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前和术后的护理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期   作者:王霞
[导读]
   王霞
   (甘孜州乡城县人民医院;四川甘孜627850)
   
   根据临床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剖宫产率位居世界首位,而在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下,未来临床剖宫产率难以在短时间内降低,而高龄产妇数量的增加,也导致剖宫产的风险明显上升。为了降低剖宫产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让产妇能够顺利渡过围产期,应在剖宫产手术前和术后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一、剖宫产术前护理
   1.一般护理
   在手术前,叮嘱产妇严格禁食禁饮;帮助产妇做好备皮工作,术前将手术区的皮肤进行刮毛、清洁、消毒,在备皮时需要注意保持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皮肤,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加强病房内环境护理,将室内的温度、湿度调节到适宜的状态中,提高产妇的舒适感;留置导尿管,在置管前,应通过健康教育与产妇说明置管的必要性和做法,在置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轻微不适感,需要鼓励产妇放松心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导尿管的使用型号应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来选择,要求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医院规定的无菌标准完成相关操作,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加强与产妇的沟通交流,适当帮助产妇转移注意力,以便顺利完成置管;了解产妇的过往病史、药物过敏史等情况,并为其准备药物敏感试验、血常规检查,做好配血、备血的准备;手术前应协助产妇换上宽松的衣服,并且告知产妇摘除身上的首饰品,将其交给家属进行保管;为产妇及家属介绍剖宫产手术的相关知识,包括麻醉方法、手术过程、手术环境及其他注意事项,让产妇能够做好心理准备;手术正式开始前,需要再次测量并记录胎心情况。
   2.心理护理
   在家庭因素、个体因素、医疗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下,产妇在剖宫产手术前出现焦虑、紧张、担忧等心理情绪都是十分正常的,但是心理压力过大可能会影响产妇的状态,不利于手术进行。因此,在手术前,对产妇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是不可忽略的关键步骤。

护理人员可以为产妇介绍手术团队的优秀经验,以及过往剖宫产顺利完成的相关案例,为产妇增强手术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剖宫产手术;多与产妇进行沟通和交流,掌握其心理特点,期间应当注意使用和蔼的态度和语气,及时解答产妇提出的疑虑,尽量满足产妇正常的需求;鼓励家属多在产前为产妇加油打气,让产妇能够以愉悦、轻松的心情配合剖宫产手术。
   二、剖宫产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待产妇顺利完成剖宫产手术后,搬运产妇的过程中应动作轻柔,避免引流管脱落、堵塞;回到病房后,叮嘱产妇保持去枕平卧位,加强对其生命体征的监测,如血压、体温、呼吸、脉搏等;及时帮助产妇清理口腔异物,避免出现呼吸道堵塞的不良现象;加强产妇的切口护理,观察腹部切口是否出现渗液、出血等现象,按时为产妇更换敷料,并保持切口的干燥、清洁情况;观察并记录尿袋的颜色、性质、流量等变化情况,如若发生尿袋堵塞,应及时查明原因,做好对症处理;留置尿管期间,护理人员应按时帮助产区清洁尿道外口,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几率;观察阴道出血的情况,每日按时为产妇冲洗外阴,并叮嘱产妇保持外阴的干燥、清洁,避免发生感染;若产妇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的情况,应指导家属掌握局部按摩的方法,促进血液循环。
   2.心理护理
   剖宫产手术后,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产妇情绪变化的观察,根据产妇的心理特点,来发现其心理问题,在分析原因后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告知患者产后良好心态保持的重要性,否则会影响产后身体的恢复,同时还会影响乳汁分泌,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新生儿的发育;与产妇家属、伴侣进行沟通,鼓励他们多陪伴、关心、理解产妇,让产妇处于一个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可以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几率。
   3.健康指导
   鼓励产妇在剖宫产后加强营养,以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为主;在生产后,短期内不建议产妇立即控制饮食,否则会不利于乳汁分泌,可以待产后身体康复时再进行适度锻炼;叮嘱产妇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注意保暖,避免着凉;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可以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的蠕动功能,降低肠粘连的发生几率;尽早拔除尿管,鼓励产妇多饮水、早排尿,可以避免出现尿潴留;通过健康教育告知产妇母乳喂养的优势,并指导产妇掌握母乳喂养、乳房护理的方法。
   科普小结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加快产妇术后恢复,同时起到了减少并发症状、缩短住院天数的作用,在临床应用具有许多优势,为提高产妇生存质量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