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麟
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摘 要::随着全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市政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市政工程施工的严谨有序、节能降耗、安全可行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市政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日益完善,但是全面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也面临着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施工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配合不当、安全文明施工不规范以及执行情况较差等相关问题。如何科学有效的进行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是目前的首要任务。本篇文章重点讲述了在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以及对策。
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与对策
1、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要求明确安全管理目标,科学合理分配施工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相关奖惩措施,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落实安全交底工作;市政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也需要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确保安全文明施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尤其是要切实做到施工技术与施工环境相协调。特别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要着重注意排水系统的合理布局,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地面积,抓好现场文明施工。
2 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的研究探讨
2.1 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需要以企业和项目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科学的分析,构建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安全管理体系具有针对性、适用性,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在施工现场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以及交通组织情况进行相关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提前做好交通疏导工作,设立交通安全管理人员和协管工作人员,妥善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动态管理工作,完整记录安全生产的资料,与此同时,还要经常组织进行巡查工作,必须要维护好在现场所设置的交通安全设置的设施,要尽职尽责,负责管理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要排除一切潜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保障的意识。
2.2明确安全管理目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目标,要充分了解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要认识到安全隐患的问题所在,对潜存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尽量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并且应提前制定应急预案,要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在每个施工人员的身上。在施工以前要签订安全施工合同,在合同的内容上要针对安全生产的措施以及人员做出具体的规定。
2.3 提前辨识危险源,预防事故发生
危险源的辨识是发现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前提,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存在能量、有害物质以及能量和有害物质失去控制是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是危害产生的最根本原因,通常把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物质本质,一般地说,系统具有的能量越大,存在的危险物质越多,则其潜在的危险性和危害性也就越大。例如高处作业或吊起重物的势能,带电导体的电能,噪声的声能,生产中需要的热能,机械和车辆的动能,各类辐射能等,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造成事故,能破坏设备和物体的效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的代谢功能。第一类危险源主要是在于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控制,早发现问题,早治理,早解决,把危险控制在萌芽状态。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为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或缺陷、人为失误和管理缺陷等几个方面。
2.4 严查现场安全隐患,落实安全检查制度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细致化工作,是确保施工生产得以顺利开展完成的重要前提,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细致入微的安全检查,敢发现,敢提出整改,事后根据整改意见,并且进行及时的复查工作,对未及时作出整改的施工队伍进行处罚,以示警惩。施工单位应定期的组织安全检查,并且进行综合评分,奖罚分明,奖励和处罚应落到实处。
除了在施工中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外,施工单位更要利用安全监督检查来促进安全生产。安全监督检查做到例行检查与日常维护并重,并及时开展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切实地将安全生产隐患扼杀在萌芽中。
2.5加强机械设备与施工安全环境的管理
所有机械设备进场后要进行登记备案,根据日常工作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目前还可通过对设备上的二维码扫描可以明确知道当前设备运转情况及检查情况,尤其是吊车、挂篮、龙门吊、塔吊等大型起重设备,应加强设备进场检验及登记备案工作。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手要定期对机械设备的保养与自查工作,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做好隐患的定期排查。在施工安全环境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对防火的检测,提高并重视相关施工区域的合理科学布置。例如:细分作业区、材料堆放区、生活区以及办公区的合理区域,在施工过程中保持安全距离,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与作业氛围。
2.6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落实安全交底工作
所有进场人员均进行实名登记,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完成后将工人信息收集制作成二维码并存档。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安全防范的意识,要把安全防范的意识当作重点来抓,通过不断的安全思想教育,全面系统的组织工人开展安全事故防范的教育培训。安全交底工作同样不能忽视,工人进场前,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交底工作,注重对工人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培养,设置相应的定期考核与奖惩制度增强工人的安全文明施工积极性,同时应优化工人安全教育培训的多种渠道,借助班前活动以及相关交流会等形式加强对工人安全生产意识的强调,确保工人在施工中不违章作业。
2.7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加强安全防护工作
首先,在施工准备阶段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现场总平面图的绘制,明确施工进度计划,强化相关细节处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安全生产设施和防护用品的投入,注重安全标志标牌的设立与放置,重视对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数据记录等。同时,也要加大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及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加强对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维修加固,对于安全防护设施破损、不能使用的应及时进行更换,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2.8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抓好现场文明施工
众所周知,水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我国的水域辽阔但是可用资源缺较少。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用水量是比较大的,所以市政工程利用施工过程中节约水资源是很有必要的,让水循环利用,通过水资源的清理再排放还能避免水在流通的过程中污染周边环境,有助于加强现场文明,有效改善水资源污染。
2.9 节约用地面积,改善环境污染问题
市政工程施工一般会占用较多的土地资源,用地面积需求量较高,可是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当下市政工程施工考虑土地合理规划和节省土地资源是很有必要的。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时,前期规划及设计师要进行土地考察,合理规划土地资源。不乱开发,尽量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垃圾也不乱堆乱放,不浪费土地资源。
3 结束语
总之,市政工程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细致化工作,是确保安全生产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是项目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在强化运用传统的标准化安全管理方式的同时也要注重构建与完善建筑工程二维码管理系统等新方法进行精细化安全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来指导项目安全生产,提高项目管理智能化水平,打造数字化、标准化、可视化的安全施工现场。
参考文献:
[1]刘跃军. 关于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 科技之友, 2011(018)
[2]于菲. 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16)
[3]罗亨. 探究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标准化[J]. 建材与装饰, 2019, No.566(05):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