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移植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李玉华
[导读] 摘要:树木移植技术的广泛运用是现代社会经济与城市建设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新要求。
        黑龙江省宁安市园林绿化中心  黑龙江宁安 157400
        摘要:树木移植技术的广泛运用是现代社会经济与城市建设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新要求。许多重点工程建设往往需要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营建绿色景观,体现绿化美化的效果。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树木的移植与养护工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树木;移植技术;园林绿化;应用
        1树木移植的原理
        1.1相似的生态环境
        树木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包括光、气、热等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当树木移植后的生态环境相似或优于原来的生态环境时,移植成功率较高。反之,如果生态差异太大,移植成功率就比较低甚至不成功。因此,定植地的生态环境最好与原植地相类似。
        1.2树势的平衡协调
        树势平衡协调是指树木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须保持相对的平衡与协调。移植树木时,如对根系造成一定的伤害,就要根据其根系分布的情况,对地上部分进行修剪,使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情况基本保持平衡协调。供给根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地上部分的枝叶,如对枝叶修剪过多,不仅会影响树木的景观,也会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当地上部分所留比例超过地下部分所留比例时,可通过人工养护如遮阴来减少水分蒸发,或是叶面施肥,或是对树干进行包裹阻止树体水分散发等技术措施来弥补这种不平衡性,以达到树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协调。
        1.3树木的收支平衡
        生长正常的树木,根和叶片吸收养分(收入)与树体生长和蒸发消耗的养分(支出)基本能达到平衡。也只有养分收人大于或等于养分支出时,才能维持大树生命或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可以采用一些技术和措施来弥补在树木移植过程中对树木造成的“收支”不平衡。如起挖前3~4d进行充分灌水,向树体喷水或叶面施肥、增加树体养分,运输途中给树体挂输液吊袋输液,待移栽和移栽后挂输液吊袋输液、除去移栽前的所有新梢嫩枝、合理修剪等技术措施都可增加树木的“收入”。
        2园林工程树木移植的技术要点
        2.1选地与整地
        在移栽之前,工作人员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栽植地,并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树木栽植的位置。然后,将地块上的各种垃圾杂物清理干净,或对地块土壤性质进行改善。在栽植位置确定后,应结合土壤条件与所栽树种根系长短来选择树坑规格。通常来讲,坑的规格必须大于土球,一般大于25-45cm,深度大于20-30cm。注意所挖的树坑不能呈锅底形,在挖坑过程中要确保坑上下保持一致。如有条件可在挖坑后在其周边放置少量疏松的土壤,待正式移栽树木时将其回填到树根周围。
        2.2合理选择苗木
        苗木的选择必须考虑多方因素,包括苗木的生活习性、苗木成长后与整个园林工程景观是否协调一致,苗木对生长环境有无特殊要求等。比如,杨树、柳树、合欢树等树木的发根力与再生力较强,进行移栽或栽植后成活率较高。而发根力不强或生长力较弱的树种在栽植时必须带上土球。可见,即使应用相同的栽植方法,细节之处也存在不少的差异。除了要考虑上述因素,选择的苗木还应符合下列条件:①苗木健壮、枝条茁壮,木质化程度较高;②拥有发达的根系,须根与侧根数量多;③顶芽完整健壮,因为顶芽越大说明质量越好。
        2.3起苗与运输
