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7期(上)   作者:李贵
[导读] 新时代条件下,更多的公路工程建设不断的面临软土地基,
        李贵
        34252419780808****


        摘要:新时代条件下,更多的公路工程建设不断的面临软土地基,对比其他地基类型,软土地基会导致公路工程的施工困难性增加。软土的特殊性质会让软土地基的强度和承载力不足,为了确保公路工程的结构质量,在具体的施工中一定要针对软土地基试试加固处理,防止软土地基处理不合理会让公路工程发生质量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对软土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分析,旨在为更多的同行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软基处理技术;公路工程;应用
        
        
        前言:公路工程建设质量通常会遭受更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地基因素。若是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缺少对软土地基的合理处理,致使地基缺少足够的稳定性,公路工程投入使用以后就会面临沉降、开裂等相关问题,致使公路工程出现安全和质量问题。所以,任何公路工程项目中,若是出现软土地基施工问题,应充分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为地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保障,为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便利。
        1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应用特点
        1.1地基结构出现很大的变形
        软土地基结构的变形较大,再加上地质条件较为特殊,会比平常的土壤含水量较大,且在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结构变形。这种结构变形问题的发生是因地基土体结构的剪切强度较差,且在土体结构的压实处理过程中,土体结构内部含有较大水分含量,使得地面结构出现沉降变形,并在施工的中期和晚期以及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都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
        1.2地基发生不均匀的沉降
        在软土地基结构中,不同区域内软土的含水量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且这部分土质中的粒组粗细、土壤成分、性质结构也都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其实际的抗剪强度是不同的,导致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明显的沉降变形,这时的沉降变形也是呈现出不均匀和差异性的特点。这对公路工程的建设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困扰,且对公路工程投入使用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
        2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影响因素
        2.1公路等级对道路性质要求的影响因素
        在公路建设施工过程当中,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情况都会对于公路平整性造成很大的影响。若是没有及时选取合适的处理技术,就会导致公路立即出现不均匀降沉等现象,出现公路变形等问题,导致公路无法正常投入使用。随着公路等级的不断提升,对于公路表面等平整的要求以及建设标准也会随着不断提高,在施工过程当中,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也会更加严格。这就要施工单位,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过程当中,要针对这条公路的公路等级,有针对性地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2公路地基情况的影响因素
        在开展公路施工之前,一定要对于施工现场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对于施工地段的土质和地况分布有所掌握。在处理软土地基的过程当中,要重视地基的振动。若是出现振动频率较高的现象,会导致地基不均匀流动以及由振动带来的其他后果,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导致公路地基不符合相关要求,影响公路使用。例如说,软土层存在滑动现象,就会导致公路地基出现坍塌情况,这就影响到了公路的质量。
        3软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1高压喷射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
        高压注浆喷射施工技术主要是利用特殊的喷管,在预定深度的地基结构中,水泥浆与土质层的融合,是通过固化方式来加固土壤结构。而且,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利用专用的喷嘴设备,在合适深度位置喷射水泥灌浆材料,对软土地基结构起到压实和固结的作用,提高软土地基结构的强度。但在公路工程的软土地基的处理过程中,只有当软土地基结构是带有淤泥的,才适合这种施工技术的应用。
        3.2强夯技术的应用
        强夯技术,又称作动力固结法,是当前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作业当中使用频率较高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这种处理技术能够适用于多种情况,并且处理完成后的地基稳固程度也是比较好的。采用这种施工技术的主要方式就是需要使用比较重的锤子,通过自由落体的方式对于地基进行多次捶打。在施工过程当中,技术施工人员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夯实施工机器,一般来说,机器的起重能力要是夯实锤重量的四倍,并且夯实锤的重量要选择5吨左右的。要对于夯实锤的落地距离进行科学设置,在夯实过程中由四周向中间进行夯实。再进行施工作业时,工人要做好夯实记录,对于夯实结果进行仔细的质量检测,要注意地基底层的总下沉量要大于总下沉良量的90%,这样才能够保障夯实后的地基是符合公路建设要求的。
        3.3表层排水技术与添加剂的应用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排水设施的处理与建设工作。由于软土地基其本身的含水量就较高,针对建设区域土质良好的路基,可以通过表层排水的方式来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把控,按照有关的施工要求和标准进行排水沟渠的开挖和施工,确保降雨和较多水面渗出时能够进行有效的排水,使得地基内部及表层的含水量一直保持在标准含量之内。选取具有良好透水性和吸收性的沙粒岩石进行沟槽回填,能够有效满足沟槽排水的排水需求,依据该施工区域的实际地形及要求进行合理的沟渠设置,确保积水能够有效排出,同时进行预应力管桩技术应用还能够有效提升对软土地基的整体处理效果,使得质量得到保证。由于软土路基其本身的土壤性质属于黏土,在土壤表层中加入适当的添加剂,在工程施工之前进行土壤性质的调和,让添加剂与软土路基的土壤充分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土壤整体的抗压性能和强度,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土壤中的含水量,使得土壤的整体稳定性加强,而施工中所常见的有石灰,熟石灰,水泥等添加剂。

图1表层排水法
        3.4石灰填坑法的应用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软土路基的铺设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公路建设中一旦出现这种土壤,就必须谨慎处理。采用石灰坑填筑法,使目标区强度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要求。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土的最佳含水量很难控制。因此,在铺设路基时,应提供合理、标准的压实度。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土壤的含水量,压实度就达不到标准值。如果公路无法达到设计所规定的实际密实度,公路通车以后很容易出现路面沉降以及失去稳定的情况发生,伴随很大的安全风险。在此期间可以运用石灰,在原来强度不符合标准的路基增加石灰,可以使其强度得到加强,确保施工质量。
        结束语:
        概而言之,若是公路工程中发生软土路基,为了防止影响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施工人员应合理选择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提升路基强度,为工程项目投入使用以后的顺利运营提供保障,防止为人们的安全出行造成隐患,与此同时,还可防止发生不均匀的沉降、路面失去稳定等质量问题,推动公路工程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超.探究公路工程施工中应用软基处理技术[J].砖瓦,2021(02):181-182.
        [2]李美霞.水泥搅拌桩技术在公路工程软基处理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0(11):90-91.
        [3]焦壮.关于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10):46-47.
        [4]刘景三.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5):62-63.
        [5]陈叶辉.软基处理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关键分析[J].居业,2020(05):94-95.
        [6]杨晓月.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4):201-202.
        [7]党荣,徐文.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交通世界,2017(29):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