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杰
上海枝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1107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繁荣发展,我国建筑事业迅速崛起。因建筑与人民日常生活、工作及人身安全间具有巨大的关联性,所以建筑施工质量绝不容忽视,这就要求建造施工时应严格把控质量,无论是前期投入、现场施工,亦或者施工交底等环节,都需要强调质量问题,以便能形成良性循环,切实增强建筑品质。本文就针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施工质量问题处理等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施工企业与人员带来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质量问题
引言
最近几年,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迅猛,带动了建筑行业的成长,吸引诸多外国建筑师来华发展。医院、写字楼以及居民楼都属于建筑,这些建筑与当代市民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为此,就需要所有建筑施工企业从源头紧抓质量,避免出现低质量建筑。
1 建筑施工分析
1.1 建筑施工步骤
任何建筑的施工都需要按照步骤严格落实,若想保障建筑施工结构的完整性,万万不可打乱施工顺序。如设想图纸、规划图纸、实地考察以及与具体施工人员进行探讨等。在建筑流程内,相关人员制作图纸后需要针对图纸详情与具体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分析,如果发现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应及时改掉。只有当技术人员与图纸制作人员针对图纸细节达成了一致,才能真正落地使用。在具体施工时,施工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万万不可出现任何偏差,否则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破坏性影响。
1.2 建筑施工过程注意事项
在建筑施工之际,难免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为此,就需要针对各个环节、各个岗位上的人员都进行明确分工,这样才能在保障所有人员安全运行基础上提高施工进程。因建筑楼层偏高,极易发现高空坠物现象,又或者是建筑质量不达标,导致建筑物坍塌,这些都是需要在建筑施工现场格外关注的问题[1]。与此同时,建筑企业应定期针对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为其灌输建筑安全性理念,以便确保所有工作人员在施工之际,都能学会自我保护。
2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2.1 技术管理对建筑的重要性
在建筑施工现场,不排除会发生事故。施工人员也好,路过施工场地的行人也罢,均会有因施工安全设施不完善、技术管理松懈等造成身体伤害的风险。对于建筑施工项目而言,建筑成败需要依靠技术的支持,而正确使用技术的前提,是能保障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这就需要每一名施工人员都能提高自身技术能力。同时,也需要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保持严格的管理意识,一刻都不容出现松懈的现象。加强技术管理,是保障施工人员安全以及提高建筑品质的有效途径。如果技术水准不到位,很难建造出安全性强、性能高的建筑。
2.2 如何进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第一,在建筑施工现场,往往会涉及到钢筋、搅拌机以及混凝土等,还会操作一些危险性极强的设备。所以,这就需要现场施工人员能时刻保持谨慎的意识,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工作。而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时刻保持观察意识,关注施工进程,避免出现各种偷工减料的现象。当然了,管理人员也应从自身出发,为其他施工人员“以身作则”,并针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以及安全指导。在每日下班后,由管理人员针对工地进行全面检测,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第二,应创建技术管理机构。经调查发现,在我国很多建筑项目施工中,技术管理机构与施工项目管理机构经常被混淆,不仅会受施工工艺模式和施工条件限制,还会遭受施工企业管理体制的制约。为此,就需要针对技术管理机构进行优化。如果企业实施分三级管理的方案,就需要创建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组织机构。由企业总经理领导总工程师,企业分公司经理领导组任工程师,项目部经理领导项目工程师[2]。
在各个部门,都应设计专业的技术管理岗位,并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以此形成完善的技术管理系统,全面负责施工企业的技术问题。需要注意的一点,应为相关技术人员配有一定权力,令其在技术管理上能真正担起责任。此外,也应创建各级技术责任职称管理机构,采取职称与绩效挂钩的方式,严格落实建筑技术管理工作,
第三,要健全技术责任制度。对于一个建筑企业来说,不仅要拥有建筑技术总工程师,还要招聘建筑机械技术总工程师。在不同的岗位,由不同的专业人员进行负责,这样才能促使建筑企业迅速发展。在建筑企业技术管理之际,要严格分配各级技术人员的具体工作,规定技术岗位职责范围,以确保所有技术管理活动都能在有条不紊的情况下进行。最后,要将技术责任制视为企业技术管理的核心,严格落实技术工作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方案。
3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3.1 紧抓建筑过程质量
建筑施工过程是形成建筑产品质量的过程,也是控制建筑物质量的关键阶段。在施工阶段做好质量保障工作的前提,需要严格参照图纸施工,由施工组织验收施工成果是否达到规范。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坚持质量检查以及参照验收制度验收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对于已经竣工的部分工程项目,一定要注重细致的检查,尤其是检查隐蔽工程,如果发现存在不合格的现象,一律不许验收。针对不合格的工程进行返工处理,避免出现任何隐患。在具体验收之际,可以采取互相检验、专业检查以及群众自检等方式,进行质量统计分析,找出影响质量的核心原因,并采取动态的质量监测手段,严格控制质量事故的出现。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结构卸荷、复位纠偏、渗透堵漏等问题,都应采用不同的解决方式,降低质量问题威胁度。以小裂缝、漏水问题为例,就需要专业人员立即进行修复。然而,如果出现地基沉陷等大问题,则要拆除建筑物,并重建[3]。此外,在工程交付使用后,施工企业应针对用户进行回访,认真听取用户对施工建筑质量的反馈意见,并整合相关资料,创建高价值的用户反馈信息体系,以便能及时解决质量问题并,为日后顺利施工累积经验。
3.2 优化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时,质量信息是必不可少的依据,可以直接展现建筑质量动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需要以信息反馈结果为依据,采取个性化措施,实时控制建筑产品质量形成过程。如果缺少质量信息的支持,质量管理工作则难以顺利落实。在获取建筑施工质量信息时,主要分为内部信息及外部信息两大部分。内部信息涵盖了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项工程质量结果以及施工工艺等。外部信息则包含上级组织信息、用户信息、原材料信息以及协作单位信息。为此,需要建筑企业创建完善的信息反馈系统,以便能及时收集信息、全面分析信息、高效传递信息,为整体质量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3.3 及时处理建筑问题
如果建筑并未与售楼人员进行交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就应由施工场地负责人及时到达现场处理。如果建筑已经完成交接了,在交接后出现问题,就需要售楼部及时与施工管理人员采取沟通,邀请其到现场察看以及及时处理问题。如果发现建筑墙面水泥脱落,但并不会带来重大隐患,可以立即到现场修补。然而,如果建筑内部出现问题,如钢筋结构分布不合规、钢筋结构数量少,则应请相关技术人员现场检测,以得知建筑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出示检测证明。在建筑出现问题时,万万不可逃避,而是要正视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地施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建筑工程是否能按时完成,以及建筑物是否能够安全投入使用。为此,作为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都应时刻履行工作职责,提高技术水准,并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就要及时处理,以确保能按时竣工并投入使用。只有施工人员技术水准不断完善,才能切实提高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礼花.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施工质量问题处理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0(06):24-25.
[2]王华斌.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施工质量问题处理[J].数码世界,2019(08):91.
[3]王庆杰,张秀芹.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施工质量问题处理[J].建材与装饰,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