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红伟2.霍超强
2.1.身份证号码:41272119901202****;2.身份证号码:41018419910808****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防渗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对于此类工程项目的最终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本文对防渗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当中的主要意义加以阐述,同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此项工程所表现出来的渗漏问题,进而提出此项工程防渗施工技术的要点,以期为有关施工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防渗墙技术起源于意大利、法国,我国是从苏联引入该技术,根据调查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地形复杂的环境中,其属于垂直防渗处理的最有效方法。例如北京密云水库、山东青岛子月口水库等都应用了防渗墙技术。但是结合工程经验,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由于是在松散透水地基中造槽孔,因此墙体间的接缝问题是施工的关键,也是最容易出现质量隐患的位置,因此需要在使用该技术时做好施工质量要求。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指的是水工建筑及水利设施和水电站等大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人为的调控水能和水资源,包括一些大坝、水闸、围堰、水电站等,这些设施可以合理的利用水资源,部分水利水电工程需要临时阻断水源,所以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对于防渗性能要求较高。在实际的施工中,一旦出现渗漏质量问题,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功能性,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例如大坝和防水围堰的主体结构出现了渗水质量问题,会危及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在长时间的渗漏作用下最终可能导致结构损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质量,掌握防渗施工技术要点,实现带水作业,这样可以解决很多大型项目的技术难点,提升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平。
2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2.1造孔成槽
造孔成槽是水利水电工程中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质量和工期的重要工序。槽孔施工需分段进行。在保证造孔、墙体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根据现场地质、水文条件、单槽孔制作时间、墙体结构、施工机械及混凝土供应、搅拌及运输能力等综合因素,将槽孔进行分段建造。槽长一般为6~8m,在分段过程中,需减少墙段的接缝,尽量增加槽的长度,以加快施工速度,保证施工安全。沟槽段的施工方法有抓取法、钻孔抓斗法等,其中抓取法因其工作效率高而成为常用的成槽方法。制孔过程中常用的施工机械为冲击钻,型号分为CZ-20、CZ-22等,在槽孔施工时,中心线一般与防渗墙轴线重合,槽壁保持平直,避免偏斜。开孔成槽时,避免废渣、杂物落入槽孔内影响泥浆性能。槽内泥浆面低于槽顶0.3~0.5m,避免发生泥浆的离析、沉淀等现象。
2.2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整个工程的关键,在浇筑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按照相关要求对预埋管等进行预埋。具体就是预埋管线需要在地面焊接成L型,上口固定在槽孔内,下端可间隔设置导向圈,并且利用套环进行固定。根据防渗墙的要求设置混凝土结构,例如墙体上部采取C15塑性混凝土,具体见表1所示。下部采取C15混凝土,见表2所示。混凝土浇筑时采取强制式搅拌机,采取导管法灌注,导管内径为250mm,长度为8mm的槽孔内放置3个导管,导管间距为3m左右,导管距槽底15cm,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需要保证连续浇筑,当下部混凝土的高度上升到黏土心墙底部12m时需要及时拆除导管,并且要让混凝土充分的埋住导管,然后继续浇筑,保证槽口充满混凝土。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对整个浇筑过程进行监测,具体设置3个观察侧面,出于施工安全需要将观测仪器放在两根混凝土浇筑导管的中间。
表1上部墙体混凝土现场配合比表
表2下部混凝土现场配合比表
2.3开挖槽孔
根据确定完毕轴线的实际尺寸,各向两边放75cm的距离,同时借助石灰粉对开挖的边线加以确定,随后操作挖机根据确定好的边线进行槽孔的开挖作业。确定槽孔的深度时,主要是按照挖机实际开挖过程中所确定黏土芯墙的具体深度所决定。此项目有1m的开挖深度,230m长的导墙槽。结合当地天气状况进行一次开挖作业,开挖的长度为130m,随即进行支模板操作,同步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在支护完成100m之后对剩余的导槽进行开挖。
2.4混凝土配合比及其试验
通过在现场对拌制程序、原材料的配制与筛选以及混凝土的配比等加以验证,随后委托省相应研究院展开混凝土配比的试验。在对材料实际用量进行估算的时候,此项目施工企业按照以往经验将参考用配比提供给研究院。①水泥:采用硅酸盐旋窑的水泥,其拥有32.5强度等级;②骨料:确保骨料的最大粒径比40mm小,同时石子拥有不超过1%的含泥量,而砂拥有不超过3%的含泥量;③对水泥的用量进行调整的时候,应当按照骨料的细度模数以及加以有效调整。
2.5钢板桩灌输式混凝土防渗墙
对于一些小型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如果施工的周期较短,涉及到的项目深度不大,可以采用钢板桩灌输式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显著的节约了成本,在进行临时导流施工时,应用打桩机施工钢板桩,钢板桩的内部接入了注射混凝土的管道,当钢板桩施工至指定的深度,进行拔桩时,可以通过混凝土灌输管道进行混凝土施工,这样混凝土会充盈整个钢板桩桩孔,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防渗墙,用来阻挡施工范围外的水流。由于我国目前的钢板桩深度最深为24米左右,并且这种施工技术整体的强度比不上第一种防渗墙施工技术,但是其成本较低,在一些中小型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应用较为广泛。
2.6优化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的选择
为了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要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然后确定好相应的机械设备。对于一些松软地质基础,可以选择钢板桩灌输式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较为简单,采用桩机就可以完成钢板桩的施工和拔除,配合混凝土导管的施工,可以快速的完成防渗墙的施工;对于一些土质较硬的项目,可以选用泥浆槽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一般配合成槽机进行施工,泥浆槽施工完成后再进行防渗墙的施工。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便于后续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语
总体而言,施工企业若想保证项目整体得以被顺利落实,应当于实际施工阶段确保处理好防渗环节,以便在正式开工前,技术人员能够结合实际施工状况落实技术交底,在第一时间将水侵蚀以及渗漏等问题加以处理,对项目施工全流程当中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加以排查,结合问题采用相应的合理施工技术,掌控好施工要点,保证施工最终质量达标。
参考文献
[1]练松涛.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构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3):141-143.
[2]吴旭.谈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1):19+21.
[3]练松涛.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构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3):141-143.
[4]陈镭.水利工程防渗用塑性混凝土拉压强度试验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18(1):26-27,55.
[5]黎青松.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J].四川建材,2018(1):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