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硅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在工民建工程当中,混凝土为重要施工材料之一,且混凝土施工和其他分项施工有紧密关联,也可视为混凝土为施工核心点。施工过程,如果工艺运用存在问题,必然会影响建筑总体质量,还会对其他施工造成影响。需要结合影响混凝土施工各个因素深度分析,找出质量控制要点,做好细节处理,保证混凝土浇筑和模板施工以及钢筋施工等工序有效衔接,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变更问题,影响质量,科学运用混凝土浇铸工艺,提升建筑品质。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运用
社会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工民建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施工期间,作为重点工序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应高度关注,从混凝土结构常见质量问题角度分析,找到问题症结,并对施工工艺有效优化,控制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和钢筋外漏等问题,提高工民建项目质量。
1 工民建施工期间常见问题
1.1裂缝问题
裂缝是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非常常见的现象。造成此类质量缺陷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等问题。在建筑结构中,如果出现裂缝,无论其质量大小,都会影响建筑结构的强度,导致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质量问题十分严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结合裂缝问题产生的原因,要采取预防措施,科学管理,及时上报,保证问题得到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裂缝问题造成的损失。
1.2麻面
在土木工程和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如果选材不合理,质量不高,就会导致混凝土麻面问题,影响建筑美观,影响施工质量和整体效果。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技术使用不规范,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配合比选择不科学,对拆模时间把握不好,浇筑施工不均匀,厚度不合理,导致结构表面粗糙不平。另外,受天气影响,混凝土结构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针对以上质量缺陷,要重视人员培训,保证材料的合理选用,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天气变化,规范施工操作,使工艺合理。
1.3外露钢筋
在土木工程中,如果混凝土结构出现露筋问题,主要原因是在浇筑期和钢筋施工中配套技术使用不当,对后期结构浇筑产生影响,导致露筋问题,对整体施工质量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不同的材料存在配比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离析。浇筑过程中,靠近模板的钢筋与混凝土接触不均匀,甚至“缺浆”问题严重,使结构钢筋外露。另外,施工过程中钢筋密度大,与施工要求不符,也会导致构件截面漏浆。
2 工民建施工期间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
2.1材料选择
2.1.1水泥选择
在水泥材料的选择上,不选择普通水泥,而选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标号为525#,矿渣硅酸盐水泥与一些外加剂配合使用就能改善混凝土性能,增强其抗渗能力。
2.1.2粗骨料选择
对水的用量要求也相对较少,因此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也相对较少,这样就能降低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的概率。
2.1.3细骨料选择
细骨料采用中砂,山砂(45%)+人工砂(55%)混合使用,这些砂砾的平均粒径要超过0.5mm,而含泥量要低。选择符合这种要求的砂砾,其原因和粗骨料一样,这样的细骨料在配置成混凝土时,同样能够减少用水量,降低水泥水化的热量,降低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的概率,进而保障混凝土的质量。
2.2配比和强度控制
为确保建筑质量,要对混凝土强度有效控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在实验室当中反复试配,选择强度和硬度和工程施工要求相符的混凝土配比。还需对骨料强度进行控制,为提高材料粘性,可将卵石与水混合,尽可能选择碎石。配比也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在此环节可能受到环境的影响,对于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大。因此,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合理设计配比,对配制过程展开动态化监测。
2.3合理选择浇筑施工工艺
合理的选择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和混凝土构件浇筑施工的质量,还能够降低施工难度。所以,科学的选择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是影响混凝土浇筑技术运用的重点因素。浇筑施工工艺选择不当,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还会导致浇筑施工过程操作困难。在浇筑施工工艺选择上,需要根据浇筑施工实际进行确定。首先,需要了解混凝土构件的体积,从而估算出浇筑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其次,了解混凝土构件的结构形式,为作业方式的确定提供依据。对于小型混凝土构件浇筑施工,选择全面分层浇筑不仅速度快施工简单,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对于长条形构件,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效果更好,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选择分段分层浇筑能够提高构件整体性,保障工程质量。
2.4混凝土测温
(1)根据气候条件来制定控温工作,测出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温度及温差。混凝土表面温度的控制可采取调整保温层的厚度的措施。(2)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应设专人配合预埋测温管。使用两种不同长度的测温管来进行温度测量,根据平面布置图的要求来进行温度线的预埋,通常情况下,需要将钢筋和测温管绑在一起预埋,这样可以防止测温管因为移动被损毁。每一组内的测温线要注意做好标记,这样有利于深度的区分。为了防止测温端头受潮,需要将测温线用塑料袋包裹并绑牢,测温线位置用保护木框作为标志,便于保温后查找。(3)测温人员必须是专业人员,应对其进行相关培训,其业务能力达到要求后,才可从事测温工作。测温工作要及时、客观、准确、负责,且做好相关记录。(4)测温应该是一个连续过程,在技术部没有叫停之前,要持续进行混凝土测温工作。(5)如果发现混凝土内部温度和表面温度相差25°C或以上,要迅速告知项目负责人,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6)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测温仪器应选用电子测温仪,并使用液晶显示器进行实时监控。
2.5科学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中,混凝土构件浇筑完成的养护工作同样重要。只有科学地进行混凝土构件养护,才能够发挥出浇筑技术的作用,避免由于养护不当,影响混凝土构件的质量。通常情况下,混凝土采用湿养护,对于浇筑完成的混凝土构件必须保证其表面的湿润。常见的养护方式包括洒水、覆盖、蒸汽等方式。在气温正常情况下,可以采用洒水养生,效果明显,养护便捷。高温条件,由于水分流失较快,可以通过覆盖来提高养护效果。在低温环境下,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洒水结冰会导致混凝土质量降低。因此可以采用高温蒸汽进行养护,最大限度发挥出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效果。
3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工程结构和规模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为了更好地保障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众多先进的浇筑方法和浇筑过程管理手段被研发。当前,常用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包括全面分层浇筑、分段分层浇筑、斜面分层浇筑等,根据浇筑工程混凝土构件的类型不同,采用最佳的浇筑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浇筑效率,还能够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为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推广运用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任碧波.关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索[J].城市周刊,2019(34):27.
[2]马国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9):210.
[3]张鹏.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17):121-122.
[4]文娜.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散装水泥,2019(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