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尹航 张建雨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现代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工业机器人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焊接、搬运、喷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减少了手工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2
        摘要:近年来,我国现代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工业机器人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焊接、搬运、喷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减少了手工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应用,以促进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应用
        引言
        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使得国民经济呈现出繁荣趋势,而我国科技领域也取得了较大进步。出于跟随时代发展脚步的目的,工业生产者开始将汽车工业机器人投入到生产线运作当中,并在汽车工业机器人中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我国的工业领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机电一体化技术
        随着微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机电技术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机械工程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那就是从机械电气化过渡到机电一体化。在机电一体化信息采集系统中,需要广泛的使用传感器技术,这影响着机电系统的信息处理速度以及决策控制质量。站在全球的角度,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持。在机械领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故障分析与诊断能力,有效的控制了企业的经营成本。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是最多的,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可以为工程项目施工的合理性提供重要依据。计算机技术一定会不断的发展,于是,在工程机械发展的过程中,使用电子技术控制机械一定会是发展的主流,大量事实都证明了,在工程机械领域使用电气一体化技术有着非常多的优点,主要是,可以大大的减少生产资源的消耗,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保障施工的质量,对生产潜在的风险,甚至是事故都可以精准的预测以及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虽然被人们知道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却有着非常长的发展历史,自从1971年首次提出,一直到今天应用在各个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发挥出了重大的意义,这项技术之所以会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项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以及突出的技术优势。
        2、工业机器人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2.1、数控生产技术的运用
        我国制造业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也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离不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深入运用。制造型企业已经发展到一个关键时期,正在努力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生产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初期发展是企业使用智能设备的初期阶段,仿真分析技术的适当运用对制造业的高智能化和企业的运行精度具有积极的影响。将数控生产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及其相应功能有效结合,可以使整个技术的使用效果最大化发挥。此外,数控制造的渲染和集成功能可以更快地反映智能制造的数据和生产过程,从而提高智能制造的整体效率和精度,机械制造企业在制造工作中必须始终将终端设计、实时诊断与处理器的具体工作模式相结合,这是智能控制的优势和特点。对机床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三维仿真,可为机床的生产及其相应的数据提供准确、完整的参考。
        2.2、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
        作为机器人完成作业的重要基础,运动轨迹往往会受到工作环境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当然,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具有固定性与稳定性,需严格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运动。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下,能够进一步实现对工业机器人运动轨迹控制,其中要严格按照工业机器人运动工况的基本特点,并针对机器人运动轨迹明确位置,由机电控制系统明确的指令,设定目标,观察各种运动情况,将机器人的运动量进行全面分析。除此之外,在整个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之中,需将驱动器作为主要的支持点,严格按照运动原理对驱动电机发出相应的指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机器人各轴之间的同步性,才能实现轨迹的预期性。需注意的一点,机器人的运动状态需符合机器人运动设定目标,要提高运动精度的可靠性。


        2.3、智能制造
        制造业机器人可以在信息管理系统中传送操作命令,而根据系统的预设程序完成操作,以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在智能制造业机器人的研发过程中,工程师对于机械设备,计算机技术,电子学等等领域具备全面的知晓,进而促使机器人的实际应用能够迎合预期的要求。机械设备手指是机体手指的模拟,应该加入精密的机电技术设备才能完成手势过程。衔接到机械设备臂的传感必须具备非常低的触觉能力,以便尽可能趋近与人手相同的功能。另外,通过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增强了纺织业机器人的自动导航功能。机器人可以独立地甄别生产线上的制造业产品,并按照系统的说明完成工业产品的准确组装和运输或存储和部署。通过合理加入数字化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设备,接口技术及其余现代科技伎俩,制造业机器人可以促成精确的分类及快速的操作,提高产品质量,并维持公司的生存。可以在确保可能的发展的同时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
        2.4、在机器人运动轨迹设计中的应用
        工厂往往都是按照相应的生产需求来规划汽车工业机器人的运作轨迹的,而这项工作一般都是依靠电子计算机来处理。技术人员必须用数据记录的方式在计算机中录入企业生产位置和机器人运动方位等信息,然后就能够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作用来对转动轴的运动量进行计算,同时计算机还能够结合运动学原理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另外,生产者还可以利用工控机中的驱动设备来向所有驱动电机发送计算数据,为运转轴提供稳定作业的动力。使得机器人能够按照预计规划的轨迹进行运动,而企业也能按照规范要求来进行生产作业。
        2.5、工业机器人生产的领域
        机器人是人工智能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可以大大的提高元器材的集成化程度,促进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在进行机械制造的时候,可以使用机器人代替人进行机械生产,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制定对应系统程序进行生产,从而大大提升了我国的机械生产智能化水平,想要在工业机器人生产领域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分阶段的逐步进行,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并且对每一个阶段进行不断的优化,第一个环节,机电一体化技术引进之初,要确保工业机器人,可以在相关技术的支持下进行生产操作,还要保证工业机器人可以进行重复性的运用,在机器人可以熟练操作工作后,就要开始提高工业机器人工作的灵活性,提高机器人传感元件的先进程度,提高机器人的敏感度。第二个环节,可以使用一些技术性的手段得到工业机器人在进行生产时获取的信息,将反馈得到的信息传达到机器人的动作上,,促进技术自动化的实现。第三个环节,可以借助机电一体化技术提高工业机器人的智能程度,提升工业机器人在生产活动中的敏感程度,可以大大提升工业机器人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价值也会更好的体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成为了工业机器人有序运行的重要载体,不仅可以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体现了智能化,实现了工业生产的基本需求,创新了工业生产的创新变革。在未来的发展进程当中,科研人员需要加强开发力度,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全面融入其中,推动工业机器人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付盼,刘晓风,郭瑞娟,王民.机电一体化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20(13):214-215.
        [2]南博.论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07):190-191.
        [3]廖书琴.浅析机电一体化与工业机器人结合教学[J].数码世界,2020(07):154.
        [4]石新伟,段文君.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0,10(06):135-136.
        [5]卢永霞,杨辉静,罗肖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12):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