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奎煌
湖北省崇阳职业技术学校 437500
【摘要】:在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摆位问题至关重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充当不同角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教师;课堂教学;主导作用
在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摆位问题至关重要。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独立的个体,一切活动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可是,教师“怎么教”就不重要了吗?课堂上唱主角的是学生,展现能力的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还是学生。而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光靠学生行吗?回答是否定的。那么,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到底充当什么角色?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今天我就来谈谈这一问题。
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引路人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我这儿所说的引路人,就是说教师引导学生走入语文世界,再引导他们如何去学习语文,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至于迷失方向或者走入歧途。这种指导指的是学生学习思路的指导,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各种信息资料来源的指导。“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这种指导要求教师能抓住学生思想的火花,输送氧气,让火把能燃烧起来,而且变成熊熊大火;这种指导还包括运用老师的知识积淀、经验和智慧给学生一些点拨和启发,培养学生选择,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并激发学生的潜能,指导学生在实践、合作中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所以,我希望通过课堂,用自己的真情,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让学生明白语文的博大精深,语文的引人入胜,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寻找“真善美”。例如教学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教师主要任务是以教师启发、师生互动的方式组织教学,采用反复诵读的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情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品读鉴赏散文的优美意境。整个教学过程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让学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主动的去发现去欣赏一切的“真善美”。而这一切都需要你去有意识的指导和引导。
二、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策划者?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所以,教师又成了整堂课的策划者。他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促成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托进行教学设计。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关系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语文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活动的,流动的,而不应该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
因此,我主张教师在备课时,主要设计大的教学步骤和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就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留有空间,教师、学生在课堂上就有自主探究、自由发挥的机会。相反就会按部就班,没有机动性和灵活性。例如教学老舍的《我的母亲》这一课,我就母亲对我的影响设计几个大问题,并在课堂上围绕它展开讨论并组织学生开展互动游戏,把形成性评价具体落实到每一堂课上。而且让同学们课前准备一张妈妈的2寸彩色照片,把同学们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位负责人,让组内同学从六组随机分开的照片中,找出本组内其他同学妈妈的照片,并说一说:是与不是这位同学的妈妈?只要大胆发言,只要言之有理,皆可加平时成绩一次1—2分。设计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体会生命的传承,找出母子或母女之间外貌上的相似之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调动其主动参与。在《卖白菜》的教学上,我就紧紧抓住“卖”这个字来结构整堂课。当然,设计的简单并不等于准备的粗糙,相反,对文本本身的理解更加重要了。因为,只有理解透彻了,才能很好的应变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状况。语文学科教学中,策划必不可少,在语文主题活动课中,策划更是必要。所以,教师事先的策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策划主题确定、地点选择、物质准备、组织建设、分工落实、过程设计等。
三、教师是课堂戏剧的导演
课堂教学是一种面对面的教学模式,如果我们把教学看作是演戏的话,那么,教师该是导演(也就是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该是演员,且是主角(也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戏要演好,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优化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你的指导下,放开手脚去演绎这一堂课。 而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首先要对“剧本”(教学内容)了如指掌,其次是还要研究学生,要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根据学生实际进行课堂操作。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作引导和点拨。例如:在上栗良平的《一碗清汤荞麦面》一课的学习,在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老师请学生把课文编成适合演的小剧本,让学生表演小话剧。并允许学生适当地加入想象的成分,加强戏剧效果。老师只是偶尔指导一下学生的表演细节和道具运用。再如曹禺《雷雨》一课,课文就是现成的剧本,更加适合于发挥师生之间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共同学好、演好这场戏。这样一来,语文课就活跃起来了。这里最重要的是,学生要当好演员必须认真地研读好课文。所以,“戏”演完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示范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老师,如果不能给学生一个好的示范,那么还谈什么教育?谈什么教学?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传授的是我们的母语,吕叔湘先生曾经感慨:“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他说的主要是指国民们语言文字运用很不规范。所以,作为老师,首先就应该是身先士卒,担当起民族语文的示范者这一角色。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生活中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深入钻研,强化语文功底,提高文学修养,注重自我形象等。设想一下,一个语文老师,却满口方言,一手烂字,下笔不成文,出口不成章,那么,语文的魅力哪里去寻?教师的风采又何在?
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处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目的,如果忘记这一点,那将是喧宾夺主,舍本逐末之举,与我们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的,这是我们要牢牢记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