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建筑空间结构的设计及其优化探讨 李君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7月下   作者:李君
[导读] 近年来,我国现代建筑业发展迅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其中建筑空间结构的进步较为明显,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对建筑的整体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南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李君     314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现代建筑业发展迅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其中建筑空间结构的进步较为明显,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对建筑的整体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从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出发,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措施,以期助力我国现代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空间结构;建筑设计;结构优化
        1建筑空间结构的设计问题
        建筑结构是建筑整体的支撑部位,对整个建筑的布局和施工起着关键作用。一般来说,建筑结构设计会在总体的方案中有所体现,具体表现为某一份方案细则,其常见问题在方案细则中均有所体现,需要工程方予以重视,采取正确的解决措施,下文将进行详细描述。
        1.1建筑工程上的综合问题
        总体上看,建筑工程中的结构设计还不够全面,往往只是将关注点放在了结构上,忽视了结构设计对于整体工程的作用以及在里面的地位,容易顾此失彼,影响了工程的整体完成质量。相当一部分的建筑结构设计者都存在着错误性认知,将自身的精确度控制集中在了结构设计的小范围中,忽视了建筑工程的总进度、总精确度,一定程度上混淆了主要和次要、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这不仅不利于建筑结构设计的顺利落实,还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性,降低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会阻碍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2忽视非承重墙布置的重要性
        非承重墙虽然没有承接建筑的总重量,但它对整体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样有着重要作用。一般的非承重墙都会采用上下对称的设计方式,使其各个方向都受力均匀,不会因地震等自然灾害而发生大幅度形变。不过目前的建筑结构设计中,还存在着不合理的非承重墙处理方式,比如上下楼层砌体填充墙的数量和实际相差过大,垂直方向上出现下柔上刚的现象,有时也可能是下刚也下柔;另外,有些承接墙的填充部分长度不足,够不到指定目的点,容易在垂直方向产生短柱、极短柱等等。从而产生了对建筑主体结构的不良影响。
        1.3框架柱配筋设计不合标准
        框架柱配筋问题是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按问题类型可以分为两种:框架柱配筋与框架梁配筋。表面上看,框架柱配筋的数量较少,内容要求不够详细,许多建筑结构设计者在实际运用时容易粗心大意,忽视框架柱配筋的具体建造,自然也无法正式投入建筑工程的使用。而且负责框架柱配筋的相关人员大多身兼数职,在负责这一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去帮助其他的工作部门,容易力不从心,在进行框架柱配筋设计的时候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框架柱配筋最后的成果与建筑结构设计不符,影响了建筑的整体形象。
        1.4楼板变形度计算准确率较低
        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者时常面临楼板变形计算问题。楼板变形度的计算难以避免,特别是由于测量数据过大,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一旦工期催得紧,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者就需要采取非常规的方法,比如采取不当的计算方式,使得最终的计算结果有太大的出入。而且在未能完全掌握建筑结构基础概念的情况下,工作者仅能依靠片面的数学理论进行计算,促使楼板变形度计算受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对建筑整体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2建筑空间结构的优化探讨
        2.1重视每一环节
        建筑结构设计是整体设计的一部分,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实现微观结构设计以及宏观工程的双赢。这就需要建筑方积极展开工作,首先进行事前勘查,工作人员应该实地进行考察,亲自感受土地状态及周围环境。其次是事中监督,施工方应委派专业人员进行记录,分析结构的设计是否符合运作规律。最后是事后维护,施工方需要根据图纸来确定建筑结构的设计是否吻合工程目标,以维护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
        2.2优化承重柱截面设计
        建筑结构的设计中,承重柱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在基础构造中与非承重柱一同担任支撑房屋,提供稳定性的责任。因此需要施工方不断优化承重柱的截面设计,成立专门的研究团队对其展开分析,制定完整且可靠的承重柱建造方案,高度重视承重柱的支撑功能。而实地工作者也需要事先对该建筑实际状况展开系统调查,从而进行承重柱截面初步设计,在完成阶段性任务以后,定期对承重柱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查,使其保持一个支撑性的工程地位。
        2.3重视配筋量的计算
        框架配筋量虽然占比不多,但依然是建筑结构中的重要部分,能发挥一定的稳定性,帮助建筑工程维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因此施工方可以结合建筑结构的实际应用,在之前设立的发展方案中寻找框架配筋量的计算方案。可以将承重柱截面的箍筋添加至截面高度范围内的位置,增添附加箍筋过程中,还要对集中于梁下部位。另外,为了保障建筑结构具有平稳性,还要适当增添主梁截面与次梁截面附近的箍筋,使其发挥抗震作用。
        2.4楼面的刚性计算
        作为现代化建筑,一般的建筑结构对于楼体的刚性要求较高,需要其能承受建筑整体结构,达到国家规定的受力与承载力标准。在符合标准的基础上,施工方应该进一步优化刚性模型,不断在实验室中寻找样本进行检验。而在高层有施工动作时,需要及时进行调整,不断优化软性设计效果,在有“高层开洞”等动作时将楼体的设计融合到楼面的设计中,避免出现混用、刚性差的结构性失误。
        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本文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目前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有:建筑工程上的综合问题、忽视非承重墙布置的重要性、框架柱配筋设计不合标准以及楼板变形度计算准确率较低。第二,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有:重视每一环节、优化承重柱截面设计、重视配筋量的计算以及进行楼面的刚性计算。
        总之在目前建筑逐步向高层化、专业化、形象化发展的趋势下,建筑设计,尤其是建筑结构的设计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资金和技术融入该行业,帮助其改头换面,重新在市场上占据了比较大的一份份额。但其存在的问题不少,还需要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来促进我国建筑结构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
作者简介:李君 男 1981 浙江省嘉兴市 314000  平湖市南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本科 高级工程师 建筑结构 
参考文献:
[1]毕经国. 开放建筑视角下城市旧工业厂区空间结构优化与更新研究[D]. 山东建筑大学, 2020.
[2]王欢. 建筑空间结构的设计与优化研究[J]. 中国房地产业, 2019, 000(011):195.
[3]崔阳. 关于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应用的探讨[J]. 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 2019, 000(004):177.
[4]舒如意. 关于多层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探讨[J]. 居舍, 2019(04):104.
[5]杨华盛. 关于加强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及其优化设计要点的思考[J]. 建筑与装饰, 2019, 000(016):16,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