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谭涛
[导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时期,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大力倡导学生阅读更多的文章,帮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的同时,也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水平
        谭涛
        湖北省武汉市粮道街中学    430061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时期,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大力倡导学生阅读更多的文章,帮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的同时,也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水平。然而,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都不太成熟,常常出现叛逆的心理,这难免会降低课堂兴趣,进而造成初中语文课堂计划难以实施。目前教学老师基于在生活化上指导学生写作,以下是我对生活化语文写作教学的具体分析。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引言:语文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民众的文学素养,因此我国教育部门较为注重学生的文学素养,一般初中都会通过阅读的方式去提高写作水平,但是目前看来,我国的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不主动融入课堂教学中,这对初中语文老师进行教学计划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传统的写作教学是学生在有限的文学知识中寻找写作素材,这就大大缩小了学生写作的范围,进而导致学生写作能力难以提高。足以看来,目前学生写作过于脱离实际,属于封闭式的写作范围,这就需要老师找到问题根源,将生活与写作联系起来,拉近学生距离感的同时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一、目前我国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1.缺乏写作兴趣
        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对初中写作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提高学习难度,但是目前教育部也在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希望在新课改下极大学生的写作兴趣。大部分中学生认为写作能力培养难度较大,觉得大量的文学词汇难以运用。此外,在我国目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写作课都是教师来将自己的一些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传达给学生,讲给学生几个学习的范例。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学习,这样不仅使课堂枯燥无味,而且还是课堂效率非常低下,教师成为了整个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对于学习缺乏热情觉得课堂很无聊,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教学的课堂应该让学生明白写作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老师的教学好坏,而在于学生的是否对写作产生了足够的兴趣,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写作中去,才能真正获得写作所带来的知识,因此老师要让同学们树立一种自我写作的意识,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1.2缺乏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正确的教学模式
        初中课堂如果老师过于方式,学生在青春期很容易不守课堂纪律,那么写作的教学计划更是难以开展。

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过于严厉,也很容易拉远与学生的距离,有时对学生还会起到逆反作用,因此在课堂中老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己做课堂的主人,从而激发的写作兴趣。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需要老师在传统的教学思想上进行创新,敢于树立新观念,提出新思路,在创新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开拓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从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知识和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如今,每个学校的教学模式都基本相同,虽然学生已经习惯了这种教学模式,但是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初中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分析
        2.1阅读一些与生活素材,拉近与生活的距离感
        文学是将生活中的各种色彩转换成生动的语言去进行描述,因此可以在散文阅读中尽量阅读一些有生活背景的文学素材,这对学生的写作可以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文章中贮满了他对“春”的赞歌,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也是他在不断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写作最好的素材应该来源于生活,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多阅读一些生活素材,增加学生对阅读素材的熟悉感,从而在心理上降低对写作的难度,也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通过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素材,让同学们通过写作的方式去理解它们,不但能够拓宽学生的眼界,而且还能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2.2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树立写作理念
        文章是对生活的一种文字性描述,将无声胜有声的生活化气息通过文字方式表达出来,进而让人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去主动感悟生活中的真谛,从而在生活中进行写作创作。许多学生写作都是为了应付教学任务和考试,这样下去会让学生的自我写作意识变得越来越浅薄。往往在他们的文章中出现“假大空”的问题,是因为它们的写作过于脱离实际生活,没有真正将写作来源归根于生活中,从而造成写作水平低下的现象时常发生。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洞察生活中的哲理,将他们转化为自身的写作素材,这样也能为他们的文章增彩增色。足以看来,生活化的写作教学需要学生在写作中投入生活情感,才能拓展写作思路,进而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结束语:
        生活中有许多哲理都需要人们去发现,而这些哲理也是学生写作最好的素材,在生活元素的搭配下才能让他们的文章更加有韵味。写作能力是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去指导学生写作,让学生在写作中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才能提高学生的文章质量。当然,也需要老师转变教学理念,在创新教学中助推语文写作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金莲.基于生活化的初中语文写作探究[M].课程教育研究,2016(44):103.
  [2]郭少华.基于生活化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究[D].课程教育研究,2019(4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