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王颂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河南分局 河南郑州 450018
摘要:新时期社会发展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逐渐增多,为保证现场施工质量目标的实现,做好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文章对水利工程施工下质量管理与控制问题及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控制;质量管理;工程质量
引言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受到天气状况和人为作用等因素的影响,现场可能会出现诸多问题。并且,水利工程施工环境较为恶劣,通常设置在地势较为陡峭的区域,与其他施工工程相比,还需要做好防洪泄洪等相关工作,因此水利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工作。
1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重要性
对水利建设工作进行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分析,主要包括:有助于提升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质量,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期间包含的作业内容较多,易导致工程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制约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价值的有效实现。施工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可以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风险进行第一时间发现与妥善处理,后续对工程项目进行严格的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可以确保项目各个环节的施工建设质量,水利工程总体施工建设质量达到要求,工程使用寿命延长,可为群众提供水利服务。有助于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经济效益,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如果水利工程项目出现较多的施工质量问题,会导致施工单位需要进行多次施工变更,提高项目工程施工成本,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有效获得,严重的情况下易导致水利工程发包方及承建方之间发生经济纠纷。工作人员应加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降低施工质量问题发生风险,控制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的成本,尽量不发生施工质量差造成的施工变更、施工成本高问题,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质量,在实际应用期间可充分发挥利用价值。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施工质量管理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保质保量建设有积极的意义,可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2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多
分析影响工程管理的因素,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几个方面。人为因素,有操作技能、经济条件、政治因素等等。自然因素,有地形、地貌、植被、土壤等等。两大因素中,自然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关键因素。
2.2施工材料问题
材料有工程材料,还有辅助材料,比如:构件、半成品。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就是保证材质的定时、定质,定的供应。因而供应管理处,应有严密的管理制度的保障必须对收入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和取样送验,杜绝劣质材料进入现场。
2.3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不完善
水利施工管理工作对于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建设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水利工程现场管理过程中,如果没有设置良好的施工管理制度,施工各部门就不能按照施工计划有序展开施工工作,造成分工不明确、管理秩序混乱的问题,甚至导致施工现场出现无人指挥、无人监管、随意施工等问题,严重地阻碍了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4安全问题
安全文明生产不够重视,安全生产经费投入不足,安全设施、设备、用具等配套不齐全,影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质量。安全施工管理体系不健全,政企脱节管理,政令下行不通,导致现场安全管理严重失控。
3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下施工质量与管理措施
3.1处理好施工工艺与环境的关系
施工工艺影响到最终施工质量,同一方案采用不同的工艺,会影响到施工进度,关乎到施工效益。为此,施工工艺的选择,应做到严格把关,确保每一过程环节都应满足施工要求,不影响后期的施工。影响施工工艺的诸多因素,除前期的技术、资金外,环境对工艺的影响最大。环境这一因素,包括:工程环境、自然环境。工程环境指施工的水利、通航等条件,这些外在条件对采用何种施工工艺有诸多的限制和制约。由此,施工时,务必要实地检测、考察,掌握环境特点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确定相应的施工工艺,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隐患做好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确保施工工程进度和质量。自然环境,是指温湿度、水文、地质等。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施工工艺,关系到施工进度。比如:遇到阴雨天,混凝土的配比可能会失效,进而影响到施工质量。
3.2保证材料质量安全
工作人员应选择质量符合要求的材料且价格合适的施工材料,要求这些材料具有出厂合格证明,应检查钢筋材料是否存在断裂、缝隙、磨损、焊接痕等情况,水泥、粗细骨料等材料是否存在过期、进水霉变、结团等问题。如果材料存在上述问题,则判定为不合格材料,不可在施工建设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应用。材料采购人员应与生产制造质量性能优良、价格低廉水利工程项目材料的厂家进行合作,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使水利工程项目在之后的施工中,可依托优质材料进行高质量的施工建设,避免工程出现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经过检查相关的水利工程施工材料质检合格可将材料及时运输到工程施工建设现场,应建立专门的存放仓库进行施工材料的良好保存,防止材料长期受到风吹日照、雨水渗入,降低质量性能,确保项目工程在之后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可以使用优质的原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利用价值,增强水利工程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规避施工质量风险。对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期间的机械化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时,需要施工单位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对全部仪器设备进行定时、定量的质量检查,使施工设备在后续的施工建设应用中轻易不发生运行故障,工程施工建设质量问题发生率降低。
3.3优化管理制度
当前,在进行经济管理工作时,有必要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以确保管理活动的稳定进行。全面优化农村经济发展各个阶段的工作,促进各个环节的稳定发展。在管理系统和管理工作的状态中,管理系统成为发展各种管理实践的重要基础。通过系统支持的作用,有助于各管理部门全面比较和分析分步管理的效果,有效地整合各种问题,规范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策略,提高经济综合管理的有效性。建立管理体制时,有必要分析经济发展状况和生产活动状况,并根据当地情况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全面减少当地农田的科学要求和土地流转,减轻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压力,全面处理当地土地闲置问题,避免浪费土地资源还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形势,规范发展结构,加强地方企业与农户的合作,促进当地农副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基本收入。
3.4信息化工程管理系统的建设
为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要重视对管理系统的构建,利用信息自动化技术构建工程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其价值作用,能够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管理。尤其是在成本核算管理、考勤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信息管理系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在管理工作中,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物资储备情况,及时做好建设进度调整及物资采购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在规定期限内高质量完成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一门相对系统复杂的工作,当前建筑行业不断深化改革模式,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及方法也需要根据时代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相关单位必须重视水利工程管理,切实提高水利工程材料、技术、环境等方面的管理水平,保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郑伟.水利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水平提升策略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5):242~244.
[2]刘冬华.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协调策略[J].长江技术经济,2020(S1):14~16.
[3]李渊,高锐,任磊.如何做好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项目管理工作[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3):237~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