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兴
身份证号:13080319811122**** 河北承德 067000
摘要: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建筑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时代发展过程中,也不断的完善着相关技术手段,施工单位需要掌握各种施工技术,才可以实现建筑工程发展创新,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在建筑施工中,防水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的质量,因此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需要利用建筑防水技术,同时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工作,充分发挥出建筑防水技术的作用,保障整体建筑工程质量。因此施工单位需要重视建筑渗漏问题,根据建筑施工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利用建筑防水技术,合理解决施工中存在的渗漏问题。
关键词:建筑防水技术;施工阶段;运用措施;质控措施
1建筑防水技术的现状
我国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促进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建筑施工中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手段,优化整体施工效果,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提升整体建筑施工质量。在建筑施工中,建筑企业不断完善建筑施工质量,但是在工程交付之后仍旧会初选各种工程质量问题,导致建筑工程在投入使用之后出现各种问题,尤其需要重视渗漏水问题,这一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导致人们的生活受到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完成交付使用后,如果发生了质量问题需要物业承担责任,建筑发生渗水问题,将会增加了物业工作负担,增加了经济损失,还会增加物业和业主的矛盾,问题解决难度也比较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缺乏完善的规范体系,涉及到较少的管理内容,并且没有针对工程交付之后出现的问题提出明确的规定,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到建筑工程发展,无法有效管控渗水问题,还会增加各方面矛盾,不利于顺利开展后续工作。
2建筑施工中很容易渗漏的部位
2.1卫生间渗漏
分析建筑渗漏问题,当前在建筑卫生间很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卫生间部位发生渗漏问题,楼下住户将会受到影响。卫生间很容易发生渗漏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卫生间涉及到较多的管道,这些管道互相交叉和连接,如果管道根缺乏细部处理,将会引发漏水问题。此外下水管道很容易发生堵塞问题,在水回流和压力的影响下,将会导致管道破裂。总之卫生间渗漏问题主要是因为管道问题,因为卫生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比较高,因此这一部位更容易发生渗漏问题,此外卫生间防渗工作也具有较大的难度。
2.2外墙渗漏
建筑外墙很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发生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施工不规范,因为砌筑和主体施工阶段施工操作不规范,将会增加外墙施工质量隐患,出现漏水点。此外砌筑施工缺乏规范性,不符合建筑工程标准,形成较大的孔隙,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将会增加工程质量隐患。外墙施工标准比较高,如果施工操作不够规范,或者没有合理使用施工工具,也会增加渗水问题,施工单位需要重视这些问题,提高外墙施工质量。
2.3屋面渗漏
屋面是建筑工程中主要渗漏位置,这是因为屋面是建筑屋顶的表面,有效保护内部建筑,当前屋面主要材料是混凝土,可以发挥出防水作用。但是在雨水的侵蚀作用中,没有及时疏排积水将会引发渗漏问题。屋面浇筑层和设施节点是主要渗漏位置,不仅是因为外部环境因素,施工材料和设计方案等方面也是重要的诱发原因。例如钢筋发生较大的变形幅度,或者在浇筑混凝土之后冷缝和浇筑缺乏密实性,防水材料施工过程控制不好,引起渗漏,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屋面整体质量,从而引发渗漏问题。
3建筑渗漏主要影响因素
3.1工艺问题
一些施工单位选择不合理的施工工艺,将会引发建筑工程渗漏问题,一些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中随意颠倒施工工序,没有严格遵守施工要求,将会引发工程渗漏问题。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严格遵守工艺要求。
3.2设计问题
建筑设计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在工程设计阶段就要考虑预防房屋渗漏问题。但是当前建筑设计还不够完善,例如没有整体化规划房屋设计,导致房屋缺乏整体性能,此外没有全面分析房屋整体结构,只是重视某个方面,影响到房屋建筑质量,不符合工程标准要求,降低了数据审核质量。在设计工作中,全面考核和审核施工场地,忽视了外界影响因素的负面影响,导致建筑工程防渗处理工作缺乏合理性。
3.3材料问题
建筑工程的基础因素是建筑材料,如果建筑材料不符合工程要求,将会影响到整体建筑施工质量,从而引发渗漏问题。此外施工单位很难发现材料问题引发的渗漏问题,同时在工程投入使用之后才会显现出这些问题,增加了技术处理难度。
4建筑防水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运用
4.1卫生间防水技术
卫生间防水技术主要是针对管道和地面等方面,为了提高这些部分的防水水平,首先需要优化设计卫生间,提高基层密实度,全面清理施工中的杂质,避免发生渗漏问题。施工单位在安装卫生间管道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规划工作,安排专业人员检验管道安装,保障管道符合防水标准之后再投入使用。因为卫生间具有较大的用水量,此外需要密集分布管道,因此在卫生间防水施工中需要优化防水技术。
4.2外墙防水技术
针对建筑外墙渗漏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利用针对性防水技术,在建设墙体的阶段需要保障墙面清洁度,减少墙体缝隙,如果施工要求预留缝隙,施工单位在后期也要填补缝隙。在外墙施工阶段需要预留孔洞,首先填充孔洞,其次需要利用膨胀剂,使整体密实度因此提高,避免发生安全隐患。施工单位还要加大力度检测和检查墙体密实度,完善外墙施工检测标准,优化防水施工效果。为了优化窗口防渗效果,施工单位需要优化处理窗台坡面,避免在窗台上聚集雨水,在设计窗台坡面的过程中要注意向下,雨水落到窗台之后可以及时排出,同时要注意封堵窗口缝隙。
4.3屋面防水技术
在屋面防水施工中,施工单位主要是利用刚性防水技术,其中主要应用的材料是混凝土。施工单位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由远到近的工作原则,利用分层浇筑方式,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问题。在防水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首先需要清理屋面隔离层,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密性,有效处理结构隐患,避免留下渗漏隐患。施工单位需要合理选择防水技术和防水卷材,降低屋面渗漏问题发生率。在屋面防水施工阶段,施工人员需要优化处理防水层,保障防水层基面的平整性,这样才可以有效在基面贴合卷材,保障整体防水效果。在处理防水基面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注意处理基面处理剂,反复涂刷落雨口和风管口,注重解决接茬问题,避免出现雨水渗漏问题。
4.4地下室防水技术
在地下室防水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重视防水涂层工作,因为地下室中具有较多的管道,施工单位需要制作套管,并且落实防锈层处理工作。针对混凝土构件,施工单位需要检查缝隙问题,利用防水层处理缝隙,避免出现水分渗漏问题。因为地下室具有较重的湿气,利用防水层可以预防渗水问题。施工单位还要注重运维管理混凝土,在地下室施工过层中,避免在空气中长期暴露混凝土构件,如果混凝土构件存在裂缝,将会进入水汽和空气等,因此破坏混凝土构件,引发渗水问题。为了保障地下室防水效果,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养护地下室混凝土,尤其要控制混凝土温度,因为混凝土内外温差会增加混凝土裂缝,从而产生渗水问题。施工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墙体施工缝交接部位和拐角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很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特殊的防水处理。
5结束语
建筑防水技术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需要落实建筑防水技术,加强控制建筑防水质量,发挥出建筑防水技术的优势,使建筑工程防水能力因此提高,保障整体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占喜.关于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控制探析要点浅论[J].冶金管理,2020(23):97-98.
[2]王志文.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2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