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四平供电公司铁西区供电中心 吉林四平 136001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日以上升,电力企业也因此发展迅速。电力企业想要在新形势下谋求更好地发展,就需要对管理模式进行转变优化,在此情况下,电力企业合同的重要性也就日益彰显出来了。但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也会相应的面临着一定的法律风险,为了规避和解决该问题,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防范已经成为了现代电力企业的关注重点之一。
关键词:电力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对策
引言
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生产经营范围不断扩大,电力项目也越来越多,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会制定相应的合同,对电力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供电合同是电力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法律依据,也是对电力企业以及企业的服务对象的责任、权利、义务等进行规定的重要文件,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在合同管理过程中,由于一些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意识,导致合同管理不够规范,在合同中出现一些漏洞,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限制,出现法律风险。对此,电力企业必须要积极加强对法律风险的控制,对合同进行高效管理,并且拟定合同中的相关内容,有效规避供电合同中的风险。
1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法律风险
1.1合同草拟阶段的法律风险
大部分的电力企业内部都有不同的合同范本,在签订具体合同之前,根据不同的合同范本作为参考进行合同草拟。但电力企业由于其经营状况的特殊性,在合同草拟过程中,十分容易因为某一项目出现合同条款有失公允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合同的质量以及合同付款未进行明确说明的现象也会随之发生。一般情况下来说,合同在草拟阶段最容易出现相应的法律风险,如若合同中的条款并不完善或是条款的措辞并不准确,极容易被合作方钻了空子而引起不必要的法律争端,还可能因为合同条款的不准确而产生合同旅行方面的差异,在交易进行过程中极容易因为没有按照约定的质量标准进行合同的履约,导致电力企业蒙受相应的损失。
1.2合同履行阶段的法律风险
合同的履行阶段也是法律风险频发的阶段,签订合同的合作方极容易因为一些原因而发生对合同的履行不到位的情况。首先如果合同中的履约责任和违约责任界定不明确,就会引起合作方的歧义,容易被其钻空子而出现不履约的行为,对方会因为合作条款有歧义而拒绝进行履约行为和赔偿行为,在此情况下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其次是合同双方都会因为一些不可抗的因素造成无法继续进行履约行为,对于此种情况,合同双方都需要承担一定的损失而终止合同、解除合同,如若合同中未明确规定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无法履约行为,也被极容易被合作方利用而导致企业产生相应的损失。
1.3员工的风险意识薄弱
目前,电力企业中普遍存在职工风险意识不强的问题,常表现为轻视信用、渎职等,究其原因在于:(1)电力企业管理层未针对合同管理,制定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导致合同管理存在职权混淆、分工不明确等问题;(2)内部管理工作的疏漏。在合同执行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并未严格按照管理条例、规范要求等对其进行核查,为企业经营管理埋下了法律风险隐患;(3)诸多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一旦风险问题出现后,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等资源予以解决,严重阻碍了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
2解决电力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的措施
2.1对合同制定过程进行控制
在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合同是供电方和用电方就供电过程以及供电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争端进行处理的重要法律依据。签订合同是开展合同管理的第一步,降低合同的风险,必须要从源头上着手,在合同制定过程中就应该要加强对合同条款的研究,从签订合同这一环节就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规范的合同内容表述应该要清晰、明确,条款的内容要详细,而且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要在前后出现矛盾和冲突。另外,还需要对合同的言语进行明确,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准确、不严格的言辞,必须要进行处理,减少合同中带有歧义的话语,从而减少纠纷和风险。在对合同条款进行最后确定之前,还应该要经过相关部门进行专业把关,做好审查工作,对合同的内容、合同的完整性进行分析研究,做好风险的事前控制。
2.2规范合同履行关,消除执行中的法律风险
电力企业与用电方根据法律程序资源签署供用电合同后,合同就具有了约束双方权利与义务的法律效力。一份合理科学、可靠又安全的合同为电力企业提高供电服务能力、获得预期经济效益提供了必要条件。但是,只有供电企业获得良好效益的基础是合同双方都较好地管理与控制了合同的执行过程。合同的履行过程,是指电力企业与用电方严格遵循了合同中规定的时间、地点、价格、质量、标准、数量等要求,全面而到位地履行该履行的义务、承担自身该承担的责任。要想提高供用电合同的管理与控制水平,就需要合同管理与控制人员具有很高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合同意识、法律意识,从而自觉履行合同内容中规定的各种义务;不断完善修复纰漏的机制,做好纠纷处理、合同终止与变更等问题,但凡和合同双方有关的义务与权利的变更、合同的执行、关系的确定等都应借助交接单、备忘录、工作联系单、议定书等书面证明形式保存下来,并且这些证明材料还应有双方负责人的盖章签字才有效。由于以上提到的各种书面材料都可作为合同双方执行合同内容的有效凭证,因此必须有专人整理、归纳并妥善保存;及时做好合同结算及赔偿准备工作,合同签署时应明确标出双方应严格依据合同内容中规定的方式、数量、质量、主题、地点、时间等自觉履行各自应该履行的义务。
2.3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电力企业关于加强员工的培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对于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安全意识,通过不定期的法律风险防范课程培训提升员工在合同管理过程中的安全意识,避免其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对相关法律条款的不了解而导致企业的经营受到损失。其次是要对于电力企业的普通生产员工也要培养相应的合同意识和法律意识,电力企业的员工一般对于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合同安全管理意识就会相对比较淡薄,不能够很好地应对合同履行过程中不可控的法律风险。因此企业也应对其进行培训,加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可以确保员工合同在实施过程中能够迅速做出反应进行应对,能够有效保障企业的经营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的生产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电力项目也越来越多。在电力项目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对各个项目的科学管理,对项目的执行过程进行控制。制定合同是规范电力企业和用电方权利义务的重要前提,在电力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加强对各种合同的严格制定,确保合同的内容规范、明确,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要对双方的行为进行控制,确保双方都能按照合同的规定行事,同时电力企业还要积极加强对合同风险的预测,做好应急方案设计,为电力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覃汇云.电力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以及合同管理对策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20(24)
[2]陈洁荣.如何规避电力企业合同管理中常见的法律风险[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04)
[3]宋常青.电力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以及合同管理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9,(8):208-209.
[4]李志立.浅议电力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合同管理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9,(1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