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在UMU互动平台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刘倍珠
[导读] UMU互动学习平台具有大容量、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性
        刘倍珠
        中山市博爱初级中学.广东 中山
        【摘要】UMU互动学习平台具有大容量、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性,还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给群文阅读带来了更多的操作性和灵动性,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UMU互动学习平台;群文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已成为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大趋势。UMU互动学习平台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学习方式与学习体验,支持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使用。UMU 是 YOU、 ME、US 的缩写,传达人人可教、人人可学的互动学习理念,也表达其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连接人与知识,加速知识的流动,让每个人达到融入、分享、收获的目标。在课堂教学方面,UMU互动学习平台可以通过多种形式邀请学生加入课堂。UMU互动学习平台有微课、视频、直播、移动考试等功能,还可以连接大小屏幕,进行跨屏互动,打通线上与线下,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活动,为老师和学生打造课堂互动、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教学新模式。
         一、群文阅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统编教材意在构建“教读——自读——课外”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提倡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由“一篇”到“一群”,由“一本”到“多本”。教材编写的一个突出特点是“1+X”的教学设计,从教读课文到自课文,还有阅读推荐,中间还穿插名著阅读推荐,由原来的2本增加到6本。温儒敏教授提出,“语文课注重往课外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群文阅读是自读课文到课外的桥梁,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
        然而,群文阅读教学在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很多现成的资源可利用,很多时候需要靠老师个人的素养和践行的自觉性。在现实中,实施起来也困难重重,比如,学业繁重、课时紧张、资源匮乏等等。
        这些问题也是我们要思考面对的,如何才能在目前的条件下有效地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呢?UMU互动学习平台具有大容量、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性,还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UMU互动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给群文阅读带来了更多的操作性和灵动性,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UMU互动平台对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1.扩大了课堂容量
        UMU互动学习平台,可以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扩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传统的语文教学是单篇教学、单元教学,是从一篇文章到另一篇文章、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顺次阅读,是一种孤立的阅读行为。而群文阅读是围绕着一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一节课比较适宜的容量是3-5篇,然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它改变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打破了单篇教学,冲破了单元教学的框架;突破了这种孤立阅读的行为;从“一篇”到“一群”,从“一个人”到“一类人”,从课内到课外,从一本书到多本书……
        2.活跃了课堂气氛
        UNU互动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发表观点,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也打破传统单篇复习的模式,可以进行群文复习。老师可以把题材相似的古代游记放到一起来复习,便于学生比较,进而掌握游记写法的共同特点,又了解单篇独有的篇性特征。在教学设计中可以模仿一些喜闻乐见的综艺频道如“非常6+1”,根据难易程度设置一些分值不一样的题目,让学生通过平板自主选题,难度越大,分值越高,风险越大,这一过程充满了挑战与悬念,学生会觉得新奇有趣,注意力更加集中;还可以利用中学生争强好胜这个年龄特点,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大比拼,激发他们的斗志;能够及时了解学情,并据此调整教学内容,这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无法做到的。
        3.拓宽了学习渠道
        UMU互动学习平台,功能强大,有多种学习渠道,可以添加微课、视频、直播、图文等,使群文阅读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比如,游记有有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在古代游记中,古人游览的很多也是今天的名胜古迹,学生可能没去过,很难理解作者是如何把景与情联系起来的,我们可以导入视频、图片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景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把握作者抒发的情感。


         三、UMU互动平台中群文阅读的应用策略
        1.提升教师素养,优化群文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组文、教学设计可以说是群文阅读教学的三要素。适宜的议题是顺利推进群文阅读的抓手。适宜的议题一定是符合学情、学生感兴趣的。议题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明确而集中,让人一看就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统摄性,起到线索作用,可以把选文有机地串起来;与统编教材有关联,让学生能迁移运用。
        有了明确的议题,要紧紧围绕议题组文。教师在组文的时候,要以教材为依托,组文的来源可以是课后阅读推荐、课内组文、自读课本、名著篇目。组文方式可以按体裁、主题、作者…可以一篇带多篇、课内多篇、课外多篇。无论是何种方式,必须严格遵循组文的原则:文质兼美,难易适中,形式多样,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便于比较阅读,能激发思维的碰撞,最后师生达成共识。
        有了适宜的议题、合理的组文,还要好的教学设计,群文阅读教学面对的是多个文本,在一节课内完成对多个文本的阅读、思考、交流,决定了教师要有主问题意识,设置的主问题要适中、要聚焦,提的问题不能太多,太碎,一般3-5个主问题比较合适。主问题之间应该有联系,有层次,有广度,有深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议题的确定和群文的选择、教学设计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点,这些都取决于教师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有比较广泛的阅读、丰厚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目光,才能选择适宜的议题并围绕议题来选择经典美文来进行组文,从而达到优化群文教学设计的目的。因此,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十分重要。
        2.突出学生主体,提升思维能力
        群文阅读的意义是让师生回归到“阅读”的本质,群文阅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让学生进行阅读实践,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教师绝不能以讲代读。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比较、思考,才能真正对所学的内容有所领悟,进而内化为自己所有,逐步形成自己的语文认知架构。
        群文阅读可以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课前充分阅读群文素材。课堂上主要是用于师生讨论、分享、交流,产生思维的碰撞,达成共识。群文阅读的策略更多采取的是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一切的。”比较阅读是群文阅读最主要的阅读策略。比较阅读就是把内容、形式、表达方式等相似的文章放在一起起来阅读,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鉴赏能力,获得规律性的认识,通过“这一篇”解读“这一类”作品的密码,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西游记》中有不少情节有 “三反复”现象,比如《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岛求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我们可以分三步走:首先,引导学生梳理情节,其次,让学生比较不同;最后让学生讨论体会“三反复”的好处。
        3.合理运用UMU平台,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仅仅限于传统的面授模式,还出现了线上教学、面授与网络混合学习等模式。随着网络教学的兴起,对教师运用信息教育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善于学习,敢于尝试,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UMU功能强大,有签到、问卷、微课、考试等功能。问卷调查功能,可以用来了解学情,精准把握学情,确定教学的重难点。UMU互动学习平台不断地推陈出新,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的教学。比如,如何布置AI作业,考试如何防止作弊、如何进行互动直播,如何进行实时传屏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熟练掌握,才能保证课堂的顺利推进。如果不熟悉这些功能,就会出现卡顿,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让信息技术助力语文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对UMU互动平台应合理使用,教师应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信息技术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不宜过多使用音频、视频等,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在UMU课堂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主导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重视学生在群文阅读中独特的阅读感受,创设交流互动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地讨论、自由地表达,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UMU互动学习平台不仅能优化当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还能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更好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但是信息技术并不是万能的,我们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再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才能有效提高群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本文为中山市2018年立项课题《网络学习空间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立项批准号为:C201808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 温儒敏.课程.教材.教法. 2016(11)
[2] “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6,第10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