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下的体育课堂——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8期   作者: 王瑜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各级学校都加大了对学生们综合素质考察的比重
       王瑜                        
       合肥市竹溪小学西校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各级学校都加大了对学生们综合素质考察的比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初中阶段的体育教育不仅能够强健同学们的体魄,更能锻炼其坚强的意识,使他们能够从容的面对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从而不断的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但是从目前体育教学的教学实效来看,许多学校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与教育现代化的标准是相违背的。因此本文主要立足教育现代化的背景,针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更好的运用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体育教学;信息化课堂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同样不例外,在许多科目中都已经应用信息化进行教学,它大大提高了教学成效,受到越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其中,体育作为素质教育阶段的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其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学生们进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体育老师在体育课堂上也要积极拥抱新技术,合理的采纳信息化教学方式,给学生们营造一个高质量、信息化的体育课堂环境。
       一、体育课堂中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课堂往往单一枯燥,一般情况下以田径运动为主,同学们的积极性不能得到发挥,因此体育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不尽如人意,然而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中大大改变了这一处境。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以互联网为基础,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播放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大大丰富了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借助多媒体,还可以将体育课上相关的知识和操作细节进行细致的演示,从而降低同学们的理解难度。与此同时,老师还可以为同学们播放体育相关的纪录片或其他教学资料,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同学们体育知识的积累。
       (二)提高同学们的体育课参与度
       对同学们来说,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是一种新奇的课堂体验,因此大家的注意力都会被它吸引,不再是过去被动学习的状态,而是主动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学习积极性将会大大提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课堂上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同学们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那么体育教学成效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升。因此,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运用,无疑将会提高同学们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
       (三)拓展了体育教学的空间
       毋庸置疑,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进行体育教学的场所主要是操场。但是在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下,打破了体育教学的场所限制,只要具备连接互联网的条件,在任何场所都可以进行体育教学。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可以根据本节课的课程内容,选择进行体育教学的最佳场所,这样将会极大的发挥出体育教学的优势,丰富同学们的体育课堂体验。


       二、体育课堂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
       (一)强化对于信息化教学的思想认知
       如今,在各个学科中进行信息化教学已经是大势所趋,信息化课堂模式势必成为以后的主要教学模式。因此,体育老师要及时的转变观念,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培养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认知,并尽快熟悉其教学流程。只有先培养其对于信息化教学的重视,才能使其在接下来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的方式逐渐进行信息化迁移。当然,对于学校方面来说,一方面,学校要通过相关的政策解读以及开展专题讲座,来引起老师们对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重视并将其自觉的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另外,学校也要及时的引进最新的信息化教学设备,给老师们的信息化教学提供足够的硬件支持;在软件方面,学校要做好软件方面的建设,保证学习平台的开发,搭建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最终使得体育教学进入到新领域,达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1】对于体育老师自身来说,要认清形势,及时的对自我教学思维进行革新,抛弃陈旧的教学理念,对自身的教学成果多总结,擅于利于信息化技术来提高教学成效。
       (二)明确体育教学的结构
       当然,在体育课堂上,利于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要明确体育课的教学框架和结构。首先,在进行教学之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素质教育被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在体育教学中,也要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为培养同学们综合素养为最终目的,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之下,有针对性的开展实际教学。另外,还要根据信息化教学形式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因为教学模式的改变,就意味着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入多媒体元素,因此,要预留出足够的多媒体展示时间与同学们的讨论时间。此外,在信息化体育教学模式下,对于教学评价的形式也要进行适当的改革。比如,可以凭借信息化统计工具进行可视化的呈现方式,更加科学、高效的对同学们的体育成绩进行分析、总结。
       (三)提高体育老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虽然在现代化的教育背景下,提倡把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但是老师仍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老师不能安于现状,要及时的学校新技术,提高自己对于信息化的掌握能力。对于学校来说,要多给老师们安排一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使老师们能够不断学习到新的经验和技术,拓宽老师们的眼界。只有这样,老师们才能将学习到的信息化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本校的体育课教学成效。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体育课堂上运用信息化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信息化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需要硬件资源的支持,同时也需要人才资源的支持。因此,学校要及时的引进一些信息化教学人才,补充新鲜血液,实现“以新带老”的局面,从而大大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质量。
       结论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发展势不可挡,在这一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学成效将会实现大的提升。但是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无论对学校的硬件设施还是教师队伍的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在接下来的体育课堂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体育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的思想认知,在教学的过程中明确教学的结构,并及时引入信息化教育人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朱胜筠.教育现代化下的现代课堂——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体育风尚,2020(01):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