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重庆市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九年制学校 404521
摘要:教育事业是我国基础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小学阅读教学的开展,对小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培养有着极强的影响作用。新教育理念的推行,不仅要求着小学语文教师实施高质量的知识教授,也要求着小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提升,以便于促进小学生全方位学习实力的增长。在小学语文的教授活动中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当代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加大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力度,经过不断努力,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阅读教学通常会把一篇较长的文本作为教学背景,旨在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为了给他们的语文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
一、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小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往往依赖于语文阅读的学习,这也彰显了小学阶段学校语文阅读的重要性。整体来看,学习语文阅读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在语文阅读的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的智力水平能够得到有效开发,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也会逐步提升。除此之外,小学语文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和知识水平。小学阶段的学习是构建自我价值观、形成自身价值体系、养成良好思维模式的关键阶段,广泛的语文阅读包含了方方面面的文化内容,小学生通过对语文阅读的学习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国外文化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拓宽自己的眼界,逐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是十分关键的,对学生的思维启蒙和文化底蕴的培养有着关键性作用,应该得到大家的重视。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小学生都活泼好动,他们不喜欢被束缚,但是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语文阅读没有兴趣同时对语文产生了片面的认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师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想法灌输给学生,未能意识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教师只关注文本内容的讲解,不能调动学生在阅读中的参与积极性,导致学生无法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阅读资源不足,内容缺乏吸引力。阅读材料都是为了提升阅读能力而选取的,这样就造成了阅读资源的枯燥性。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储备阅读书籍,致使学生喜欢阅读的内容不多,不能满足处于发展中的小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此外,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阅读的技巧与方法没有教给学生。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一)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不足,不仅不能学习到基础知识,还会降低学生的阅读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营造问题情境。如教师可以实际教学内容为基础,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值得注意的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要及时发现并指导学生改正,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久而久之,不仅能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还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质量。如在教学《司马光》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前提出问题:“这个故事中,司马光做了什么事情,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通过提问,教师可以营造问题情境,设置悬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一边阅读一边寻找问题的答案。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通过阅读更好地解决问题,还可以有效提高阅读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营造语文阅读的轻松氛围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重要时期,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尽可能地对小学生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才能够帮助小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养成自身的良好阅读习惯,并达成语文学科知识文化的稳定积累。信息时代的不断创新使得小学生所面对的阅读信息越发多元化,小学生必须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具备语文信息的阅读处理能力。开展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是提升小学生阅读效率的高效教学手段。想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其次需要为小学生营造轻松的语文阅读氛围。语文阅读轻松氛围的营造,能够帮助小学生充分地参与到阅读的活动中,加深小学生的阅读体验和内容感知,很有利于小学生阅读语感的培养,可以直观地增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实力。枯燥的语文阅读学习,极大地消减了小学生的积极阅读兴趣,不能实现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以及文化思维的训练。并且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现实的阅读教学非常被动,无法帮助小学生锻炼自身的阅读综合技能,也不能为小学生创建良好的阅读学习空间。甚至会导致小学生产生倦怠、厌学的学困心理,对小学生语文阅读知识的积累运用有着相当强烈的负面影响。
(三)完善阅读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阅读目标是非常重要的,阅读目标应当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诸多环节缺一不可。在阅读教学当中每一个环节都将会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所以一定要对整个过程进行掌握,不断地完善教学过程,做好每一个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创新,但是并不仅限于此,否则会使得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受到拘束。阅读教学的内容对于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着直接的关联,全部的知识点都是通过教学内容来传递给学生的,因此教师一定要选择好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在实际应用时也可以进行预先的实验,也不能为了追求创新而忽略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当然,若是只采用一种教学方式,也将会故步自封,所以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适当丰富阅读内容
小学生的世界如同一张白纸,老师如果是优秀的画家便能为学生勾勒出美好的未来。学生如果能在小学阶段得到良好的语文阅读教育,其思维水平将得到很大的拓展和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培养学生思维活跃度、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注重阅读内容的把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拓展。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本内容加深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和眼界,丰富知识水平和文化内涵。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一文时,老师可以结合文章内容拓展一些关于友情的文章内容,也可以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和地方特色,为学生拓展一些中国南方的风俗习惯和地方特色。在讲解《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老师可以不局限于课文本身的知识和内容,具体来看,老师可以以本篇文章为契机,为学生讲解一些动物分类的基本常识,介绍一些常见动物的外形特征。老师也可以整理出一些国家保护动物和濒危动物等,让学生在心中深植保护动物、热爱自然的思想。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建秀.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1):33-34.
[2]李小叶.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0):27-28.
[3]周兴东.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学周刊,2021(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