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四川成都 610051
摘要:评价某一地区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既能够了解当地的土地资源现状,土地利用的变化是否符合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南充市2005年与2015年两个时间段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对比,选择11个指数对南充市土地承载力进行定量化的评价。结果表明南充市以耕地为主,土地承载压力仍然比较大,位于承载预警级别。研究不同时间段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变化,旨在为南充市的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土地整治提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土地承载力;时空差异;南充市
1 前言
土地利用是指在某些特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前提下,人类为了一定的目的,依据土地自然属性和规律,对土地使用、保护和改造,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反映了人们的需求和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1]。有关于“承载力”的概念是由学者Park 和 Burgess提出的,最早用于描述某一地区的粮食储备能够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将这一概念转移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2]。研究南充市2005年和2015年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采用承载力指数进行定量化的分析,研究南充市土地承载力变化的趋势,为南充市的土地利用方式管理以及土地整治提供建议和意见。
2 数据处理
2.1 数据处理
(1)GIS图像处理:研究区内共有25种土地利用类型,根据当地土地的实际利用情况,将这25类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6种景观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2)土地承载力指数分析:根据研究区的实际的土地利用情况,选取衡量土地承载力的指数,结合GIS软件中提取的空间数据进行计算。由于指数的单位和计算方式不同,导致计算结果离散性很大,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选择极值法对承载力指数的计算结果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标准化后的指标值处于[0,1]之间。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11个指标的权重,具体的指数体系结果见表1。
表1 土地承载力指标体系
Table 1 Land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system
.png)
(3)土地承载力评价:按照齐亚彬[3]的分类方法,土地承载力分数分为五个等级,根据指数的计算结果结合分级标准进行分析,对南充市的土地承载力进行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区土地承载力评价
利用GIS中提取的数据进行定量化分析,计算结果保留四位小数,其分析结果见表2。
由分级标准可知,得分越高说明土地承载的压力越大,反之越小。
在2005年中,各个区域的除顺庆区以外得分均在0.3750左右,得分最高的是阆中市,承载压力最大;得分最低的是顺庆区,承载压力最小。
在2005年—2015年间,各个区域的土地承载力有所变化,但变化较小。南充市各个区域中,市区承载力得分均有降低,即承载压力减少,其余区域的承载力得分升高,即承载压力增加。在2015年中,得分最高的区域是西充县,承载压力最大;得分最低的区域是顺庆区,承载压力最小。
表2 各区域指数得分情况
Table 2 Index scores by region
.png)
但无论是在2005年还是2015年南充市整个区域的土地都属于第三级,位于承载预警的范围,即土地承载有一定的压力,承载的空间有限。
4 结论和讨论
南充市属于丘陵地区,虽然耕地面积有所减少,但是耕地仍然是南充市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在土地整理和整治的过程中,应多多注意灾害的预警以及防治,以防崩滑流对现有耕地的破坏。南充市辖区内的9个区域的土地承载力都处于预警级别,承载压力较大,应在开发过程注意保护非建设用地,实现“增减挂钩”。提高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的单位产出,增加地区就业率,从而缓解土地承载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健民. 土壤学大辞典[M].科学出版社,2013.
[2]J.Arán Carrióna. Environmental decision-support systems for evaluating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land areas:Optimal site selection for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s[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08,12:2358-2380
[3]齐亚彬. 国土资源承载力定量综合评价研究———以天津为例[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6):6-9,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