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艳
德惠市第六小学 吉林省 德惠市 130300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其重要的重要的教学目标,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不断落实和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能够意识到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首先要能够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氛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并传授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升的方式方法,当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所提升之后,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当中。本文先分析当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接着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以此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问题;策略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相对比较弱,首先是因为小学生年龄比较小,经验匮乏在,学习时主要是依赖于教师对于知识的传授,缺乏独立性。其次是教师教育教学中受到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本身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活泼好动,对独立思考缺乏兴趣。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能够意识到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此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独立思考能力具体来说是在不借助外界帮助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探索,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着重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智力水平,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和知识,进而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当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当中的思考以及为能力,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能够意识到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此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相关策略
(一)构建学习氛围,突出主体地位
小学生本身学习经验相对匮乏,一般是以模仿的方式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和习惯,在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教学生也是以教师作为自身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会在潜移默化当中对学生有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当前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中,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在思考时也就会仿照教师的逻辑,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此,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真正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构建民主、适宜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例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长方形以及正方形的概念之后,可以提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和异同点,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思考,并主动的观察两个图形,结合所学习的概念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和完善,通过问题导学法的形式,能够进一步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进而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
此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可以采用一题多解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要能够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思维方式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基于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也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发展,例如在学习4的乘法口诀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给学生设计以下的问题4+4+4+4+4=?,有的学生这样思考(4+4)+(4+4+4),而另外的学生这样思考(4+4+4)+(4+4),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打破常规思维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
(二)创设趣味课堂,激发思考兴趣
数学真是本身逻辑思维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能会感觉到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往往更多的依赖于教师的指导,也会模仿教师的思维模式,这就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元素,可以为学生营造相对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更加形象生动的展示,这种展示知识内容的形式也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例如在学习《5以内的加法》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创设相的故事情境,小狗妈妈和小狗买了两条两根骨头。狗爸爸又给小狗买了三根骨头,问小狗现在总共有几根骨头可以吃?通过这种形象化情境的创设,可以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情境当中进行知识的学习,也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兴趣,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结合生活的方式来开展教育教学。例如在学习《轴对称》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思考在生活当中见到的轴对称图形有哪些,通过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互结合起来,也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强化自主学习,锻炼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要通过实际的学习来进行检验和落实,但是有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差,也没有掌握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最终导致思维很难能够跟上。为此,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放纵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得学习内容更加符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采用适宜的方式方法来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预习,例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为学生设置导学案,明确重难点,并布置明确的自习内容,让学生首先对所学习的内容有大概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学生在利用微课学习的过程,也能够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而也让学生明确哪些知识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哪些地方还不太懂,并自主地制定自身的学习节奏。此外,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布置相关的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在合作过程当中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在丰富教学内容以及了解学生身心特点基础的情况下,对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进行培养,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要不断的探索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进而更好地促进数学学习过程的推进。
参考文献
[1]史纪玲.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187-188.
[2]包艳芳.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5):60-61.
[3]李绍乐.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思考能力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4(27):282-283.
[4]王小清.试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