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博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后勤管理处 海南 海口 570208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们国家在经济上的快速发展使得医院的建筑功能愈来愈多,因此在建设上的复杂程度也是越来越高,在建设的整个过程当中,工程变更对进度、以及质量起到决定性的因素,所以必须要将其足够的重视起来,在医院建设当中,要是想要有效控制工程变更,那么就一定要提高对每个建设环节工程变更的管理工作,以此切实保障医院建筑质量以及功能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关键词:医院建建筑工程;变更因素;变更控制
在公共建筑当中,医疗建筑作为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但是医院建筑又区别于一般的工民建筑,它本身的工艺性是非常强大的,因此在应用功能以及流程方面的需求是特别复杂的,特殊要求的功能更高,此外医疗设备和管线排布也是极其复杂多样的。现如今医院建筑的要求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变化而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之中,但是在医疗行业中经常会出现医疗人才不明白工程建筑的矛盾情况,而造成对新建或是现有建筑的功能不能满足于实际需求,致使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一、区别变更因素的方法
(一)、文献综述法
主要是通过找寻大量的相关文献,对此进行挑选、分析、以及做出总结,再进行比对分析研究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仔细研究医院建设项目的变更因素、指标体系、以及变更控制的方法,以此对建设项目的研究出一个较科学的概念基础。
(二)、统计分析查法
以查阅文献资料为基点,对医院有代表性的门诊或者是病房建筑的各项变更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有效计算出所有变更因素造价,同时对统计数据进行平均数、以及标准差分析,以此列举出变更指标体系,极大的丰富了我们国家建设项目变更库的内容,最后再通过类比分析得出所变更因素,将其排序。
二、参照实例分析出医院工程变更因素
某一公立医院占地面积185243.36m2,总建筑面积226541.7m2,其中业务用房建筑面积188276.4m2,对外开放床位1400张,因此相关人员应对建设项目开展变更因素统计,识别分析出有多少个影响医院建设工程变更的因素,以此创建出变更因素评价体系。据相关人员调查得知影响医院建设工程的变更因素共有16个,变更因素统计项目分别是:此公立医院区外科病房楼建设项目,建筑面积达36241m2,主楼地上有14层、地下2层;附属楼地上有4层、地下1层。此公立医院北院区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建筑面积达25634m2,主楼地上有12层、地下2层;附属楼地上有3层、地下1层[1]。
三、变更因素对造价影响的实例分析
(一)、对参建的医院门诊综合楼以及住院病房楼应用统计学相关知识,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列举出每个工程的变更因素对于造价的影响比例[2]。
(二)、分析医院建设工程变更因素敏感因素
通过分析断定16个评价指标的变更因素的排列顺序为:计划方案选择变更在医院建筑工程中占据主要位置,医护沟通以及功能定位而引起的变更排名第二,按照工程的诸多特征,之后依次是新增工程、项目决策、清单和控制价编制情况、合同签订内容、项目组织管理、勘察设计的错误遗漏、监理对现场技术的要求、相关施工单位的技术能力、施工现场的环境变化、施工方之间相互配合、医疗特殊需求、每个专业之间和业主之间的交流沟通、社会、自然、政治环境、以及不可抗力等诸多变更。统计分析出设计变更中的方案,挑选出变更因素最为敏感的变更因素,即是设计方案选择仅仅一项变更占据整个变更的比例大,而设计方案变更的控制能在建设初期通过比较小的代价,达成最大化的变更控制,统一对最敏感的变更因素的控制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这对于日后医院建筑工程变更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分析敏感性变更因素的本质
