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前预习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   作者:肖滋深
[导读] 在现阶段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学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肖滋深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第三小学
        摘要:在现阶段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学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而在预习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初步地认识教学内容,还能够提前认知到教学的重点,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预习教学的开展,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差异性;监督性
        课前预习不仅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水平的提高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是首次独立地接收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地阅读和思考,因此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还能够让学生掌握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的教学,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成长。
        一、重视预习教学开展的差异性
        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学生是单独的个体,每个学生与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认知能力也不尽相同,这也就导致了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在这其中有数学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也有数学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但是要想更好地开展课前预习教学发挥课前预习的作用,数学教师就需要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来体现这一差异性,并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更加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以此来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图形的运动(二)》这一章内容为例,数学教师在预习开展的时候,就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首先数学教师要将学生们分为高、中、低三个小组,对高层次的小组让学生预习教学内容,并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来认识图形的运动,了解轴对称和平移。对中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探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掌握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而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联系以往所学的知识,并通过网络的方式来寻找教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符合班级中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性,更好地提高预习教学的效果。
        二、在预习过程中做好重点笔记
        在很多时候,很大一部分的小学生并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这就导致了教学效率下降。

部分教师的课前预习是作为课后作业来进行的,但是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仅仅是对所要学的内容走马观花粗略地阅读一遍。这样的教学方式没能够更好发挥预习的作用。这个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对学生进行教学研讨,教授学生基础的预习技巧。让学生能够在预习的过程中找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对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做好笔记。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进行独立思考,同时也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认为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对其进行针对性教学。
        以《三角形》这一章内容为例中,教师就要让学生对预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做好笔记。在预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探索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学生提前预知到教学的重点。之后教师要为学生设定一些教学目标,例如让学生灵活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教学难点。教师要让学生将自己不了解的地方做好笔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向老师提问。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让学生掌握良好的预习方法,同时还能够保障教师教学的针对性,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监督性
        在预习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并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所以对预习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因为预习没有一个很好的评判标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没有更好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监督。这就导致学生不重视预习,当预习作为课后作业的时候,部分学生甚至会“当作没有作业”,这一现象严重阻碍了教学的开展。这个时候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监督,对预习的情况进行监督。使得预习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也能够在教师的监督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想更好地发挥教师自身的监督作用,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就要积极地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检查。例如在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让学生讲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讲出自己对教学内容的见解。之后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相互检查,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在小组互查的过程中掌握一些数学概念和知识点。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定期检查预习笔记的方式促进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总而言之,课前预习对学生学习发展是具有全面性作用的,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以更加科学和丰富的教学方式来开展课前预习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更丰富的一些方法,提高课前预习的效率。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葛先昴.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有效性[J].中国西部,2017(7).
        {2}李兴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前预习初探[J].科学咨询,2017,000(015):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