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加固施工探析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第7期(上)   作者:裴永召
[导读] 阐述了加固工艺对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意义
        裴永召
        上海塞夫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 200439
        摘要:阐述了加固工艺对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意义,以工程实际案例出发,全面分析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施工工艺以及技术要点,为切实加强工程质量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加固;工艺
        引言
        建筑事业蓬勃发展引发了激烈的行业竞争,确保工程项目满足用户的身心需求,是每一位业内人士的基本职责,也是当下建筑企业长远发展的有效保障。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是工程项目的整体框架,基础是谋大业的前提,因此,在施工期间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工艺手段,不断完善加固作业技术,做好各衔接段项目的前后期任务安排,从而实现产品质量全面提升这一目的。
        1 加固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的发展现状及其意义
        从上个世纪的中期到七十年代,被称为混凝土工程的黄金时间,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逐渐对“工程建筑结构加固”这一问题有所重视,并开展了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粘滞阻尼器等施工技艺可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的防震能力。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对此问题的研究略晚,但总体而言也在不断进步。我国从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末这段时间,主要研究的课题是粘钢工艺,专业人士在吸取国内外优秀经验的前提下,编制了工程主体结构加固的作业指导和技术标准,并首次提倡在加固工艺中运用复合纤维体这一说法,随即开展了相关论证,取得了一定的技术成就。截止到目前,利用AW仿真系统对混凝土主体结构态势进行模拟,为获取相关参数、优化结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较于其它结构性材料,混凝土在塑性、耐久、强度以及造价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是工程建筑以混凝土作为结构原材料的主要原因。建筑物经过风吹日晒、长期使用,其外观和内部结构必然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基本功能减弱,稳定性与安全性降低,对生产生活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是为了提升构件的稳定程度,二是进一步强化工程项目的功能性。在实际施工中,要根据不同结构的硬性条件,合理选用适宜工艺,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2 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加固的施工措施
        采用何种加固工艺更有利于强化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为深入了解这一问题,我将以相关案例作为基点,从施工项目、施工要点、工艺、人员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出发,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2.1 施工项目赘述
        某产业园宿舍楼进行施工加固措施,施工范围主要有楼板和屋面的洞口加设种筋、结构梁、混凝土浇注,屋面机房、风井结构、块材墙,增设管道预埋和洞口等施工项目。
        2.2 技术、设备及人员
        2.2.1 技术
        项目方案经有关人员及部门批准施行,做好所有参建人员的交底工作,根据方案了解施工的具体位置和相关技术工艺。
        2.2.2 设备
        调筋设备两台、断筋设备两台、弯筋设备一台、材料切割设备两台、电锤三个、混凝土振捣设备两台、焊机两台、凿毛设备两台、测量水准、经纬、材料参数等装置各一台,规格型号应切实符合作业标准,开工前做好设备质检工作。
        2.2.3 人员
        项目经理统筹全局;技术人员负责施工项目具体技术及工艺的指导和检测;安全人员负责项目拆建及工地周边警示搭设的监督工作;质量检查员负责施工期间各项目加固及后期隐蔽工程质控、验收等工作;预算人员负责工程项目造价测算;资料员负责收集整理施工各项目资料;材料人员负责对材料进场后的存放管理;试验人员负责材料入场前后的质量管理;本单位施工人员及劳务派遣相关方人员执行上级下发各项任务,并履行相关权责。
