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 (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宝山分院;上海200444)
【摘要】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4例(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的对照组(47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7例),观察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SS评分高,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康复护理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能促进其膝关节功能的提高,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效果
膝关节为人体最大的关节,风湿、外伤等均可能导致膝关节病变,进而患者出现疼痛感,情况严重时会限制其活动[1]。在膝关节疾病治疗中,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为有效治疗方式,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但是必须对患者术后康复引起重视,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本研究选取我院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4例,观察康复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选取我院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4例,随机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46至75(61.47±3.27)岁,观察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47至74(60.63±3.11)岁。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保持良好的病房环境等。
观察组:①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疼痛等的影响,常存在负性情绪,进而对其康复进程造成影响。因此,需积极了解患者心理问题,使其主动表达自身想法,并且了解相关治疗成功的案例,改善心理状态,提高配合度。②病情允许时尽早开展功能训练。首先进行被动锻炼,术后6h进行推拿按摩,术后1至2d适当活动下肢,进行侧股四头肌的压腿、屈膝等训练。3至7天进行中强度被动去洗、压腿以及踝泵运动等。2至4周周后进行下蹲、上下楼梯训练等,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③手术会给患者带来创伤,如果患者疼痛耐受性差就会产生严重疼痛,影响其康复训练,因此,需教会患者减轻疼痛的方法,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物,并观察用药反应。④术后6至8h保持饮食清淡,进食流质食物,术后2d给予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食物,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养成良好的习惯。
1.3观察指标
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表(HSS),评分高即膝关节功能好;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膝关节功能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HSS评分(71.63±4.26),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png)
3讨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能纠正患者关节畸形,使其生理解剖结构得以恢复,在膝关节疾病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2]。对于患者来讲,保证其手术效果及康复效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护理干预,因此,需给予患者有效的康复护理。本研究结果中,干预后,观察组HSS评分(71.63±4.26),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专业的骨科康复护理,减少患者术后康复影响因素,提高患者认知,建立康复的信念及行动,积极参与到术后康复中,对其身体恢复具有积极作用[3]。康复护理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相应的功能训练,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且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强患者心理康复护理,能使其正确认识术后康复训练,提高其积极性,较好的参与到康复训练中,提高康复效果。患者身体康复离不开营养支持,因此,需提高饮食合理性,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食物,保证其摄入充足的营养,促进身体康复。
所以,康复护理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能促进其膝关节功能的提高,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剑洁,邓刚,温丹.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透析与人工器官,2020,31(1):91-94.
[2]张艳红,高秀荣,王辉,等.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9):P.149-149.
[3]吴海云,杨文秀.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与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