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46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屋建筑越建越高,工程体量越建越大,同时越来越多的结构复杂、造型奇特的建筑拔地而起。测量是建筑工程建设的第一步,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对测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服务建设工程发展,需要切实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技术
1工程测量相关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是建筑建造施工进行的测量工作,建筑物由设计图纸变为真正的实体,需要通过施工测量在实地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将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标高放样出来,从而开展建筑物的施工。施工测量在各工序间起衔接作用,贯穿整个建筑施工过程。当前部分企业在工程测量上问题凸显严重,主要是指在工程测量的精准度和测量效率上。工程测量的精准度和测量效率,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测量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这一工作如果不能做好的话,会对工程整体上造成了工程开销问题,带来成本过高或是原材质量不佳,对工程施工带来一系列问题;并且针对当前工程的各种测量具体问题,造成了很多不确定性也增大了测量工作的难度。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测量行业也有了技术性的开创性进步与发展;健全工程测量网络,同时提高各方面的安全性,并且会大大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这样一来将会给工程建设带来极大便捷。
2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流程
2.1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建筑工程准备开工建设时首先要建立测量控制网,控制网的精度需要满足建筑施工要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为确保精度,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步,从高级到低级”的测量基本原则。施工测量控制网应该控制整个建筑工程范围,确保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测量控制的基准一致。建筑首级控制网需要布设在建筑施工区外围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从而保证控制点的稳定性。次级施工测量控制点应根据规划总平面图,掌握建筑工程设计情况,结合项目现场实地状况进行选址;次级施工测量控制点容易受施工扰动影响,需要定期进行复测检查;次级测量控制点受施工破坏后可以通过首级控制点恢复。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全站仪导线或GNSS技术方式进行测量,高程控制网采用水准测量方式进行。测量控制网的布设、观测和计算应该遵循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2.2建立建筑轴线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在建筑基础施工时,通过施工测量控制网放样建筑物的外墙轴线交点位置确定建筑物范围。建筑基础施工需土方开挖,需要将放样的建筑物轴线交点引测到基坑外,建立建筑轴线控制网,这样能够在土方开挖后通过引测的建筑轴线控制网将建筑物的轴线重新放样到准确位置,保证了建筑放样结果的准确性与一致性。在浇筑建筑基础的垫层后,向基坑中引测建筑轴线控制网,对于引测的建筑轴线控制网要进行尺寸和角度的复核,同时要与已经施工的相邻区域轴线复核,若复核结果在测量误差范围内,则可以使用。土方开挖后,根据建筑场区高程控制网向基坑中引测高程控制点,用于建筑施工标高放样。高程测量需要采用往返观测方式,保障观测结果的准确性。
2.3建筑物轴线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竖向传递
建筑物往上层施工后,需要保障建筑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平面基准的一致性。建筑上层结构施工时,在内控轴线网的位置预留放线孔,在底层架设激光垂准仪将底层内控轴线网投测到上层结构施工面上。为保证精度,要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进行投测,对投测的内控轴线网要进行尺寸、角度的闭合性检查。建筑物内部高程控制网的竖向传递通过从首层的高程控制点用钢尺直接向上测量,每个施工层的高程控制点≥3个,对传递的高程控制点要进行复核,控制点间的高差要在允许范围内。高程传递上来后,还应该和下一层的标高点进行对比检查,检查结果合格方能使用。
2.4建筑物细部轴线和高程的放样
建筑物各层施工时,通过建筑物内部轴线控制网,根据图纸设计的尺寸对相应轴线、墙体、门洞等进行细部放样。用钢卷尺从轴线控制网开始测量细部尺寸,从而保证建筑细部轴线的位置准确。放样的轴线可以对比从下层伸入上层的钢筋连接段,两者应在合理距离内。建筑建造的标高通过传递的高程控制点进行放样,在施工层测设标高控制1m线或0.5m线,便于标高的测量。
3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
3.1GPS测量技术的应用
GPS测量技术由GPS接收机、精确的数据处理系统以及相应的终端设备构成,使用时通过GPS卫星信号获得高度截止角,是由数据处理系统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形成三维立体坐标的一种技术。随着GPS测量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改进,在使用时所采用的校对方式主要有静态定位法和快速静态定位法。静态定位方法主要是使GPS接收机天线在测量时保持不变,并在固定状态下测量出相应的位标,比如在建筑工程基础测量、定线等环节中主要采用的是静态定位方法。虽然静态定位法的测量精确度相对较高,但由于其需要长时间观察,因此在建筑工程对施工时间有较高要求时,这一方法并不适用。由此所衍变的快速静态定位测量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观测时间长的缺点,这一测量方法主要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自身的精确度,在具体测量过程中,只要少量的观测值,就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测量的要求。
3.2GIS测量技术的应用
GIS测量技术是一种多元化测量绘制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对地理数据信息的采集、保存、分析以及结果输出等功能要求,通过对这些功能的综合使用,可以有效满足工程测量相关要求。当前,GIS测量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工程以及水利工程中。随着我国GIS数据库所收集数据的不断完善,同时这一技术的应用也相对较为便利,GIS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与建筑工程测量定位工作中。GIS测量技术的应用,主要是结合GIS数据库中相应的数据信息与地图来输出相应的图形。在建筑工程测量中采用这一技术可以有效绘制防线位移相关图形,缩短测量人员的测量绘制时间,有效提升工程相关测量工作的效率,尤其在野外工程测量方面,GIS测量技术能够提供较大帮助。当前,在建筑工程测量中,GIS测量技术由于自身的高精确度、便于保存且工作量小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3.3数字成像测量技术的应用
数字成像技术是利用计算机高端信息提取技术,从二维信息影像中提取三维立体信息,通过对测量目标进行多角度拍摄,由此获得相应的测量所需信息的一种技术。通常,数字成像测量技术被应用于地形较为复杂、难以开展工程放线工作的区域场所中。目前,数字成像测量技术不断发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在建筑工程中,数字成像测量技术多被应用于工程完工以及验收阶段中。采用数字成像测量技术,对测量目标进行多角度拍摄后,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处理相应的数据信息,并由此分析得到相应的水平位移、倾斜角度等客观且精确度高的数据内容,能够有效保障建筑物的整体施工质量。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及造型越来越复杂,建筑规模和高度也不断突破,这些因素不断给建筑施工带来挑战。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施工测量的管理,提高测量人员素质,配备精良的仪器设备,严格编制和实施测量技术方案,建立测量成果检查复核制度,确保施工测量成果质量,从而保障建筑施工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关键技术[J].山西建筑,2020,46(08):151-152.
[2]车凤菊.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7):235.
[3]龚逸.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0):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