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茂景
身份证号码:37292319830521****
摘要:文章阐述了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难点,针对实际情况对混凝土施工、模板施工和钢筋施工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提出了框架结构质量控制策略,为建筑工程积极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框架结构体系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支撑体系,是通过梁板柱结构的搭接而形成相应完整的结构体系,其主要作用是用来承受房屋全部的荷载。在具体运用中,框架结构体系已逐渐延伸到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中,做到内部承载与外部结构力学、建筑立面美学两者兼顾。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中框架结构体系是建筑设计中常用的支撑结构,不仅体现于建筑的内部承载结构中,还体现于建筑的外部立面形态中,尤其是不规则的建筑立面形态更讲究框架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
1建筑工程中的框架结构施工的重要性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是最重要的环节。近年来,我国开发的建筑施工新技术有效地将抗震墙技术与框架结构结合起来,形成了较为先进的实用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该技术旨在构建框架结构。凭借框架施工技术的优势,在建筑工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框架结构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施工技术,该项技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且自重十分轻,空间分割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为管理提供便利,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施工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水平,加大创新力度,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程的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2建筑工程中的框架结构施工现状
2.1钢筋工程问题
钢结构跨度较大,是钢筋混凝土等的组合,因此在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这些问题非常重要,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否则,一旦钢筋质量出现问题就会威胁到项目建设的质量。因此,建设者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并在加固工作完成后对其进行良好的管理。检查完成样品钢筋的质量后,如果钢板有问题并且钢筋缓冲垫没有正确固定,则应及时通知施工经理以修理成品钢筋项目。如果对有问题的钢筋设计进行了验证并接受,没有反样,则在项目施工期间会出现安全问题,从而使项目的施工质量不合格且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因此,钢筋需要重新设计。但是这不仅会导致劳动力和物质资源的浪费,而且没有合理利用财务资源也会影响每座建筑物的形象,从而无法在建筑市场中立足。
2.2建设中存在着裂缝问题
在建设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时发生裂缝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可能性,引发裂缝产生的原因存在着多样化的特点,以外部环境的影响力较大。如果在浇筑混凝土工作中未对外界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会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的现象。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重视温度指标,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对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存在较大的温度应力而引发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问题。
2.3结构类型问题
经过总结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包含的类型:一是半现浇式。半现浇式框架结构是在施工现场开展浇筑梁柱的过程,采用预制模板达到降低项目建设投入成本的目的,原因是此结构建设中对于模板的需求量降低,并且也未存在较多的混凝土浇筑量。此框架结构存在着不足,表现在:抗震性能较低且整体性较差,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建设中并未广泛地应用此结构。二是全现浇式。全现浇式框架结构是在施工现场堆放需要浇筑的施工材料,并且还要增加养护施工材料。此框架结构应用于建筑工程建设中具有的优势在于抗震性能与整体性较好,缺陷在于对于模板的需求量较大且增加了现场施工量。
3建筑工程中的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运用
3.1模板安装技术
在建设建筑多层模板支架体系时会因建筑具有较高的楼层、楼板处于养护期间而导致此体系承受压力的能力受到限制,在浇筑钢筋混凝土时需要先对放线高度进行确定,要根据模板进行放线高度的设置。在此过程中需要应用模板控制技术,在开展基础模板安装作业中要严格控制存在的误差,要根据国家规定将误差控制在3mm以下。同时,要检查模板接缝处的气密性是否良好,防止因为气密性差而引发漏浆问题的发生。在针对模板进行灌浆作业后要对灌浆进行振捣工作,在振捣时要严格控制振捣的时间及应用的力度。在安装模板时会将钢管作为模板的支撑部位,然后针对模板支架位置与立柱位置等开展垫板安装工作。
3.2放线测量技术
在开展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建设时要在建设之前进行放线测量工作,可以利用此工作保证剪力墙结构建设位置的准确性。在开展放线测量工作时要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在测量中要以国家规范标准进行测量工作。为了实现放线测量工作的准确性,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放线测量技术且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测量,经常采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包括:全站仪器设备与激垂准仪设备。在开展放线测量工作时要将建筑工程实际的施工环境考虑在内,还要重视中轴线控制网的应用保证测量结果达到准确性要求。在测量工作完成后需要审核机构对测量的结果进行标准性审核,进而进一步保证测量的数据达到精准性。
3.3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施工原料,对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开展针对性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想提高施工质量,需选用逐层分段施工方式积极开展施工活动,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内容,在明确框架结构的基础上,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尽可能保证持续浇筑,避免对混凝土均匀性造成影响。受混凝土自身属性影响,框架结构极易受到外界温度影响而出现裂痕,降低了框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硅酸盐水泥来提升建筑质量。
3.4钢筋工程技术
在钢筋施工技术应用前,相关人员需要对钢筋材料质量、规格等进行精细检查,确保其满足施工图纸的实际要求,同时还要对整体钢筋受力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实际布置位置加以确定,保证施工技术和环节内容符合各项行为规范,以真正意义上降低施工技术风险。其次,在对钢筋进行预处理后,开始钢筋绑扎工作,要确保钢筋排布具有密集性、精准性特点,同时仔细地进行钢筋节点处理,使整体钢筋架构具备坚固性特点。再次,在进行钢筋搭接和焊接前,需要对各项电气设备的性能、功能和特质等进行分析和检验,同时还要保证焊接方法的正确,避免设备故障问题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这对焊接质量和效率起到一定保障作用,促使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焊接过程中相关人员还要控制好对钢筋的压实力度、搭接间距等,避免钢筋密度过大影响整体结构承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合理应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工作人员需要对目前框架结构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采取有效的技术优化对策,保证框架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其承载负荷性能,促进建筑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卫江.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实践研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3):167-168.
[2]宁学武.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9):119-120.
[3]黄郑凯.浅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