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东
身份证号:45250119890803****
摘要:在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电力需求是不可或缺的。随着电力系统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智能技术成为了当前的一大趋势。智能技术的发展成果在近年来有目共睹,其应用也进入了当前中国社会的各个行业中,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中对智能技术应用,成为了各个行业当下进行相关改革的时代潮流。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应用
智能技术作为当前时代高尖端技术的代表,依托自身的优势,在行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应用范围的广泛,也为当前电力系统的不断进步提供了新的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不断攀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也成为了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智能技术对于电力系统的管理能够从实质上帮助有关方面改善管理效率。本文针对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做了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行业做出贡献。
1电力系统自动化和智能技术的内涵
1.1电力系统自动化
在当前智能化技术和网络化技术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之下,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迎来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理论和相关实践的有机结合,并且借助智能化的计算机以及软件,已经基本能够实现通互联网相关技术实现整个电力系统中电力的产生,转化,传输以及相关的信息管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主要体现在电力系能够实现在各个子系统之间无人为干预的完成各项工作,这其中包括管理,控制,调度等环节可以在完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自我完成。除此以外,还能够根据配电厂家的具体要求,进行相关技术和参数的调整,并且实现对系统的远程操作和控制。通过对智能技术的合理运用,电气系统的自动化能够使操作员实时掌控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从而确保电力供应系统的整体稳定。
1.2智能技术
以物联网,大数据,5G等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标志着先进的信息技术正在进入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社会生产中,智能技术的普及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进程之中,智能技术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依托智能技术的相关优势,对传统的电力系统控制技术进行了补充,实现了对电能的产生,传输等关键环节的信息化控制,从而能够使相关工作人员实时的掌控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状态,并且能够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解决,有效降低了因自动化技术故障而造成的相关损失。除此之外,智能技术对于外部环境信息捕捉能力也能够帮助企业及时获取并分析和处理外部相关信息,进而对现有技术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整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2.1相关应用处于初级阶段
当前阶段,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进程中的应用在我国已经十分广泛,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作用,相关的技术运用还处在初级的阶段。因为我国的智能化技术起步较晚,相关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国际先进的标准。因此,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智能系统运用也大都处在初级阶段。当前阶段的智能化技术运用,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例如相关人才的缺乏,这导致在系统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和问题难以处理;相关的管理制度也不成熟,电力系统的运作管理虽然已经成熟,但在智能化技术加入以后,相关管理运作还不能做到完美结合,这其中的探索也还处在初级阶段;智能化技术本身在我国的发展水平有限,目前还不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准。
2.2实践性欠缺
智能化技术的广泛运用在我国还处于整体性的初级阶段。虽然出现在了各行各业对于未来的规划当中,但是大都还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形成实践化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进步所衍生的技术运用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是大势所趋,但是相关的智能化技术仍然表现出了实践性欠缺的问题。从人员,相关理论水平以及实践水平上看,智能化技术的运用都没有能够达到成熟的水平。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进程中的智能技术运用,也因为实践性的欠缺时常出现自动化技术无法同智能化技术实现完美的协调运行。除此之外,相关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对于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进程中的运用还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虽然已经具备了系统化的理论,但是由于缺乏实践性,还是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智能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限制。
2.3应用范围狭窄
通过对当前智能化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情况来看,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需要进行相关配套设备的适配工作,还需要对现有自动化设备进行一定的调整或改造,这些工作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成本来进行。对于这样的投入,绝大多数企业无法做到完全适配。因此,在智能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吱吱资金和时间成本的要求过高,也出现了应用范围狭窄的问题。这也使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运用中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3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进程中的应用
3.1神经网络控制的应用
通过对人脑神经理论和控制理论的结合,发展出了新型的神经网络控制理论,这是一项全新的智能控制理论,具有典型的非线性特征。和人脑神经控制机理相似,神经网络控制利用一系列的神经元来进行相关的组织,控制和管理。相比较于一般的智能技术而言,神经网络控制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以及对整体系统的有效管理能力。这一套系统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进程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减少人力成本,高质量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此外,神经网络控制系统计算能力也比一般的智能控制技术有较大的提升,对于系统中各项数据的运算处理能力也大大加强。而且神经网络控制系统依托自身优势,还能够和其他的智能化技术进行良好的适配,从而实现功能的多元化。
3.2模糊控制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实施过程中,以往的自动化控制通常依托动态模式的精准化控制来实现,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动态模式之下的各项数据实际上是难以准确测量的,原因主要是系统整体中有许多的变量在时刻变化,无法用某一精准的数字去衡量。这样的自动化控制往往不能够实现预期的效率。模糊控制技术建立在数学相关模型的基础上,能够对人类的决策和模糊推理过程进行模拟,从而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过程中的动态化控制。模糊控制技术的运用如今已经进入到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许多家用电器的电力控制系统都采用了模糊控制技术。依托其简单有效的控制特点,他成为了电力控制系统中的最佳选择。
3.3专家系统的应用
专家系统,顾名思义就是使得计算机通过某种运算来模拟电力系统专家,将相关的电力故障解决方案以及解决方法提前输入到计算机程序当中,通过对触发门槛等条件的设计,能够使整个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在遇应的问题时通过专家系统调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专家系统中包含大量的推理及专家经验,在电力控制系统运行遇到相关问题时,可以根据这些推理及专家经验,有专家系统发出相关的指令,使得整个系统在专家系统的控制之下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专家系统的出现,对于智能系统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关方面应该加大对专家系统研发的投入,进而使其功能趋于完善。
4总结
在电力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是时代必然发展趋势。但是要想实现电力系统的完全自动化,必须依托智能技术的辅助。因此电力相关行业应该积极投入研发,探索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从而将智能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进程中来,从而真正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进程以及未来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 严德清.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1481-1482.
[2] 石昊岳. 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析[J]. 今日自动化,2020(6):65-67.
[3] 黄清.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 中国房地产业,2020(18):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