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来金
安徽省凤台县桂集镇第二小学 232131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服务于生活。在数学学习与探究过程中,教师若能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情境,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必然会高涨,数学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等核心能力也会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基于此,以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未来各科学习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中。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数学课上,教师往往通过板书进行授课,学生只能坐在讲台下被动听讲。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较为被动,没有自主学习、思考的空间。而直观的情境教学法能够依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及心理特点,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心理特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增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及高效性。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陈述性的知识点,如教材中的概念、定义、公式等,都是较为抽象、枯燥的文字。如果教师仅仅要求学生记住这些枯燥的内容,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就失去了趣味,数学教学也失去了探究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应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帮助他们理解数学、表达数学,获得数学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笔者首先以身边正在发生的事例为问题背景,对学生进行提问:“学校要在一条长120米的南北通道边种上一排香樟树,如果每棵树之间的间距是10米,学校一共需要买多少棵香樟树?”学生凭直觉给出了需要购买12棵的答案。此时,笔者没有直接否定他们,而是让他们绘制线段图,自主验证自己的答案。这时,班里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线段图画法:第一种是两端都种上了树的;第二种是两端都没种上树的;第三种是仅在起点或终点种上了一棵树的。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只有第三种方案的种树量是12棵;当两端都不植树时,只需要种11棵;当两端都种上树时,则需要种13棵。这个时候,笔者没有直接归纳出“植树问题”的解决模型,而是让学生继续思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进行自主思考,最后发现了“植树问题”的一般解题规律。
二、创建开放学习空间
一个平等民主并且充满欢乐的课堂其实是能够让学生的潜力得到大爆发的,而且能够让学生养成一种积极学习、努力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为学生创造的。在这样的空间学生才能够得到综合的发展。要让学生有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敢于猜测和想象,锻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这一点对于数学学习是非常有用的。比如说在讲解直角的特性的时候,教师在向学生解释完何为直角,即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概念之后,可以让学生举例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是直角的。
三、将游戏情境引入小学数学课堂,在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应抓住小学生对游戏的热情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通过游戏情境的设置,能够让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主动学习知识,更加充分地理解知识,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首先,教师在开展教学前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引入游戏情境。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的内容时,是比较适合于运用游戏情境的。教师在选定教学内容后,需要对引入的游戏情境进行设计,使其更加符合小学生的思想接受程度,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其次,在教学开始后,教师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知识进行讲解,通过快速问答的形式来确定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一些不能够完全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学生,在游戏情境中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接着开始引入游戏情境。游戏一: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列举生活中最常见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品。在固定时间内列举数量最多的小组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而列举数量最少的小组则需要接受一定的惩罚,如表演节目、背诵古诗词、讲故事等,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其兴趣。在惩罚和奖励结束后,教师可以补充小学生未提到的物品,并布置课后作业,寻找生活中和学习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品,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结束语
一个情境是需要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创设的,而它的创设也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大帮助的。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有趣而生动的课堂中,往往能够给学生带来非常好的学习效果。作为小学数学来讲,在整个小学学习过程中都非常重要,所以教师更应该探索如何在小学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要让学生能够爱上学习,主动学习,才不会觉得数学难懂,把数学学活应用在生活中,这种自主思考和善于发现的能力,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都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骆海英.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2):48.
[2]余峰.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读写算,2020(28):85.
[3]孙芬芬.基于情境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分析[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