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西宁市海湖中学 青海省西宁市 810029
摘要:语文是初中教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语文作业是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业设计不仅关系着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还关系着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使其实现身心健康成长,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思维差异设计校本作业,通过校本作业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校本作业;设计
一、 初中语文校本作业设计中的现状
(一)校本设计理念出现偏差
当前我国的初中语文校本设计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第一点就是设计理念的偏差。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初中老师在进行教学时总是把自己置于主导地位,在设计作业时也存在非常强烈的主观意识,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情况,使得学生很难通过这样不合理的作业设置达到好的学习效果。不仅如此,过于脱离学生学习现状的校本作业设计,背离了作业设计的初衷,并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甚至还会起到反效果。
(二)校本作业的设计形式过于单一
一般来说,初中阶段的语文老师,不会再像初中阶段的老师一样,会给学生布置一些比较新奇有趣的作业。相反,他们更加注重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因此布置的作业往往形式比较单一,内容也相对要枯燥无味得多。作业都是以课后练习题或者试卷题的形式呈现的,既没有生动有趣的阅读内容,也没有能够激发兴趣,引人入胜的实践内容,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对语文这一科目的喜爱,也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深入探索语文知识的能力。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因为无法在校本作业中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而逐渐降低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语文上的视野也会变得更为狭窄,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都是极其不利的。
(三)校本作业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当前初中语文校本作业评价机制的不健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大多数的语文老师在评价作业的时候,并没有做到个性化评价,而往往是采取“优”“中”“差”这样的模式来完成对作业的评价。采取这种简单粗暴的评价机制,无法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释和纠正,也无法真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且,划分等级和简单的评语鼓励,并不能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因为得不到鼓励而明显减弱。
二、 提升初中语文校本作业设计实效性的策略
(一)校本作业的设计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知道一味地布置作业,完全忽视了与学生的学习状态相结合,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无法从作业中有效地汲取知识等问题。而老师们也很容易把自己摆在教学的主要地位,而忘记了在作业设计中要充分地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于学生的语文素质的提升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初中语文校本作业的设计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们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心态,要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把自己当作一个引导者,使得校本作业的设计能够有效地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现状,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校本作业的设计要遵循个性化原则
要想提升校本设计的质量,使之在教学之中发挥出更大的能量,就一定要坚持遵循个性化的设计原则。在校本设计中一定要充分尊重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根据每个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来制定相应的作业,而不能采取“一锅端”的设计理念。
老师们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设计与之相匹配的任务量和难易程度,同时也要注重对基础知识、技能训练、拓展延伸三方面的兼顾来进行作业设计,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对于那些语文素质比较低、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老师们就应该为其设计一些更加简单和基础的作业,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和巩固自己的基础知识,为之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而对于那些基础好、素养高的学生,老师们就要相应地设计一些难度更大,以拓展延伸知识为主的题目,从而促进他们的语文水平能够更上一层楼。
(三)校本作业设计应遵循趣味性原则
当前我国的大部分初中语文校本作业的设计都不尽如人意,因为老师们过分地强调了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从而忽略了其作业的趣味性,使得很多学生都将语文作业视如洪水猛兽,避之不及。毕竟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意志力和强大的自控能力,他们仍然非常容易被那些新奇有趣的事物吸引,所以那些死板的作业设计,不仅无法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会引起他们的抵触情绪。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完成语文作业,就一定要坚持以兴趣为导向,在设计上坚持趣味性的原则,摆脱以往过于单调乏味的作业设计。
(四)校本作业设计要遵循创新性原则
初中学生大多正处在一个喜欢不断探索追求的年纪,他们热衷于去挑战新鲜事物,也更容易被那些事物所吸引。而老师若是能够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来设计作业,必然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因此,不管是在阅读作业还是写作作业的设计方面,初中的语文教师都要坚持把作业设计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地结合起来,让校本作业的设计能够更加具有创新性,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感受语文的魅力。在设计作文作业的时候,老师们就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汲取灵感,获得素材,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拓宽自己的写作视野。
(五)校本作业设计要遵循合理性原则
初中语文老师在设置校本作业时,一定要遵循合理性的原则,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兼顾作业呈现的形式,不能一味地坚持题海战术,而是要充分合理地进行设计,让学生们不再承担不必要的作业压力。所以,老师们在设计作业时必须对其内容和题目的形式进行合理的选择,让学生们能够见识到不同的题型,这样既能够让他们充分地掌握知识,又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使得学生们能够快速地培养起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时也能避免他们由于大量做重复的题目而对语文学科产生的倦怠情绪。
(六)建立健全校本作业的评价模式
老师们要不断地建立健全作业的评价模式,做到个性化评价,让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地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水平。要做到这一点,老师们就要一定要彻底抛弃简单的分级评价模式,对于每个学生的作业都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让学生们能够感觉到,老师在随时跟进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从而加认真积极地完成作业。与此同时,这种有针对性地评价,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和知识上的缺漏,从而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地调整,更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还可以在评价作业的时候写一些鼓励学生的话,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受到鼓舞,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三、 结语
简而言之,校本作业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老师们只有不断在校本作业的设计上进行创新,以学生为主体,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的情况下,坚持趣味性、合理性和创新性地设计,并不断完善作业评价机制,最终才能够真正实现作业设计质量的提升,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1] 梁琼芳.初中语文校本作业设计实效性的提升策略[J].教育长廊,2019,11(21):71.
[2] 肖邦松.初中语文校本作业开发的实施与反思[J].教育论坛,2020,8(15):323.
[3]李哥.初中语文校本作业的设计与研究[J].教育论坛,2020,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