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四平供电公司铁东区供电中心 吉林四平 136001
摘要: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人们生产生活对电力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配电线路作为运行持续性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电网构成,其故障抢修工作一直受到高度重视,电力系统的性质决定配电线路故障抢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本文针对实践操作中配电线路故障抢修的危险点的发生原因、客观与主观预防、解决的方法展开研究,为保障维修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提升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作出努力。
关键词:配电线路;故障抢修;危险点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整个社会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电网运行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电力公司做好对各种电网线路的维护工作,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故障。配电线路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都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明确配电线路故障抢救存在的危险点,以便可以安全妥善地解决电力线路故障问题。
1配电线路故障原因
1.1外力的破坏
目前,多数配电线路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外力破坏出现故障,无法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外力破坏因素包括所处地点问题、环境问题等。第一,城市中的配电线路分配在道路两旁,利用支架设备扶持,一旦出现交通事故,车辆很容易撞击到电线杆上,导致电线杆倾斜、倒地或折断,这样就会对配电线路造成损伤。第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会对电线杆基础造成破坏性影响,使电线杆失去稳定性,导致配电线路损坏。第三,很多非法人员为了盗取配电线路,对其进行切断处理,导致线路无法正常使用。第四,山区开山炸石工作的实施,会导致线路出现断裂,对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1.2缺乏先进的配电设施
部分电力企业对配电线路的更换较为忽视,不能根据配电需求引进先进的配电线路。一些电力企业即使更换线路,也不能阶段性地对其进行检查维修,导致线路出现老化问题,无法有效提升供电质量,不仅降低了电力供应质量,还会影响使用安全性,埋下安全隐患。
1.3配电线路雷击事故
雷击是造成配电线路故障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一般情况下每年的4~8月属于雷电活动的频繁期,此阶段也是造成配电线路频繁故障的主要时期。雷击造成配电线路故障主要是因为某些未经升级改造的配电线路上没有设置防雷设备,某些已经装设的台变避雷器由于运行时间较长已经老化失效,同时避雷器自身的质量问题等都可能引发线路故障。线路受到雷击就会引发绝缘子击穿或者线路断线问题,从而造成跳闸以及单相接地故障。另外,某些配电线路的设备出现严重老化,已经闪络的低值绝缘子常常处于带病运行状态,一旦受到雷击就会发生跳闸。
1.4使用和管理不当带来的故障
管理和使用人员的自身素养也是影响10kV配电网故障发生的重要因素。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管理人员是一个企业的重要立足点。个别电力单位的管理人员存在滥竽充数的问题,有些人根本缺乏管理的专业知识,而且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和高等教育,因此缺少责任心,对日常检查不上心,有时候甚至明明知道有安全隐患存在但是为了省事,干脆不去理会,殊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加大了故障发生的概率。另外,部分配电使用人员也存在较大问题,各种使用错误和失误层出不穷。
2配电线路故障抢修危险点的控制措施
2.1解决配电线路故障抢修危险点的客观途径
(1)全面准确的把握勘察作业的现场环境。配电线路故障抢修要建立在抢修人员对抢修现场全面、准确了解的基础上,所以要缩减抢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首先抢修人员需要扭转过去依靠经验或主观判断而忽视实地考察的错误认识,这是保证带电安全作业的重要途径;其次,在进行抢修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安全工具,以此缩减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再次,当故障抢修的过程中发生天气变化,出现不利于配电线路故障抢修的暴雨、大风等天气,应立即停止抢修工作,以此保证抢修人员和电网构成部分的安全。(2)注重定期检查作业工具。首先,管理作业工具的人员或部门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能够判断储备作业工具的环境是否合理,科学落实针对作业工具安全性的检查工作;其次,在作业工具运输的过程中,应将其在安全箱内有效的固定,以此降低运输过程中受颠簸而导致绝缘性破坏;再次,在配电线路故障抢修工作完成后,应及时的对作业工具进行回收保管,防止其受到破坏或遗失,影响后期抢修工作的效率。(3)认识到工作票制度的严肃性。工作票不仅能够对抢修现场环境进行有效的说明,而且对抢修人员结构进行合理的配置,当工作票存在缺陷的情况下,线路抢修现场操作将存在不足,使危险点发生作用的可能性加大,所以按照工作票制度,签发人员在签发工作票的过程中,首先应判断工作票的内容与实际情况是否完全一致,如果存在差异应及时、全面的更正;其次,抢修人员在实践中必须严格按照工作票的内容进行操作,避免抢修人员擅自更改抢修内容,破坏工作票规定的抢修顺序的行为发生,以此保证配电线路故障抢修工作的规范性,减少危险点。(4)注重安全电气距离的重要性。保持安全距离是抢修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控制危险点发生作用的有效途径,通过大量实践和理论证明,在配电线路故障抢修中要保持对地距离在40厘米以上,对带电相邻设备距离在60厘米以上,如果抢修现场环境不允许应使用绝缘挡板隔离。
2.2预防配电线路故障抢修危险点的主观途径
(1)提升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很多危险的发生并不是因为危险有多大,而是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忽视了看似不起眼的危险点。可以开展配电作业安全日活动,通过对一些案例的学习,加深作业人员对于安全操作的意识;还可以通过观摩表演,在其他作业人员的监督下进行作业操作,由其他作业人员指出操作者在操作中的不当之处,让所有的作业人员在亲身实践中意识到自己在操作中的错误行为。安全意识是保证安全的根本,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因素,所以需要电力企业加大力度,努力加深作业人员对安全意识的重视。(2)改变不良的操作习惯。危险点是造成事故的客观存在,不良的操作习惯则是引发危险的主观原因,如果两者同时存在,很可能导致危险的发生。不良习惯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疏忽大意导致的,另一方面身边同事的放任、培训制度的缺失也是造成不良习惯产生的诱因。(3)不断提高作业人员的操作水平。配电线路故障维修需要作业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加强对于配电线路故障维修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作业人员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最先进的配电线路检修技术,切实提高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还可以利用模拟线路维修,加深作业人员对于线路维修的熟练程度和过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真正的维修实践中操作得心应手。
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线路作为电网的重要部分,其可靠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人们也已经认识到配电线路故障抢救的重要性,同时对抢救工作的危险性也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明确危险点产生的因素,从客观和主观2个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预防故障抢修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危险,从而保证一线运维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促进企业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天胜.配电线路常见的故障原因及检修措施[J].时代农机,2020(1):60-61,64.
[2]易俊良.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及其解决对策[J].电力系统装备,2020(7):153-154.
[3]沙磊.配电线路故障抢修危险点信息化分析[J].科学与信息化,2019(30):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