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嘉
身份证号码:45272719841208****
摘要:智能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设计是非常关键的工作内容,通过改进和优化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设计方案,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水资源的消耗。综合分析了智能住宅小区建筑中给排水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从经济、技术等方面对给排水系统的节能影响因素着手,并结合智能住宅小区建筑能够带给给排水设计工作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使其能够在未来的发展建设中发挥更强大的节能作用。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优化;智能住宅小区
引言
随着能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节能开源工作的展开刻不容缓。建筑行业的能源损耗量最为巨大,而且若其建筑工程在能源应用方面存在不合理性,则会造成使用者在后续的使用中持续浪费资源,这与我国提成的绿色发展是相悖的。因此,在未来的小区建设中,尤其是智能住宅小区的建设中,要充分应用高新技术节约能源,实现全民节能,使社会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建筑的主要作用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稳定、安全的场所。然而在实际生产生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而这与当代社会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为此,加强建筑的节能减排设计尤为重要。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设计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根据相关社会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于发展中国家中的贫水国。由此可知,加强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设计对于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如今,我国建筑行业对给排水工程的节水节能设计的重视度仍然不够。与此同时,建筑给排水工程节水节能设计缺乏合理性,也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为此,就有必要进一步增强给排水工程设计人员的节能环保意识,提升设计人员的节水节能设计水平,进而增大水资源利用率。
2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优化设计
2.1加压给水设计
现代建筑中的给水系统一般采用的给水方式是二次加压,这种方式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如果供水时运用市政管网的余压加以辅助,就能降低电能的使用量,减少能耗。虽然在不同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的压力值不相同,但一般楼下几层的用户,市政压力均可满足供水。由于在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比较多,可以实行分区供水,下层辅以市政余压进行供水,充分利用市政压力,每个加压区单独设置加压泵。这样不但节约了能源,还能有效利用市政管网的余压,减少给水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2.2热水供应系统设计
热水供应系统要具有节能的作用,因此在选择时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热水的消耗总量以及流量,使换热器传热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其次,为了避免在热量传递期间造成热量过度损失,要使用具有高效节能特点的保温技术;最后,要减少对一次能源的依赖,加大对新型能源的开发力度。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所产生的辐射效应,不但能够提供充分的热能,还能把热能转化为其他能。由于一次能源的储备量越来越少,因此必须深入对太阳能使用方式的探索,使可再生能源得到合理利用。
2.3压力控制设计
压力控制在现有规范要求中,应对给排水系统中的构件和支管承受压力作出明确说明,但在实际作业中,很多设计人员只是单纯的进行管网压力的考虑,希望通过压力控制削弱对构件的影响,降低管道和构件损坏的可能性,而忽略了其他环节压力把控的重要性,这导致给排水管网出现超压出流现象,水资源过度浪费。为此,在现阶段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对超压出流情况展开科学分析和探究,找出问题成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减压控压措施,合理设计压力阀门,以促进管网的正常运行。
3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优化设计在智能住宅小区的应用
3.1对清洁能源的的充分应用
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充利用清洁能源可以有效地减少传统能耗,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清洁能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以及地热能,现阶段技术相对成熟,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是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目前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热水器方面。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提升水的温度,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集热器、储水箱、给水箱以及给水泵等相关附件组成,集热管是实现能源转换的主要设备,根据集热器的不同,可以分为平板型和真空管型两种形式,平板型大多采用谁在集热器内加热后之际进入储水箱的自然循环的方式,构造简单成本低廉。真空管型集热器主要是通过将真空管与非承压水箱接通,以落水的方式取热水。热管型真空管由于管内无水,不仅抗冻耐压,最温差适应能力强,而且可以接承压水箱进行系统的双循环运行,更适用于不同规模的热水系统。
3.2引入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
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在智能住宅小区给排水系统节能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设备可顺利实现在原市政供水管网压力基础上的二次增压,这样不仅能有效减少修建水池、水箱的资金投入量,同时还能达到增压供水和确保水质的目标,具有十分显著的节能成效。从权威部门的调查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与普通供水设备相比可降低50%左右的能源消耗量,具备良好的实用性,对于现代智能住宅小区的建筑给排水系统来说尤为适用。
3.3中水处理与回用
智能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中水回用是指通过将建筑小区中生产与生活中所排放的污水、冷却水等,通过集流、水处理、输配水等技术环节的有效处理,在建筑小区中进行再次回收利用,它是一项较为典型的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优化设计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的建筑小区中对中水回用与处理系统的设计中,多采用生化处理方法对收集中水进行过滤、消毒等处理后再次回收利用。
3.4给水系统各功能的分区设置
建筑给水系统主要分为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在开展建筑给排水设计时,会将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分开单独进行设置。根据当前所实施的相关规范标准,生活给水系统按照静水压力通常应维持在0.3MPa以上,但不超过0.4MPa这一区间段内,而消防给水系统按照静水压力则应设置在0.8MPa上下。因此,为了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需要将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进行分区独立设置,根据系统的实际要求设置适当的压力,从而避免水资源和能源的不必要浪费。
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能源及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充分合理利用各项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对智能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节能节水的需求。通过智能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要点进行全面介绍,如合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给水系统合理分区、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不断减少供水能耗等等,能够保证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优化水平得到更好提升,避免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设计者在对建筑物给排水系统设计时,应积极利用各种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设备来实现给排水系统的节能环保要求,已达到缓解城市小区能耗过高,用水不足的问题,对于实现只能住宅小区的社会及环境效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倩,陈金婷.关于智能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9(32):118-119.
[2]梁宗基.智能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优化设计[J].大观周刊,2011(27):67-68.
[3]艾宏庆.关于智能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1):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