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幼儿园开展自主性游戏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刘海容
[导读] 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活动是一大项,作为成年人往往将幼儿参与的游戏活动等同于“玩乐”,但事实上,幼儿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是在“学习”、“感知”
        刘海容
        重庆市忠县忠州幼儿园  重庆  忠县  404300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活动是一大项,作为成年人往往将幼儿参与的游戏活动等同于“玩乐”,但事实上,幼儿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是在“学习”、“感知”。在落实幼儿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游戏所发挥的教育价值更为突出。在游戏活动中,孩子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学会了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学会了创造。他们会生成极强的代入感,在内在强大驱动力的影响下,会一次次的展现出最真实的自己,相信自己的队友,敬佩自己的竞争对手,既团结协作,也为充分展现自己的主体价值提供支持。那么,如何才能优化的开展游戏教学呢?我认为就需要提升游戏的自主性,让学生将智慧、情感、行动力都作用于其中。本文就对幼儿园如何优化开展自主性游戏活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 自主性 游戏 方法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游戏教学所占的比重大,产生的影响也大。通过不断改革与实践我们可以发现,优化的游戏教学,不仅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生成创造的动力和体验,还可以促使幼儿生成更多的感知,展现出自己个体价值,在群体互动中和他人架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此时幼儿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和他人,学会尊重。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幼儿游戏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就需要在游戏教学活动中增强自主性,通过让孩子在游戏之前进行选择,提升孩子的游戏兴趣,让孩子为了做好游戏献计献策。我们还需要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学会“遵守规则”,进而在自我和群体中确立一个适宜的切合点。孩子会在融入群体的过程中,生成更为健全积极地自我。此外,我们还需要让孩子动手创作。在应用资源实现自己想法的过程中,手脑口并用,进而全面的感知生活,生成生活的能力。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一、用“动手实践”来增强游戏的自主性
        其实,在幼儿时期让孩子多做些什么,尤其是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的活动让幼儿来独立完成,不仅仅可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还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在开展自主性的游戏活动时,我们也需要让孩子积极地行动起来,进而让孩子能够见证自己能行。我认为这是幼儿成长为“学生”的基础之一。当然,在为幼儿设计相关的活动时,要展现出“小的特点”。如鼓励幼儿自己给玩具车换电池,幼儿可能尝试多次都没能成功,教师可以进行提醒引导“电池的两头是一样的吗?两个电池要摆成一样的才能放进去吗?”“去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电池是怎么放的?”使孩子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产生对电池原理的好奇,还能在不断尝试、观察,甚至与同伴的交流中获取更多的技能,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具有“小的特点”的自主性游戏活动,不仅仅要能够让幼儿在一次次的努力之后得以实现,进而让孩子为了成功变得执着,能够让幼儿的情感、思维始终保持兴奋状态,还能够让孩子用自己全部的感官来参与感知、表达。他们会顺其自然的提出自己的问题,表达自己的需求,分享自己的发现,采取有效的行动。对于幼儿而言,这就是学习,他们积累下的学习体验,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会让他们会变得自律、成熟。


        二、用“自主选择”来增强游戏的自主性
        既然孩子是游戏活动中的主角,那么,我们就需要关注孩子喜欢什么。而对于幼儿而言,他们还不会掩饰自己,喜欢就是喜欢,厌烦就是厌烦。因为喜欢他们会付出全部的努力,不怕辛苦,不怕失败,反之,因为厌烦,他们则会变得无组织、无纪律。在开展自主性的游戏活动时,我们不妨从孩子天性出发,和孩子进行面对面的对话,让孩子直接表明自己喜欢什么。而因为是孩子自主选择的游戏活动,所以孩子会生成极高的参与度,会在每一次游戏活动中都投入全力。基于此,每次游戏活动开始之前我们老师都要这样问孩子:“今天你们想玩什么游戏啊?”他们的游戏选择,可能是我们老师不能理解的游戏,也有可能是一些玩了又玩的游戏,但却是他们所钟爱的,因此,我们就去满足他们的游戏欲望,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玩得尽兴,学的开心,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我们还可以将此转变为一次对话活动,通过以幼儿喜欢的话题进行对话,通过和孩子进行平等、尊重的对话,让幼儿生成沟通的能力和需求。此时幼儿教育空间也会变得优化,幼儿会在教师的帮助下,静下心来成为“干事”的人。而幼儿能够静下心来完成某一项工作,对于孩子将来进入系统化的学习空间,完成有序、静态的课业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三、用“认知互动”来增强游戏的自主性
        不管是哪一种游戏活动都需要在群体中才能“玩起来”,当然还需要拥有优化的“氛围”才能够“玩起来”。可见,游戏活动不是简简单单的“肢体动作”。在开展自主性的游戏活动时,我们要注意用外在的行动与学生的内在成长进行整合,让小孩子也能够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修养。例如,幼儿园的自主游戏时间内,小红选择了跳皮筋的游戏,游戏最少需要三个伙伴一起进行,小红只想和小梅玩游戏,就将皮筋挂在两个台子中间,刚好阻挡了另一组踢皮球游戏的位置,而小梅与小元是好朋友,希望和小元一起游戏。跳皮筋与踢皮球两个自由游戏小组的争执以小红主动摘下皮筋而告终,小梅要求让小元加入一起跳皮筋,小红虽然不高兴,但不得不答应,人员问题解决后,三个人找到跳皮筋的场地,在游戏过程中互相磨合,慢慢地,小红发现小元也是很好的玩伴,从此彻底接受了新朋友。可见,在自主性的游戏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孩子之间的各种问题都转变为教育活动的载体,让孩子能够在社会性的活动中,获取自我发展的空间,既享受权利,也能够学会承担责任,让自己从“小王子”、“小公主”的定位中走出来。这样的游戏活动显然有助于幼儿实现健康的成长。
        综上所述,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时,游戏是最主要的教学活动,在游戏教学活动中,幼儿会全身心的参与其中,他们不是单纯的在“玩儿”,他们是在“行动”的过程中同时“心动”。对于幼儿来说,为他们设计自主性的游戏活动,可以为他们疏导情感压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让他们生成归属感、认同感,能够在群体中为自己确立个体定位,此时游戏活动还可以转变社会性的交往活动。
        参考文献
        [1]大班幼儿游戏活动中同伴合作策略的研究[D]. 李林烛.西华师范大学 2016
        [2]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指导的观察研究[D]. 梁娟.湖南师范大学 2014
        [3]幼儿文化认同:逻辑、困境及其应对[J]. 彭茜.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