象。最后,如果施工现场的温度过高,短时间内无法做到规定的温度范围,就要停止浇筑。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3.1不断健全与完善法律法规
        因为建筑工程是一项极其特殊的行业,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会紧跟社会发展不断进行革新与优化,并且施工项目也会向着复杂化和高端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不断健全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现阶段与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科学、合理、适当的更新和调整,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第一,大幅度提升建筑工程规章制度的实用性,让各个建筑企业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能够严格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操作;第二,对于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违规操作行为给出明确的处理意见,让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其施工与管理行为的作用,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对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视。
        3.2提升工程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可靠性,尤其是施工人员所掌握的技术和对管理场所的整理工作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意义重大。但是现在工程施工中的所有人员普遍存在着素质不高、学历较低、能力不足等各种问题,对施工过程、施工质量以及人员安全问题极不重视,施工单位应该不断提高工程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培训等,坚持“以质量为首”的原则,对施工人员展开技术学习。反复播放由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浅薄所造成的工程事故,防患于未然,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意识,并将其应用到日常工作中。而且,最高领导者应该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对于施工管理中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不断激发出工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整体的施工管理水平,对底层工作人员,应该考核其施工技术和安全意识,确保工作人员都具有合格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3.3建立完善的现场施工管理组织计划
        根据实际的建筑施工情况,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组织计划,合理分配施工人员、机械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1)建筑施工前,对项目施工场地进行实际的勘察分析,根据考察结果和归纳的详细数据、施工要求、设计方案、地质情况等相关情况对建筑施工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2)规划内容要包含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施工项目中的各项环节安排、预算工程工期、注重工程质量等技术环节。只有对建筑工程施工内容进行了合理的组织规划,才能使建筑工程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建筑工程有序、稳健地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建筑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的竞争。文章主要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方面入手,分析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措施,提出做好材料质量的监督、施工安全的管理以及施工技术的管理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张岭如,剧孟飞.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0).
        [2]徐楷晨.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J].居舍,2019(36).
        [3]郑西跃.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6).
        [4]刘耀平.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J].工程技术研究,2020,5(9).
        [5]余光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