医院建筑工程设计方案选择的变更最敏感的因素是:相关设计团队的综合能力并不是很强,在对设计方案的选择上也不是很合理,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和医院内部各个职能科室的交流比较少,不熟悉应用功能、就诊流程、以及感染要求,在设计交底也不是十分完备,致使施工完成之后,在医疗应用科室应用时发生大量拆卸后重建的变更,同时设计建筑专业、结构专业、通风空调、以及电气专业间设计过程没有交流,设计各个专业之间的矛盾问题而产生的变更,此外医疗应用科室的二次设计和一次设计上不同步,致使二次设计以及在施工时对一次设计工程进行大面积拆卸。
五、医院建设工程变更的控制策略
因为工程项目拥有参与人员多、施工周期长、以及一次性的特征,再加上所有人都没有办法在项目初期准确的预测到整个项目的发展或者是在日后能遇到的所有问题,变更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只有一个选择,即是熟悉变更的源头,清楚了解敏感性变更因素,以此为设计变更的控制能够提供出更加明确的目标,尽量做到用最少的投资来完成最大程度的变更控制。
(一)、医院应积极引进竞争制度、以及施行设计招标制度,进而有效的实现优胜劣汰,如此一来,非常有利于推进相关设计单位加强在设计上的水平,改善设计方案,从而使医院的设计方案更加具有科学合理性。相关设计单位要是想要在竞争中获得第一,那么所参赛的设计作品就要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以及最大化满足医疗应用需求,促使相关设计单位配备专业性强的相关设计人员,同时和医院职能科室交流沟通,降低在设计中的设计纰漏、失误、或者是设计碰撞等诸多问题,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变更。
(二)、医院可按照相似医疗建筑工程进行设计估算,初步核算工程造价开展限额设计,提高相关设计人员在每个设计阶段应与工程造价的人员、以及医院内部职能科室的医护人员密切交流,仔细进行各种设计方案的经济对比,进而把经济思维意识深入进每个设计的方法之中,此外还可以从经济的社交参与进设计阶段的整体过程,从而有效达到降低工程变更,把控工程投资、以及施行限额设计的目的。
(三)、医院应有效结合医疗建筑工程的特征,对相关设计方案进行方案对比,尽量做到在优秀的设计方案中挑选出最优秀的一个,以此有效防止并不合理的设计方案、防止设计人员自己定结论、防止在整个施工阶段过程中发生较多的设计变更、以及方案性变更[3]。
(四)、医院用积极提供尽可能准确的现场地质勘察、及现场建设资料,要知道这些资料都将直接影响到你相关设计单位的设计质量和在进行设计时的深度,此外,还能涉及到施工方案的选择上,以此防止资料出现偏差而引发的设计方案调整、发生的变更。
(五)、在建设初期提高设计院和医院内部各个职能科室的协商对接,逐渐熟悉医疗的就诊流程、以及医疗应用功能,以此有效保障在设计过程当中充分满足就诊流程需要,流线布置合理,充分满足感染性制度需要,从而防止在设计及建设过程当中不交流而产生的医疗科室应用是的大量变更,需医疗二次设计的专业以及功能科室,例如:ICU、或者净化手术室等,应该对此尽早设计并和一次设计对接,进而防止因为二次设计融入较晚而发生的可避免变更。在设计阶段过程中可以应用BIM这一技术,对结构、排水、以及电气各个专业以及二次设计等建模,并进行各个专业和医疗设备的碰撞检查,从而检查出一切的冲突问题之后,在设计上进行深化,即可在设计深化阶段修改不能预见的大部分变更,同时也可将前期并不确认的多种设计方案先行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从而有效的分析出哪种方案是不能和其他工序产生碰撞,计算出工程量及造价,挑选出应用哪种设计方案技术达到最优,进而控制变更。
(六)医院运营管理人员要提前介入参与项目管理,医院做为公共建筑,安装管线数量多,工艺复杂,有些管线除了考虑建设使用以外,还要考虑应对突发情况进行抢修,要充分考虑日常检修更换的空间要求。让运营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在设计图纸阶段参与进来,有效的避免类似的变更。
(七)建立奖惩机制,通过研究统计,由于设计变更造成项目超概的情况比较严重。将设计变更引发的费用增加与设计费比例挂钩写进合同内,充分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
结束语:
总的来说,通过找寻相资料,综合实践,深刻分析出医院建设过程中的变更因素,对于敏感性的变更因素实施针对性的变更控制,实现医院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庞灿.医院建筑工程变更控制研究[J].山西建筑,2021,47(07):186-188.
[2]李雪松. 医院工程变更管理案例分析[D].清华大学,2015.
[3]庞珩. 恩泽医院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变更控制管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