        起苗属于树木栽植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树木栽植成活率的关键所在。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起苗。通常来说,起苗要求树种的根系是自身干径的10倍以上,且根系要完整健壮,无病虫害与劈裂现象。起苗操作应带上土球,种类不同的树木具体的起苗方式也有所差异。比如,乔木类要求土球直径约为自身干径的7-10倍;灌木类要求土球直径是自身冠幅的1/3。运输前先用草绳对苗木进行捆扎,每匝草绳间距为2-3cm。

检查捆绑是否牢固,防止运输过程中出现松动。为确保运输效率与安全性,通常大苗需借助吊车来上苗,小苗则通过人力搬运。树干与吊带之间应垫上麻袋,防止树皮在运输途中受到损坏。另外,若是长途运输,应为苗木做好保湿措施,经常为苗木洒水,并用帆布盖住,避免苗木水分流失过多。
        2.4苗木栽植
        栽植前期做好准备工作,工作人员制定一个合理的栽植计划。为保证每天工作量能按时完成,施工单位可根据工期安排员工数量,并确定每天栽植数量。如果苗木当天未栽完,应注意保护剩余苗木。通过假植、保湿等措施进行保护。但是如果是在不适合植树季节进行的栽植则要求必须在当天栽植完。在栽植树种时,施工单位要合理规划设计植物栽培布局,将乔灌木与地被植物合理搭配,以获得最佳的景观效果。
        对带有土球的苗木必须测量坑穴大小,要求坑穴深度与土球高度基本保持一致。如果坑穴大小不符要求应马上调整,还应结合地下水位的情况来确定放入深度。栽植前先除去草绳与附属物,将苗木土球放入坑内,回填表土,待填至坑穴的1/2时利用木棍把土球周边砸实。在保证土球完整的条件下继续填土,并砸实。最后,浇定根水并浇透。带土栽培法主要用于裸根成活率不高的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裸根栽培法需先完成埋根操作,轻踩后放土,再轻轻提起苗木再踩,最后堆土。注意应先将湿润表土填入,待填到坑穴的1/2时将苗轻轻提起,让根系保持向下自然舒展,随后踩实,填满后用脚继续踩实,盖上表土与地面持平。此法主要适用于常绿小苗与落叶树种。
        3树木的养护
        要使树木在移植后成活并恢复生机,需要细心的养护管理。在移植后的1~3年里的日常管理十分重要,特别是移植第一年的养护管理对树木移植成功与否特别关键。
        3.1遮阴和浇水
        定植后如阳光很强,要加盖遮阳网。适当浇水,栽后要立即浇1次透水,隔2~3d后浇第2次水,隔1周后浇第3次水,以后浇水间隔期可适当延长。对珍贵树种和特大树,应经常向树冠喷水,至成活为止。要保持包扎树干草绳的湿润,确保大树枝叶水分的供给。
        3.2预防病虫和施肥
        对定植好的树木的生长状况要进行密切观察,如发现树叶干枯等现象时要及时分析原因、做好应对措施。每隔15d左右可进行根外追肥,可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肥料制成0.5%~1.0的溶液,在早晚或阴天进行叶面喷施,待根系萌发后可勤施薄肥,有利于其树势的恢复生长。移植后的树木,其生长势降低,对病虫害的抗性也降低,要经常检查,根据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树种的特性,及时防治,对症用药。
        3.3防冻处理
        移植后的树木容易受低温的危害。人秋后要减少氮肥的施用量,增加磷钾肥的用量。根据树木生长情况逐步撤除遮阳网,以提高光照强度,增加树体的光合作用,提高树体和枝条的木质化程度,从而提高大树本身的抗寒能力。及时对树干涂自。冬季寒潮来临之前,可采取覆土、覆盖、设立风障等进行防寒保护。
        3.4防护措施
        对树木进行涂白处理,以防树木遭受病虫、鼠害以及日灼的危害。在人流活动集中的地段采用草绳或条形木板护干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减少风害对树木的危害,在冬季到来之前,对个别珍贵树种,在主风方向上设置防风障。以利于安全越冬。
        结束语: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由此导致园林建设的兴起。在园林工程建设中,经常要移植绿色植物,如果移植过程中,不注意技术,造成植物土壤破坏,很容易造成植被死亡。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植被的移植技术,做好准备工作和防护工作,确保植被的顺利移植。
        参考文献:
        [1]杨阳.园林绿化大树移植及养护管理技术[J].乡村科技,2017(35):42-43.
        [2]张荣清.浅析树木移植技术在园林施工中的具体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7(41):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