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52119850307XXXX
摘要:现如今,工业机器人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带动了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技术书核心,同时也是精髓。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机器人中进行运用,促进工业机器人的创新。基于此,本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希望能够对日后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性意义。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应用
1工业机器人的具体运用要求
1.1关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的精度
制造业机器人属大中型精密加工及制造领域,然而与大规模机械制造领域相比,在制造机械设备及设备时对于设计及部件精确度有更低的要求。在制造工业机器人时,必须确保每个组件的精度都符合相应的设计标准,以使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轨迹符合相应的标准。另外,有效地保证了运动精度以满足机器人行业的要求。在制造制造业机器人零件时候,必须恪守相应的设计规范,以保障零件制造的精确度合乎相应的规范。那使可以促成工业机器人的操作精确度。在工业机器人的制造中,倘若电动机及机器人手指等等主要零件的实际加工精确度与设计规范相符,亦能影响工业机器人在实际工作工序中的精确度,而且机器人的终究运动位置其实还能偏离要求,将对机器人的某些使用产生不利影响。
1.2关于传动系统的精度
在现阶段的工业领域中,工业机器人被有效地选用,而是有望具备广泛的应用。在整个工业领域中工业机器人的具体应用中,它主要包括六导轨旋转机器人以及线性运动机器人两种。对于6导轨旋转机器人,此种类别的机器人可以选用6主轴执行属旋转运动类别的操作。当触及线性运动机器人时候,此种类别的机器人采纳线性运动,通常用作装卸设备。动力传达属于机器人运动的范畴,影响机器人边际准确度的因素相对较为多,当驱动力通过机器人各个主轴的驱动电动机传递到终点时候传动部分的精度变为将确定是否满足相应的标准。它对机器人末端的操作精度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由于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对精度有很高的要求,因而对于运动精确度的要求相对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省在纺织业机器人制造方面的伎俩有待提高,而高精度减速器的独特研发与制造尚未促进。在我省制造的纺织业机器人中,所采用的减速器(比如行星齿轮减速器)主要在我省生产。另外,当前市场上的纺织业机器人主要是串联机器人,对于机器人的末端运动位置,各个传动链节的传动精确度是不容忽视的要素之一,倘若前端运动有误差,这将是一种传输。链条在操作过程中明显变大,大大降低了机器人末端位置的准确性,并使其难以达到预期标准。
1.3关于机器人装配的精度
在工业机器人的制造过程中,组装过程中的缺陷对机器人终端位置的精度影响不可忽略。在设计工业机器人时,如果零件和零件的设计不合理,则特定操作链接或传输链的位置将发生偏移,从而形成动力传输链接。精度大大降低,很难保证每个轴的运动精度,很难保证机器人可以达到相应的目标,对产品的加工制造和产品的加工造成不利影响并且变得难以保证生产质量。
1.4机器人精度保持效果及末端负载性能
在最初使用工业机器人时,显示的精度性能相对较好。使用时间和频率的增加会损坏工业机器人的零件,并对机器人精度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此难题的主要原因是选用中的机器人零件磨损及保持精确度的机器人使用性能。倘若长时间重复展开单调运动,则精确定位的标准会很高,但是如果端部负载或零件磨损存在问题,则会极大地影响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并且误差会随着传动链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会更大。工业机器人的最终运动位置与实际要求不符,这大大降低了机器人某些应用程序的性能。
2工业机器人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2.1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
作为机器人完成作业的重要基础,运动轨迹往往会受到工作环境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当然,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具有固定性与稳定性,需严格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运动。
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下,能够进一步实现对工业机器人运动轨迹控制,其中要严格按照工业机器人运动工况的基本特点,并针对机器人运动轨迹明确位置,由机电控制系统明确的指令,设定目标,观察各种运动情况,将机器人的运动量进行全面分析。除此之外,在整个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之中,需将驱动器作为主要的支持点,严格按照运动原理对驱动电机发出相应的指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机器人各轴之间的同步性,才能实现轨迹的预期性。需注意的一点,机器人的运动状态需符合机器人运动设定目标,要提高运动精度的可靠性。
2.2机电一体化应用于各轴电机运动位置检测
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分析,均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在工业机器人制作前期要严格控制运动精度,从根本上保证机器人转动轴。伺服电机是其中最为基础的电机类型,其中可以在电机上安装编码器,以此对旋转的角度进行监测,但是需注意到的一点是利用编码器对电机当中的数据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将所翻译的数据上传到驱动器之中,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电机旋转的角度与规定的角度保持一致。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直线运动机器人在应用机械技术进行运动精度调档检测的时候,需应用电子技术实现对工业机器人运动轨迹的矫正与更正,尤其在发生错误的时候,需及时的找出其中所存在的故障,保证工业机器人的正常运行。
2.3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机器人工业环境控制
要想保证工业机器人作业的有效性,那么则需要对周围环境加以分析。工业机器人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呈现出复杂性,其中温度要适中,湿度要合理,对电磁信号也有着强弱要求,否则则会因为信号干扰而严重影响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轨迹,面对这种情况需加强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比如通过PLC等技术,做好对工作环境的控制,实现对温度的自动化控制,这样便可以从本质上避免因为温度过高而出现操作失误的现象。
2.4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机器人核心部件测量
从属性上分析,工业机器人是精密装备,其运行离不开减速器。为从根本上提升其稳定性与安全性,则要做好运动稳定性的检测工作,将机电一体化应用其中可以实现对各个设备的检测,比如像肘关节减速器,并且还可以通过相关的高科技技术,对轴关节震动频率进行分析。比如在设计的时候,轴关节的振动频率不符合要求,那么通过应用机电一体化则会出现震动,相关的设计人员可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出问题,加以分析与解决,进而实现其稳定性。
2.5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智能制造
工业机器人具有智能化,可以根据所接受的操作指令完成相应的动作,在智能研发当中要将机械、信息技术等众多学科知识加以综合,这样可以让工业机器人在实际运行当中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工业机器人的机械臂是对人类手臂的模仿,但是因为缺乏灵活性,所以需要高精度电子技术方可完成。同时,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下能够将自动导航功能融入其中,并且还能够通过结合电子信息技术、传感技术等实现精确分类与快速操作,这样再进一步增强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其质量。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强化开发力度,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全面融入到工业企业人当中,从而促进工业机器人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羽飞,张绪美,梁晓磊.基于CiteSpace的AGV路径规划研究热点分析[J].计算机与现代化,2021(05):112-119.
[2]戴飞铭.转运移位床的设计与分析[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21,28(02):64-68.
[3]李亮,李鹏飞,靳宝强.基于PLC的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设计与研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21(02):28-31.
[4]高国亮,巩雪.基于智能交叉带分拣系统的机械臂设计[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7(02):195-199.
[5]傅雷扬,李绍稳,张乐,孟余耀.田间除草机器人研究进展综述[J/OL].机器人:1-18[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