        2.3 施工预备
        明确改建施工量;改建位置打标记,提前做防护;保持改建加固区域的整洁度,周边严禁堆放其它物料;再次确认各项建材及设备到场情况,清理楼层障碍。
        2.4 施工要点分析
        2.4.1 施工种类
        施工涉及到屋面洞口加设种筋、结构梁、混凝土浇注,屋面机房、风井结构、块材墙,增设管道预埋和洞口等施工项目。
        2.4.2 物料运送问题
        改建区域过于分散,设备和建材运送难度较大。
        2.4.3 改拆的问题
        该项目需改拆区域较多,基体梁拆除存在危险性,一是要做好加固防护,二是要遵循作业指导开展工作。
        2.4.4 基体锚固和熔接问题
        施工期间需切断不少钢筋,新板梁和原基体锚固熔接质量问题应受到关注。


        2.5 工艺流程及标准
        2.5.1 流程
        清除加固区杂物—脚手架搭设—防护措施加设—混凝土剔层—打孔种筋—筋头熔接—扎筋—加模板—刷浆—浇注混凝土—拆模板—工程验收。
        2.5.2 工艺标准
        (1)为加强作业安全,施工区严禁各项杂物重物存留。
        (2)施工人员要按照施工方案执行生产任务,降低误工率、理清加固点,随即开展放线工作,脚手架杆与杆间隔1.3米,步间距1.6米。
        (3)为利于种筋、凿毛等施工,增设脚手板,要保证设施稳定,严禁探头现象发生。
        (4)施工期间要注意材料不能落地,使用密目网遮住边沿部位。
        (5)种筋的参数规格必须符合设计标准,钻孔清孔后检查孔质量,要注意钻孔钻对位置,提前进行探筋工作。
        (6)种筋胶固定时间以一星期为基准,到期测试锚固力是否合格。
        (7)为确保混凝土表面融合,扎筋前对混凝土凿毛区域刷浆。
        (8)梁筋搭接位置不能重叠,用料时要符合这一要求,若不可避免则提升钢筋熔接长度。
        (9)装模板需提前获取梁底板高方可进行安装。
        (10)混凝土材料配比要严格遵守施工设计,保证浇注质量。
        (11)使用振捣棒敲击模板表面,观察混凝土是否成型。
        (12)混凝土强度达标后拆模拆支撑体。
        2.6 切割工艺
        测线确定位置—拆卸原基体加固措施—搭架—打孔—切割楼板—洞口防护破碎—送出清理—再次测线确定位置—搭架—种筋打孔—装模板—扎筋—刷浆—浇注混凝土—清场。
        2.6.1 标准
        (1)拆卸区域测线需按照方案执行。
        (2)拆卸区域严禁其他人员入内,安全员及监督人员设立警示标语,拆卸时材料转移到固定位置,做好清理工作。
        (3)钻孔施工,直径为1米的吊装孔。
        (4)混凝土材料被切割部位使用葫芦运输机送至安全区域,碎化后运至楼外。
        (5)洞口的防护问题,采用1.3米高的钢管防护。
        (6)切割施工后再次搭设满堂架,切实符合设计标准。
        (7)种筋后施工区域搭模板,提前刷浆确保混凝土材料表面密封。
        (8)扎筋后进行质量检测,随后浇注混凝土。
        (9)混凝土强度达标后拆卸支撑模板,拆卸板料由材料员送到固定位置。
        (10)拆卸原基体后进行梁板封边。
        2.7 质量控制
        2.7.1 质控体系
        项目经理牵头负责工程整体质量管控,成立技术监督总组,组长与项目经理进行技术对接。各施工环节增设质量检测小组,组长与技术监督总组组长进行技术对接,组员负责日常施工质量巡控,原单位施工人员及相关方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方案设计与作业指导书。
        2.7.2 检查体系
        各技术组技术人员根据施工情况撰写自互检记录,二人为一组,自检人一人,互检人一人,各施工单元应完全符合质量要求后上交组长,组长检查完毕上交项目经理。
        2.8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由安全员牵头负责,要具备一套符合本工程需求的管理措施,所有参建人员入场前统一学习安全生产及管理知识,成立安全小组,施工期间组长视情况进行常规检查与突击检查,按照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处理各项施工隐患。施工时应严格落实安全用电规章制度,安全小组下设消防组,做到日常消防管理与整治两不误,并逐层推进责任制,确保消防责任落实到个人,提前制定应急预案,从重处罚违规操作人员,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3 结语
        钢筋混凝土是一种既符合工程质量标准,同时又造价低廉的结构性建材。为加强混凝土主体结构质量,在进行加固施工时,还要针对建筑特点及结构框架合理选用相应的加固工艺,如果工艺有误便无法保证加固质量,从而降低了建筑工程的基本作用,因此还需从业人员认真对待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白小斐.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方法优化设计[J].粘接,2021,45(02):120-122+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