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彦泽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200433
摘要:老城区雨水排水系统由于建设年代久远,现状排水系统分区混乱,且排水设施设计标准较低,难以满足城市雨水排放要求。以绵阳市御营坝片区雨水系统改造工程为例,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梳理雨水排水系统分区,分析其存在问题,详细介绍雨水泵站及主干管网改造方案,案例可供其他老城区雨水系统改造参考借鉴。
关键词:老城区;雨水系统;改造设计
0 前言
近年来,各地区不同程度的强降雨频繁发生,城市内涝问题日益凸显。而老城区雨水排水系统由于建设年代久远,现状排水系统分区混乱,且排水设施设计标准较低,难以满足城市雨水排放要求,内涝问题尤为突出,已严重影响人民正常生活。因此,老城区雨水系统改造迫在眉睫。
2018年7月11日,绵阳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大的洪灾,地处涪江、安昌江交汇处的三江半岛遭受重创。洪灾的发生暴露出代家湾泵站排水能力不足,周边雨水通道拥堵严重的问题。城市攻坚计划拟扩容代家湾雨水泵站,并对周边排水通道进行疏通,纾解御营坝片区排水不畅问题。通过对绵阳市御营坝片区雨水系统改造的分析,提出老城区雨水系统改造的思路方法,以期对其他老城区雨水系统改造提供参考。
1 区域雨水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1.1雨水系统现状
御营坝片区是典型的老城区,地势高差较大,以一环路南段为界,一环南路东北至安昌河之间区域地势较低,一环南路西南区域地势较高。区域内现状雨水收集主管为翥鹤堰、李家沟、机场排洪渠、涪翁堰及滨河南路雨水主管,已建代家湾雨水泵站1座,雨水排出口6个,区域雨水系统现状见图1。
.png)
图1 区域雨水系统现状图
(1)雨水主管现状
a. 翥鹤堰敷设于现状一环路南段道路下,断面尺寸BxH=3mx2m,收集高区雨水,经区域东南角现状排口直排河道。
b. 涪翁堰位于低区,断面尺寸BxH=3mx2m,仅收集低区雨水,接入滨河南路现状雨水干管后汇入李家沟。
c. 机场排洪渠断面尺寸BxH=3mx2.5m,收集高区雨水后排入安昌河。
d. 李家沟断面尺寸BxH=2~3mx1.8~3m,贯穿高低区,与高区翥鹤堰和低区涪翁堰均有连通,收集高低两区雨水,一路接入代家湾雨水泵站,雨水经提升后排出,另一路重力排入安昌河。
(2)代家湾雨水泵站现状
御营坝片区地势高程高于五年一遇安昌河洪水位453.30m,但局部低于十年一遇洪水位454.30m。当安昌河低于五年一遇洪水位时,区域雨水基本能重力自流排放;当安昌河高于五年一遇洪水位时,局部区域出现内涝,需启用雨水泵站强排。
现状雨水泵房位于御营坝片区东南,规模7.2m3/s,配置3大2小水泵,受供电容量限制,目前只能运行3大1小水泵,提升能力6.4m3/s,出水采用3.55mx3m箱涵。
1.2雨水系统存在问题
(1)雨水管网排水能力严重不足。区域内雨水管网设计标准低,基本为一年一遇,且部分管网存在堵塞,导致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入管网,造成低洼地带出现积水、内涝。
(2)高区雨水汇入低区雨水管网。李家沟高区段雨水接入低区涪翁堰,高区翥鹤堰也接入李家沟低区段,大量客水汇入,超出低区雨水管网及代家湾泵站排水能力,造成排水不畅,形成内涝。
(3)代家湾雨水泵站排水能力不足,不能及时排除内涝水。
2系统改造方案
2.1设计标准
采用绵阳市暴雨强度计算公式

,综合径流系数ψ=0.7,设计暴雨重现期T=5年,雨水管道按满流计算,最小设计流速为0.75 m/s。
2.2设计原则
(1)根据排水规划划分排水分区,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将高低区雨水排水系统完全分离。
(2)复核低区排水主通道(涪翁堰、李家沟)及代家湾雨水泵站规模,能满足要求的管道保留利用,不能满足的管道废除新建,保证区域雨水及时排出。
