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第7期(上)   作者:江文就
[导读] 风景园林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风景园林设计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
        江文就
        身份证号码:45060319800929****
        摘要:风景园林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风景园林设计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其中自然要素主要指大自然风光,例如山脉、丘陵、沙漠、湖泊等;人工要素主要指景观小品、文化遗址、文物古迹等。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风景园林的组成要素详细地予以了解。在当今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是为城市建设服务,而忽略了人的需求,故风景园林设计应结合自然,考虑人在园林中的行为特征,根据不同的景观功能设计出不同的方案,使之与环境、人们居住生活相协调,体现风景园林的价值。
        关键词:城市风景园林设计;问题;对策
        引言
        风景园林内涵历史久远,丰富多彩,包含文化、美学、哲学等有关领城。作为能够为城市建设增添美感与绿色的重要部分,日渐受到关注。在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好的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和建设,一方面能够让生活于其中的人感受到美与和谐,极大地彰显城市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能够很好地净化空气,提升城市整体美观以及对外形象。在实际建设中,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往往受到气候生态、周围环境、地理环境等多重要素影响而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城市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从业者要正视这些问题,并不断尝试去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我国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品位。
        1风景园林设计的概念
        风景园林设计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其中自然要素主要指大自然风光,例如山脉、丘陵、沙漠、湖泊等;人工要素主要指景观小品、文化遗址、文物古迹等。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风景园林的组成要素详细地予以了解。在当今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是为城市建设服务,而忽略了人的需求,故风景园林设计应结合自然,考虑人在园林中的行为特征,根据不同的景观功能设计出不同的方案,使之与环境、人们居住生活相协调,体现风景园林的价值。
        2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缺少个性化元素
        虽然自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后,我国城市风景园林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各城市在风景园林建设中,更多地是发挥政府作用。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突出城市标签,导致社会力量无法有效地参与城市风景园林建设,造成城市风景园林工程在建设完成后,没有充分体现出当地地区个性化标签,且在满足民众各个需求方面也存在着不足。
        2.2没有独创性做支撑
        与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发展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城市风景园林建设起步较晚,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环节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城市园林设计者往往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理念的方式来弥补,虽然提升了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质量,提高了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水平,但由于过度模仿,没有显现出足够的独创性。此外,城市园林设计者受到气候、文化等因素的束缚,导致建设完成的城市园林与地区城市发展相脱节,甚至违背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不能有效满足民众对风景园林的需求,导致民众对城市风景园林建设满意度较低。
        2.3景观植物配置工作不到位
        在当前城市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过程中,存在景观设计缺乏有效的绿地系统规划体系问题,导致绿化建设工作与设计要求不符。如,在某风景园林工程中,由于设计部门没有完全遵照植物生长基本规律开展配置工作,导致植物成活率低,严重影响城市园林景观工程总体经济效益。由于引入了过多大型植被,造成植物后期养护工作难度较大,建设成本被浪费。不仅如此,在城市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过程中,还存在城市城市风景园林植物种类较为单一问题。在园林工程实际设计期间,部分设计人员过于追求园林工程的整体性与统一性,在植物配置期间大量相同品种的植物,导致植物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无法呈现出应有优势。不仅如此,过于一致的园林景观植物也会扩大病虫害问题。


        3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要点
        3.1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
        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期间,自然资源优势的发挥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景观空间艺术观赏价值,增强空间整体观赏效果。现阶段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在选择设计参照物方面,多数以地形条件为主,通过优化地形结构,设计出独特的空间景观节点。同时,在城市风景园林工程自然资源中,本土植物也是重要空间艺术表达元素之一。通过利用本土植物配置植物,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植物成活率,确保所设计出的城市风景园林空间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当地自然特征,保障城市风景
园林工程的生产价值。
        3.2保障园林植物配置合理
        由于植物的生长周期具有明显差异性,受到城市所处地区环境与气候的影响,植物在不同季节展示的形态并不一致,因此在植物配置过程中,需细致分析植物季节性,避免植物配置出现重复的情况。在植物配置前,需充分调查与研究施工现场土壤结构,地形特征,周围环境条件,确保后期制定出的植物配置方案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在园林景观工程植物种植期间,需严格管理苗木浇灌与施肥环节。结合苗木的生长习性,控制苗木浇灌量。为进一步提升苗木成活率,还需针对苗木品种的不同,制定出专项灌溉方案。
        3.3真正做到满足人们的多样性需求
        民众对城市风景园林的服务需求,不再满足单一的休憩场所,多样化服务是城市风景园林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势。满足人们多样性需求主要体现在: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服务;通过多样化设计,满足民众的多样化需求;采取不同的设计风格,满足不同人群需求。例如,在某城市广场园林设计项目中,风景园林所服务的对象包括周边的住宅区、商场消费人群、外地旅游人员等。因此,为了满足不同人群对该项目的实际需求,添加了亲子乐园区、老年人品茗区、全龄共享活动区,设置小型足球场、滑梯、象棋亭、饮茶室等设施,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好评如潮。
        3.4强化人性化设计
        我国以往的城市绿化建设大多讲究“宏大叙事”性的设计,往往从结构入手,通过增加绿化设施、建设较大的公园或游乐园等手段来改善地区环境,增加城市绿化率。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居住方式的不断变迁,这种设计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人对风景园林的实际需求。以北京石景山区为例,贴身绿地匮乏、绿地可达性差、园林设施设备陈旧等问题十分突出,风景园林的服务功能难以发挥。而当今,城市人口集中,而风景园林在城市中发挥着重要的服务功能,因此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突出人性化设计,以更好地服务市民。在道路的规划设计中,要保证可达性和便利性,便于人们到达各处景观进行观赏游玩,并营造一个非常惬意的游览环境。同时,要合理设计一些功能区域,如设置一定的休息区域让人们在游览时能有地方进行休息;设置一些健身娱乐设施,让人们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能锻炼自己的身体,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并要注重园林景观的安全性问题,景观内的水池河流不宜过深,地面景观高低差尽量要小,有坠落和溺水风险的地方要进行有效防护,尽可能降低发生人身安全问题的风险。
        结语
        总之,为从根本上增强城市风景园林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保障风景园林工程整体观赏效果,需要细致分析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期间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风景园林工程具体施工要求及特征,优化设计方。积极引进先进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方式,优化风景园林工程功能,确保风景园林工程能够在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袁璐.城市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的植物景观设计探析———以株洲市区绿地为例[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2]覃温.南沙区市政道路园林景观改造与工程管理探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3.
        [3]贾丽奇.风景名胜区视野下的世界遗产缓冲区规划及实施机制研究[D].清华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