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珠
惠州市东坡小学 516001
【摘要】 整本书阅读是阅读模式的一种创新,这对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年龄特征,都是有要求的。这也要求老师在给学生推荐书籍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帮助学生掌握整本书的内容的同时,还要深化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积累,促进学生综合阅读的技能的提升。整本书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独特和新颖的,在增加学生阅读量的同时,也能增强学生阅读时的专注度,使学生整体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中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展开探讨和研究,希望可以帮助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读书;小学语文;整本阅读;教学策略;
前言:整本书阅读在近些年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已经成为如今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形式。不同于传统的文章式阅读,而是让学生纵观整部作品,全面了解文章内容以及上下因果。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整篇阅读的能力,还可以深化学生对于整本书的理解和感悟,给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打下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只阅读单篇文章或者节选片段,很可能降低学生的整体性思维,将文章内容与整本书进行割裂,对于学生系统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无疑是不利的。在面对这种情况,整本书阅读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小学的语文老师要适应新的阅读形式所带来的影响和要求,积极帮助学生建立起整体性思维和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
一、读的现状分析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更加关注的是学生是否能有效的阅读以及学生在阅读时是否进行了有效的思考,这会影响到学生阅读的成效。教师采用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法是科学有效的,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现代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常见且重要的新型阅读方式,它可以纠正和改善阅读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对于整本书阅读缺乏耐力,兴致不高,甚至很少主动去阅读,这不利于生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老师在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也没有针对性,对于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不够紧密,导致无法保障学生课外阅读的学习质量;最后,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没有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缺乏自主性,很容易惫懒,阅读时出现走马观花、无需阅读,不利于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收货更好的学习成效。因此,课堂中教师采用整本书阅读方法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智力发展,提升阅读学习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重设课程,保证阅读时间
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实际,重设课程,从而保证阅读的时间,促进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掌握和兴趣。教师要有目的、有选择、有方法的挑选书籍,,让学生在阅读完整本书后有所感悟。教师在知道学生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一些学情,将不同类型的阅读文本进行有效结合,去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同时还要结合课程课本内容,将阅读融入日常学习,从而保证阅读时间。长期下来,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整本书阅读习惯,这对于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培养无疑是有利的。
(二)研究课型,形成阅读模式
相较于过去的单篇文章阅读和片段阅读,整本书的阅读难度大大增加。因此,教师要研究好课型,从而形成有效的阅读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陌生的字词,这都是超出课程范围的教师要研究好课型,针对学生,推荐书目。除此之外,还会有很多晦涩难懂的语句和结构,这对于年龄还较小的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如果学生无法突破这些问题的话,那这些问题就会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巨大阻碍,还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研究课型,挑选针对学生现状的书籍和内容,帮助学生培养起阅读的习惯和模式,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对阅读方法进行专门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好阅读的技巧与方法,保证学生的学习和阅读的效率,保障整体学习质量,使学生建立起阅读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实现博览群书。如,在阅读《老舍散文集》时,整本书的散文,都是内容充实且有深远意境的,如果知识范范略读的话,无法深刻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意。因此,教师在学生进行阅读时,要指导相关的技法技巧,教导学生在阅读时要放松心态、放空心境,排除外在的杂念干扰,全身心投入到与作者深层的对话和沟通中。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及时向学生补充关于作者老舍先生的生平事迹和相关背景资料,让学生充分把握好作者的心路历程和当时写作的背景资料,掌握情感表达,更好的体会其中内涵,从而提高阅读效率。课型对于阅读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散文集和故事集和小论文所表达的内容不尽相同,所以阅读时的技巧也略有不同,教师要掌握好这其中不同之处,帮助学生尽可能掌握好多种课型的阅读技巧。
(三)依托教材,指导阅读方法
教师在采用整本书阅读教学时,要依托教材,引入多种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学生在对整本书进行阅读时,可以通过科学的阅读方法,汲取课外书籍中的知识,享受这个阅读整本书的过程,获得良好的阅读感受和成效。因此,老师要注意整本书阅读多元化方法体系,灵活运用,从而促进学生阅读的多元和健康。教师还可以引入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教导学生在阅读整本书时,抓住一些重要的词汇,建立起相应的思维导图。学生在学习课本中的文章节选时,可以阅读同名原著,并且建立起整本书中的人物、事件关系图,从而理清整本书内容的逻辑,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整本书的具体内容的理解。阅读方法的正确有效,可以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率。
(四)开展活动,培养阅读能力
优质的阅读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通道,不仅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阅读的效率和质量,如,教师可以开展讲故事大赛,分享一本好书等活动,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同时,也可以增进学生的阅读量,促进学生长期阅读。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元的阅读评价,通过互评、自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选择出阅读小能手,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教师还应拓展阅读的渠道,学生在阅读时,对于书中的人物、故事情节都有着各自的看法和理解,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思考动力,给予适时鼓励,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改编故事或者续写故事,刺激学生的阅读思考,从而培养阅读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中,整本书阅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计划,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终身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整本书中蕴含的文化资源和营养是深刻且丰富的,学生在阅读时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启发,使学生的情感、思想多方面获得提升。小学语文老师要掌握好时机,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发展语言能力。综上,目前小学语文整本阅读的教学模式是适合学生全面发展、优质发展的。但是教师在推进这一模式的时候,面临着一些教学问题,教师需要针对这些实际问题展开深入探索,得出应对策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从整本书阅读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冬兰.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250.
[2]马开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20(12):60-61.
[3] 马占虎.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贵阳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