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期   作者:龚吉艳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已经由最初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改革
         龚吉艳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611130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已经由最初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改革,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课堂的首要任务。为了更好的完成小学语文阅读课程,教师必须有针对性的将核心素质融入整个教学课程中,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建设中,进而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除此之外,教师需要不断的挖掘教材内容,补充课外材料,提前设定教学任务,深化核心素养理念,全面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研究分析了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中核心素质的发展状况,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部分基于核心素质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的主要教学任务,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核心素养要求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根据我国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阅读课堂多半为教师主导,要求学生针对某个章节进行精读或泛读,单一的阅读模式很难实现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针对以上情况,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阅读教学模式,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建立独立阅读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利用现阶段学生的扩散式思维能力拓展阅读想象力,引导学生开展阅读体验和语言训练,促进学生对文字和语言的感知,进而建立有序的阅读课堂。
         
          一、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概述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核心素养不仅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还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古语有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便很好的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意义,阅读书籍能够让学生自主的思考书本所蕴含的哲理,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随着年龄增长学生阅读量增多,书本内的知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发育,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感知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虽然我国各个地区的小学已经逐渐开始深入变革教学模式,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影响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改变,尤其是教师很难转变传统语文阅读教学观念,未能真正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实际要求,整体教学模式更趋向于模式化、程序化,为了更好的完成整体的教学任务,从而忽略学生的真实感受,也无法真正的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无法完成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落后的教学理念
         由于我国前期科技、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为了能够更多的向学生传输知识,传统的中小学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主体,从教师的角度教育学生知识。但是随着我国科技、创新教育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已经由传统的人才培养转向自主化培养,现阶段我国更希望培养出自主学习能力强、有强烈的学习兴趣的人才 ,传统的教学理念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要求。


         (2)不科学的教学方式
         我国原有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依靠教材进行“填补”式教学,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教材中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特定式的学习方式也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要求。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过度的依赖于老师教学,很难实现长久发展。久而久之,学生不愿再主动地学习知识,更愿意被动的接受老师的指导,很难为后期的学习提供帮助。
          三、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为了更好的适应现阶段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各个小学应当顺应当今的发展趋势,积极变革学生的阅读手段,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1 结合学生特点进行阅读教学
         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开展教学课程,特别是阅读课程的设置,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阅读状况,培养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年级阶段制定不同的阅读任务。进而养成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引导学生阅读各个知识领域的书籍,不局限于单一的教材阅读任务,感受不同文化的熏陶,加强自身的文化底蕴。
          3.2 深化教材内容
         虽然语文教学离不开教材的引导,但是教师可以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以及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调整课堂内容,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还能够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深化教学内容深度,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阅读内容,安排学生进行课外资料查阅以及课堂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成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主体,将阅读渗透至日常生活当中,全面化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整体素养。
          3.3 加强师生间互动关系
         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教学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增加提问内容,设计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独立思考能力,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阅读深度,可以深入拓展阅读问题,针对某个章节或段落设计一个小的问题,设计开放式的回答模式,能够很好的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掌握学生的阅读本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帮助其在阅读过程中养成思考、观察的习惯。
          3.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导
         多媒体的“可视化”和“直观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让学生感知文章的“美”,有效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多半以教师朗读为主要互动模式,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利用多媒体音频、视频等方式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帮助拓展课内知识,近距离的令学生感知教材内容。特别是某些极具特色的阅读文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夸大其特色特点,加深学生的记忆点,多媒体的“可视化”和“直观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让学生感知文章的“美”,有效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背景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育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更好的完成新课程变革,采取有效的阅读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丽娟.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34):38-39.
[2]刘春蓉.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研究,2021(01):120-121.
[3]肖婧.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0(20):167-168.
[4]王桂芳.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上),2019(1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