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下的小学德育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宋琼
[导读] 小学正是学生道德观念和良好行
         宋琼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遂城镇第六小学  524300
         摘要:小学正是学生道德观念和良好行为习惯以及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和形成的黄金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进行小学德育教育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是小学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和目的。小学教师应积极发挥出其引导者的作用,创新德育教育模式和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教授其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意识,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以实现立德树人培养目标。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德育;策略研究
         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旨在进行学科知识的传授,还应着重进行学生良好品德修养和传统美德的培养和提升。道德作为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这个具有奠基作用的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以及民族的进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意义。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目标和方向,这与素质教育理念相契合,能够促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好少年。
         一、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在小学教育阶段中,教师要时刻以“立德树人”为主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工作,紧扣“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同时也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主旨,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在小学学科的教学环节中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渗透,以实现德育教育成效的提升。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发挥出“为人师表”的作用,意识到自身素养对教育的影响。无论是哪一阶段的教育工作,教师素质的高低与学生学习的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为此,教师要积极发挥出引导者的作用,加强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用自身的品质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潜移默化的树立学生的德育品质。所以,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中,学校方面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德育意识的培养,对教师加强培训,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专业能力。
         二、积极进行德育教学目标的科学制定
         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下,教师就应积极的进行教学目标的科学制定,将德育教育的渗透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德育目标的细化,贯彻到整个小学教育的全过程,以此实现“立德树人”工作在小学教育中的有效落实。首先,教师应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充分的重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学教育中,教师陈旧的教学理念严重的影响着教学目标的科学制定。因此,在“立德树人”视角下,教师就应积极的进行自身教学理念的优化与转变,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充分的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以此实现小学德育教学效率和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提升。

其次,教师应对德育渗透教育的目标进行细化,并将其融合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学生的道德认知与良好品质也是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将德育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并贯彻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之中,以促进“立德树人”在小学教育中的有效落实。
         三、有效实施家校联合教育
         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渗透,仅仅只是依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家庭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小学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的家长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让家长可以帮助教师进行辅助性的教育和指导,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环境,让家长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进行一定的德育教育,并且还应该要求家长也要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例如,小学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家长取得及时的沟通和联系,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如实的向家长说明,使家长可以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家庭德育教育管理工作,并且如何在日常与学生相处的时候,通过规范自己的言行,来为学生做好模范,促进学生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来发展。最后,教师可以和学生家长一起对孩子的德育教育问题开展讨论,共同研究制定一些符合学生的教育方法,为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保驾护航。
         四、积极进行德育教育评价体系的优化
         德育评价是促进小学德育教育效率的重要途径,在立德树人理念指引下的小学德育教育更应进行评价机制的优化与完善,以此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实现学生德育教育参与积极性的激发。首先,教师应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进行结合,实现德育教育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拓展,将学生德育活动的参与情况、德育效果的提升情况等都纳入到了具体的德育评价体系中,有助于德育评价全面性、科学性的提升。其次,教师还应积极的拓展德育教育的评价主体。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学生乃至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力量都是学生德育教育引导的参与者,教师就应将其全部纳入到德育的评价体系中,以此实现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全面性、客观性评价的形成,有助于小学德育教育效率的提升。
         综上所述,基于立德树人下的小学德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理念相适应,能够有效促进小学阶段学生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和正确三观的树立。教师应结合该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有效德育教育方法的选择和优化,从而更好地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仲才.完善德育实施策略 实现立德树人目标[J].??考试周刊.?2020(71)
[2] 冯雷激.??开展德育活动 让核心价值观浸润孩子的心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03)
[3] 呼和,张红霞.?学科德育在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中的地位——评《“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学科德育研究》[J].?社会科学家.?20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