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普及宣传知识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期   作者:余丽
[导读]
  余丽
  (宜宾市翠屏区妇幼保健院;四川宜宾644000)
  
  免疫规划是指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以及人体免疫水平监测,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通过疫苗接种手段来达到防治疾病的功效,从而提高疫苗接种群体的免疫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国家及地区提高控制传染病、消灭传染病的能力。有研究显示,疫苗的接种率与免疫规划普及宣传知识的到达率有密切关系,我们应通过多种宣传方式,来提高群众对免疫规划工作的认识,保证疫苗接种水平的质量和传染病的发生率。
  一、规范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通俗来说就是“打防疫针”,其机制主要是将生物制品接种于健康的人群中,通过药效来提高人体抵御某种传染性疾病的能力,降低传染病感染的概率,达到预防、控制感染病发生的目的。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的规划来看,需要在人群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展开疫苗的预防接种,特别是易感人群,更应提高重视。婴幼儿在出生后,0~7岁均可以在出生地免费办理预防接种证,按照国家及当地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以提高幼儿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避免特地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目前,我国的疫苗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疫苗是政府免费向人民群众提供的,而在接种时,群众应严格按照国家接种疫苗的流程规范来完成操作。我国针对儿童第一类疫苗均是免费的,其费用由政府承担,家长只需携带儿童的出生证明,在有效年龄内进行接种,预防单位就会按照免疫程序为儿童免费提供疫苗。第二类疫苗主要是人民群众自愿、自费参与的,其费用是由疫苗接种者或其监护人承担。
  为了保障儿童或自身的健康安全,避免受到传染病的影响,应积极到当地所在的卫生院门诊进行疫苗接种。
  二、疫苗是防控麻疹的最有效手段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之一,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但是如若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感染源,也会导致病毒传染。在发病初期麻疹患者会出现咳嗽、发热、 流鼻涕、结膜炎等相关症状,而在发病后3d身体开始逐渐渗出红色斑疹,其部位从面部开始蔓延到全身,持续一周,在出疹前后均具有传染性。无论是哪一个年龄段的群体,都很容易感染麻疹病毒,目前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和控制麻疹流行的最有效手段。然而,在麻疹疫苗接种前,大部分儿童都有过感染的经历。

自从我国加强麻疹疫苗的接种宣传后,麻疹的发病率、死亡率在临床上明显下降,但是在部分地区仍存在麻疹爆发的病例。对于儿童来说,家长应及时带幼儿接种麻疹疫苗,麻疹疫苗应接种两次,8月龄为第一次,18~24月龄为第二次。
  三、及时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阻断乙肝病毒传播
  乙肝主要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传播方式有多种,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性传播。在完成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以后,几乎接种者都能够得到乙肝的保护,且乙肝疫苗的效力与其他疫苗效果相比更为持久。由于孕妇在怀孕、胎儿分娩以及产后,均可能会携带乙肝病毒,且病毒会通过母婴传播进入到胎儿体内,因此接种乙肝疫苗,应从新生儿出生后马上开始,强调首针的及时性,即按照0个月、1个月、6个月的顺序进行接种,全程接种3剂。如若已经明确孕妇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新生儿的接种时间越早越好,同时还应为新生儿注射免疫球蛋白,以阻断病毒传播,提高免疫效果。
  四、综合防治,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疾病,主要是通过唾液、飞沫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污染的器具进行间接传播。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流行性腮腺炎能够在人群中大面积传染,但主要的感染对象普遍为儿童和青少年,这也与他们本身机体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有关,抵抗力和免疫力都相对较弱,难以抵挡病菌的入侵;从发病时期来看,全年均可发病,但主要是以冬春季节为高峰期。
  在临床上,流行性腮腺炎的早期症状表现为腮腺肿大,并伴随疼痛,其潜伏期大约为2~3周,随着病程的推移,腮腺肿胀的程度会越来越明显,同时还会出现发热、咽喉疼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并发脑膜炎、心肌炎、胰腺炎等。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应优先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情况,以减少室内的病毒。
  五、做好新冠防控工作
  在当前,应预防新冠疫情需要,积极做好个人和家人防护,积极配合当地政府防控,做好核酸检查,打好新冠疫苗,打赢人民健康保卫战。
科普小结
  为广大人民群众普及免疫规划的相关知识,是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举措,除了掌握必要的宣传知识以外,还应重视宣传方式,如座谈会、手机公众号推送、口头宣传、疫苗公示等,让群众可以进一步了解免疫计划的知识,同时大大提高疫苗的接种率、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和致死率的目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