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
益阳市空间规划编制研究咨询中心,湖南 益阳 413000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乡村旅游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并且逐渐成为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之一。乡村旅游以自然风光和农家生活为基础,吸引大量游客到农村来感受特色乡风习俗,体验农家生活乐趣,从而促进城乡经济文化交流,带动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困境;对策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
1.1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国内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乡村旅游的快速兴起与成长,为农村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业农村发展总要求。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是全方位的,不仅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同时也应密切关注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乡村旅游的兴起将农民、农业、农村、游客融为一体,在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收益、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又满足了游客的多样化消费需求。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1.2乡村旅游具有多元价值功能
我国乡村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不断顺应市场需求变化,调整发展路径,从最初的以简单的创造经济效益为目标,逐渐演变为如今的以实现资金技术流动、文化交流、生态环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综合效益的多元价值功能。乡村旅游过程中涉及到的主客双方成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纽带,两者的交流互动可以加快城乡社会资源及生产要素的流动。游客在观光旅游过程中感知乡村文化底蕴及生态环保理念、体验农耕文化魅力。农村居民在提供乡村旅游服务的同时,既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又能学习优秀的外来文化以及生活理念。由此可见,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发展及文化交流的多元价值功能。
二、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乡村旅游品牌缺失
站在品牌的角度考虑,一线旅游品牌中绝大部分是知名旅游胜地和一些城市文化旅游景区,相比之下,乡村旅游景区缺少品牌,从而也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以下两个方面造成的: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当地政府,借助政府的力量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政府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却忽视了其他参与者的作用,如:旅行社、旅游公司等,这样一来,就降低了参与主体的积极性,难以形成乡村旅游品牌;另一方面,不完善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也造成了品牌的缺失,规划的缺失导致旅游产业发展中缺少财政支持,影响了乡村发展旅游产业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阻碍了对各种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源整合,使乡村旅游产业难以产生集群效应,缺乏竞争力。
2.2乡村旅游管理体制建设滞后
管理体制对乡村旅游发展有重要作用,与城市旅游相比,落后的管理体制建设也是阻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来说,这种落后的体制建设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缺乏规范化管理制度,除了个别地区利用规章制度对乡村旅游产业实行规范化管理,绝大部分地区并没有采取措施规范乡村旅游产业管理,这使得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处于杂乱无序的状态,不利于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管理制度混乱,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但就目前情况而言,这些部门并没有各司其职,而是以部门利益为重,工作中互相推诿,难以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从而导致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而过度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展开恶性竞争,不利于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三、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3.1乡村生态文化旅游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业的灵魂,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乡村旅游业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产品特色和市场需求,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文化的内涵,突出乡村的特点,培育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利用生态优势,突破交通因素限制,大力促进乡村生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3.2乡村休闲农业旅游
休闲农业是在农业景观资源以及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的一种休闲、娱乐的乡村旅游项目。休闲农业旅游模式影响农业结构、农村环境以及农民的经济收入。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土地辽阔、风景优美,应鼓励乡村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旅游。在农业种植方面选择具有观赏价值和旅游价值的农作物品种,通过农业生产与旅游项目的有效结合,衍生岀以农业为主题的旅游产品,提升服务水平,注重游客的观光体验感受,增强休闲农业旅游的市场竞争优势。
3.3乡村景观农业
近年来,我国为农村旅游景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为了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规划师需要重点设计农村的旅游景观,除保存乡村原有的风土气息外,还应融入创新性的元素,展现乡村的田园风光。
四、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
4.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农民是利益的弱势群体。如果当地乡村旅游景点售卖商品的不是农民,而是商人,这种形式并不能达到帮助农民脱贫的目的,甚至还有部分人使用非法手段妨碍农民经营,这些都是影响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保障我国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建设一套完整的利益分配制度,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尽快完善乡村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的和谐发展。
4.2适度开发
除了健全乡村旅游的相关法律法规外,还应进行乡村旅游景点的适度开发。在乡村旅游中,美丽清新的田园风光最能吸引游客,因此,设计师在乡村旅游景观规划时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建筑以及风俗文化。政府要起到掌控全局的宏观作用,不能因发展景区而破坏环境,为了短期的利益而放弃生态文明建设,应在保护原有村庄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如在浙江乌镇的景观设计时,便根据其自身的特点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观光环境:雨点落在乌镇的河面上,荡起道道涟漪,小河静静地流淌在每户人家的窗前门边,村民们临河打水洗衣。这种充满乡土生活气息的景观设计是浙江乌镇的一大特色。生态旅游开发既保留和还原了当地人民正常的生活状态,还为游客们带来了真实且富有特色的人文体验,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五、结束语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更加有效地推进和解决“三农”问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发展乡村旅游业不仅提升了农村地区经济水平并带动农村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更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传承和保护乡村文化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杜志花,程玉贤,朱旭.以乡村旅游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9(02):11-13.
[2]张晗.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J].商业经济,2019(01):117-118.
[3]卢可,马丽卿.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