(3)充分考虑近远期结合,在满足近期开发利用的同时,又能满足远期发展要求。
2.3系统改造
(1)高低区雨水系统分离
将李家沟高区段与低区涪翁堰、高区翥鹤堰与李家沟低区段两处交叉口进行改造,设置闸门,防止高区雨水进入低区。
(2)低区雨水排水设施复核
李家沟低区段汇水范围约34.36ha,局部断面尺寸BxH=1mx1m过小,不能满足雨水排放要求,需进行改造;末端与涪翁堰汇合后断面尺寸BxH=3.25mx4.5m,重力排放时满足区域排水需求。
涪翁堰汇水范围约60ha,断面尺寸BxH=3mx2m,与滨河南路雨水干管汇合后,从现状应急泄洪通道重力排放或进入代家湾泵站提升排放,满足雨水排放要求。
代家湾泵站进水箱涵汇水范围约135.56ha,断面尺寸BxH=3.0mx2.6m,箱涵尺寸较小,不能满足雨水排放要求。
区域内雨水支管共约16.5 km,约70%的管道不能满足雨水排放要求。
代家湾雨水泵站汇水范围约150ha,整个区域雨水量约20m3/s,雨水泵站规模7.2 m3/s,不能满足雨水排放要求。
(3)系统方案
扩建代家湾雨水泵站及进水箱涵,规模由7.2 m3/s扩建至20m3/s;新增李家沟雨水排口,并改造李家沟局部段,使其过水能力符合要求,改造系统方案见图2。
图2 改造系统方案图
2.4泵站改造
(1)总平面设计
雨水泵站设计规模20 m3/s,现状泵房尺寸偏小,水泵等设备更换后原泵房难以容纳,需进行扩建。扩建方案一,保留现状雨水泵房,再新增1座雨水泵房,需新增用地780m2,新增配电间约150m2,设于新建泵房集水池上部;扩建方案二,拆除现状雨水泵房,在原雨水泵房用地范围内新建1座雨水泵房,新增用地74m2,新增配电间约200m2,设于新建泵房集水池上部,扩建方案比选见表1。
表1 扩建方案比选
.png)
综合考虑后期运行维护方便性、能耗成本,采用拆除后新建泵房方案。
(2)水泵参数
泵站设计雨水量约20m3/s,选用混流泵6台,4台Q=4.5m3/s,H=8~10m,N=480kW;2台Q=1.38m3/s,H=8~10m,N=132kW。
(3)泵站出水渠道改造
泵站原有出水渠道不能满足雨水排放要求,规模需与改造后泵站配套。新建出水渠道尺寸为BxH=3.6mx3m,穿越滨河南路覆土约2m,出口处采用渐扩设计,保证出口流速小于0.5m/s。
2.5雨水主干管改造
(1)李家沟改造方案
李家沟低区段断面尺寸BxH=1mx1m,不能满足雨水排放要求,需进行改造。改造后断面尺寸BxH=2.5mx2m,上游段与现状BxH=2.5mx1m雨水箱涵连接,箱涵内底标高451.66m,下游段接入现状BxH=3mx2m雨水箱涵,箱涵内底标高451.39m。
(2)李家沟排口设计方案
代家湾雨水泵站规模由7.2 m3/s扩建至20m3/s,原进水箱涵断面尺寸不能满足雨水排放要求,需进行扩建。但由于其周边为住宅小区及绿化,近期不具备改造条件,经与建设部门沟通,近期在李家沟汇入箱涵处增加1个重力排水出口,将李家沟的雨水直接排入安昌河,以解决安昌河水位不高时区域雨水的排放问题。新建李家沟排出口断面尺寸BxH=3mx2.6m,新建箱涵与滨河路现状雨水箱涵沟通。
(3)箱涵清淤
李家沟、涪翁堰、翥鹤堰箱涵淤堵现象严重,需定期清淤,以保证排水畅通。结合工程所在地区实际情况,采用机械冲洗及人力疏通方式清淤。
3结语
绵阳市御营坝片区雨水系统改造工程,通过现状调研,梳理区域雨水排水系统分区,分析其存在问题,对雨水泵站及雨水主干管实施改造。扩建代家湾雨水泵站,拆除原雨水泵房,新建雨水泵房及配电间,并改造泵站出水渠道;改造李家沟低区段;新增李家沟雨水排口;清淤疏通涪翁堰、李家沟及翥鹤堰。工程实施后,有效解决区域排水不畅问题,提高区域排水防涝能力,达到了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莫祖澜,吕永鹏,尹冠霖,邹伟国,谭学军. 涝水分流措施在雨水系统提标改造中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11(11):15-17,25.
[2] 张辰.适当提高排水管网设计标准逐步建立城市内涝防治体系[J].给水排水,2013,3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