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有效的习作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8期   作者:莫妙玲
[导读] 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探讨习作教学的有效途径是逼不及待的教研工
       莫妙玲
       东莞市桥头镇第二小学,广东 东莞   523528
       【摘要】
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探讨习作教学的有效途径是逼不及待的教研工作。本文以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实际,从习作创新,情境激趣,日记激趣,广泛阅读等方面体验到习作的快乐。

【关键词】习作  创新  情境  日记  阅读  快乐

近年来,学生对写作普遍不感兴趣,不少学生视作文为一种苦差。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总不爱发言,总是默默地听,写在作文本上的字数更是达不到年段作文字数要求。但是下课后,与同学交流总是滔滔不绝。经过了解,这些学生不是蠢,而是不会运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想要说的内容。习作教学在语文课中是难点,探讨习作教学的有效途径是逼不及待的教研工作。
       下面,我们从习作的方法开始,去探索如何让学生快乐地拿起笔,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写作气氛,为学生开辟一个个写作乐园。
       一、习作创新
       品质课堂,创新课堂,习作教学也要有创新之处,有所突破。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发挥学生创造力的一条较为理想的途径。如何引导小学生写出创新习作呢?
(一)标题创新
一个与众不同的标题将是一篇成攻了一半的作文。如何做到标题创新?要具备三要素:1.明确主题。比如写人的作文,标题是《我的弟弟》。2.特点鲜明。标题可以是《爱偷懒的弟弟》。3.创新。标题可以是《家有懒洋洋》。这样层层引导,学生就有了创新的标题。又如:《我的缺点》创新标题后可以写成《不当“拖拉机”》,《讨厌的肚子疼》可以写成《肚子,咱们讲和吧》。
       (二)开篇创新
       好文章的开头肯定是能吸引人的,有创意,小巧、简洁。古代人把好文章的开头称作“凤头”即是写得作文开头要漂亮,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开头的写法可以是开门见山的形式,或者直接抒情开头;或者排比、反复;或者古诗名言的引用等等。在习作教学时,针对习作的“凤头”的练习,我的做法是:通过对比两组开篇让小学生认识如何写好“凤头”。如《我的同学》a、我有一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她叫潘小红。B、上课时,我坐前面,她坐后面;排队时,我排前面,她排后面;做操时,我站前面,她站后面……她叫潘小红,多年来,我与她形影不离。文章的第二种写法都非常有创意,学生读着这样的句子,也能快乐地接受习作了。
       要写好创新作文,必须运用有个性的语言,调动你的身体感官,让作文“有声有色”,并要有适当的夸张和想象。当学生感受到习作无处不在时,学生就不怕没话可写了,习作也将水到渠成,成功的佳作将会让我们老师欣喜若狂。
        二、情境激趣
        在情境创设中,学生快乐地参与,将习作的要求形象具体地展现出来,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把写作简单化、容易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老师就应尽可能去创设一些作文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把观察体验的结果写出来。
        例如:我在上一节想象作文课时,上课铃声一响,我走进教室,我没跟学生说这是一节作文课,我只说这节课老师跟你们玩一个游戏。

先在黑板上画一圆,然后问:你看到这个东西你想到了像什么?这一问学生思维可活跃了,有的说像红绿灯,有的说像十五的月亮,有的还说像一块薄饼……接着我又问:从这些事物中,你想到了哪些事情?顿时班里热闹了,同学们都在交流,非常开心,说得眉飞色舞。此时,我就抓紧机会,跟学生说:“请同学们把刚才一幕及你自己想象到的事情写下来,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写得很好。”这样,同学们不但没有恐惧心理,而且还很乐意写这篇作文。连平时写作文最差劲的学生都能很完整地表达出来。
        三、日记激趣
        写好文章要从积累开始,要积累必定从写日记开始。要细心观察课堂外的一花一草,一石一鸟,一人一事,从生活中选取写作素材,把素材写下来,积累下来,形成日记。以前每天都要求学生写日记,但学生觉得是一种负担,只是任务式完成,有一半学生日记只写了一两行。后来我在课室后面的墙壁上开辟了习作专栏,专栏可以贴上学生随意写的美文佳作,又可以贴循环日记中的优秀习作,看谁的习作最棒,为学生提供能够施展才华的园地,把好的文章张贴在习作专栏上并表扬奖励。接下来张贴的习作越来越多,孩子们写起来更起劲了。从他们的日记中,我能看到班内发生的一些小事;也能看到每个学生的思想状态;更能看到他们一天比一天有进步的细微变化。孩子们能以高涨地热情记录着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正是我们当老师想看到的。
        四、广泛阅读
       阅读对于写作很重要,要让学生在习作中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一定要注意素材的积累,增加阅读量。如何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呢?
       (一)保证有充足的时间阅读
       小学生当中大部分不会自觉拿起书来看,而且繁重的作业也不允许他们有更多的时间阅读,哪怕是有时间,他们更愿意玩电脑,打游戏机等。课后能自觉阅读的学生为数不多,于是,我就利用下午的辅导课,每个星期空出二节课让学生在堂上阅读,保证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个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书包里至少有一本课外书,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地拿出来阅读。这就是要舍得给时间学生阅读,我们将会有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学生的习作水平也大大提高。
       (二)为阅读提供资源
        讲读课文后,找出重点词句及每个单元的词语盘点和日积月累都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外,同时给学生提供阅读的途径,扩大阅读空间,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班级专栏等阵地的作用,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途径。
       (三)专题阅读。将单元教学中要求阅读的作品介绍给学生,上好”快乐读书吧“这个栏目。如:学习完《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等革命题材的文章后引导阅读《红岩》〈铁道游击队》等小说中的相关故事;学了《鲁滨孙漂流记》后让学生读读原著,读《爱丽丝漫游奇境》。学完一篇文章介绍阅读一本课外书,大大增加了阅读量,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素材。
        综上所述,指导习作的方法有很多,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在习作教学时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向习作品质课堂迈进。扎实地做好指导工作,使习作课堂真正成为写作乐园,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新村《创新作文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2]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
[3]《语文学习》编辑部编,《写作指引》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4]池方浩《提高作文教学效益三题》,引自《浙江师大学报》(P108-110)1992.2。
[5]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论坛。
[6]黎丽云《让流动日记荡起学生习作的双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