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晓良
韶关市嘉茂质量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摘 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含施工环境、施工方法、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设备等。基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内容及质量要求,提出监督管理的相关建议。通过强化重视程度,健全管理体系及全过程质量监控等方式,预防不良问题的发生,规范施工行为,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持续提升及建筑行业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主要是由专业的监理单位或者人员负责,在综合分析甲方要求、施工环境及国家相关建设项目要求等基础上,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内容、项目等进行质量监理。工程质量监理工作具有专业性较强、工作范围较广及监理周期时间较长等特点。监督管理的价值在于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提升工程单位的经济效益。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增加,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内容也更加复杂。建筑工程单位需要提升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视程度,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能够满足要求,增强建筑单位的施工质量,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文章将基于建筑工程施工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善建议,希望能够对相关工程监管工作带来参考作用。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1 施工环境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多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影响,易于发生各类施工质量问题。针对于上述情况,需要强化工程施工前的勘查管理,明确施工的内容及环境,预防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致使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1]。针对于地质环境、气候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还需要加强环境监控管理的重视程度。在施工期间加强施工环境监管,预防对施工质量、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1.2 施工方法
科学、规范的施工方法,能够对施工活动产生指导作用,保证施工的质量。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法,具体包含施工图纸会审,施工技术选择、施工组织编制及施工监测技术等等[2]。首先施工图纸会审方面,需要结合施工要求及内容,对施工图纸的细则进行核对,及时检出不合理之处,与相关部门人员沟通且处理。其次在施工组织方面,需要合理组织开展施工活动,对施工项目科学予以管控,保证各个项目的有序开展。最后在施工监督方面,则需要基于施工操作的情况,施工安全及质量现状等进行监督检查,落实各项管理要求。
1.3 施工人员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期间,人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最难管理的部分。基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单位情况而言,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文化程度多相对较低,致使工程施工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3]。针对于上述问题,需要强化施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安全知识讲解及职业素养培养等,且通过定期考核等方式,保证每一位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满足要求,降低各类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率。
1.4 施工材料与设备
施工材料、设备在工程施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施工中材料的质量可直接影响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建筑的品质与性能[4]。在材料质量不佳或者储存方式不当,设备故障等问题的影响下,则会造成各类质量问题的发生。针对于上述情况,建筑工程单位需要强化材料、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全面了解市场情况,挑选产品质量较好、性价比较好且资质较好的材料及设备供应商,且对材料及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严格遵循各项管理要求。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对策分析
2.1 强化重视程度,明确监管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参与管理的领导人员、管理者均需要强化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视程度,基于具体的施工活动、施工现状等进行针对性管理。详细了解国家的相关施工质量管理要求,行业规范等,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方法,丰富管理经验等。基于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明确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要求,制定质量监督管理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需要适当增加质量监督管理的相关资金投入,组建专门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由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或者单位可以聘请专业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开展各项监管工作。在明确质量监管内容及要求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各项管理工作,且可以基于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的变化等,及时调整相关管理标准,为施工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2.2 完善管理体系,健全监管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需要由完善的管理体系予以协调,保证各个部门及工作人员能够协调配合,清晰每个部门及人员的工作范围、责任等,预防管理体系不全或者管理方式不当所造成的质量问题发生。
建筑工程单位需要基于施工的情况,建立健全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比如建立施工过程的监督体系,明确各个岗位的质量控制责任,发挥工程质量监理的作用。若发现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则追击相关人员的责任,严格执行监督管理制度,落实惩罚制度。同时还可以制定奖惩制度,针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部门或者人员进行处罚,比如扣除奖金等;针对于质量控制效果较好且工作能力较强的部门或者人员,给与适当奖励,比如奖金鼓励,工程完成后的履行奖励、休假奖励等等。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强化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质量管控重视程度。在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相关的管理部门等均需要积极配合,持续完善相关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体系,确保各项监理工作的有序性、全面性及规范性开展。
2.3 加强过程监管,全程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需要基于国家、行业标准及具体情况等,构建科学的质量评价及控制标准,让质量控制的理念能够真正落实到施工活动中,保证质量监管的质量及效果。及时处理相关问题,特别是针对于一些隐蔽性工程、复杂性工程项目等,更需要强化质量重视的重视程度。
针对于隐蔽工程来讲,多为结构工程,可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细节管控,做好各项操作的记录工作,且在竣工后再一次进行检查,预防各类细节问题的发生。钢筋混凝土也是建筑物的主体结构,需要对其细节进行监管,比如模板安装的质量等,确保各个位置工程结构、构件的形状合理等。科学控制钢筋的下料长度,尤其是是锚固长度,使梁、柱、板有效连接。在细节性监管,全程质量控制的方式下,降低质量问题的发生率。
3 小结
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强化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视程度,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且在全过程、细节化质量监督的方式下,尽可能降低各类施工质量的发生率,为过程施工的有序性、规范性及规范性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石磊.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监理的作用及质量控制管理[J].大众标准化,2020(24):14-15.
[2]洪爱彪.试析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舍,2020(35):127-128.
[3]严相金,杨淦方.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的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0(15):70-72.
[4]陈光.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及质量监督策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4):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