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下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五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王旻卿
[导读] 五育并举是融合新课改和数字化大背景所提出的一种教育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五育教育,关注学生的五育素质,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本文围绕着五育并举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五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分析,帮助语文教学实现高质量的提升。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大面小学校  王旻卿

摘 要:五育并举是融合新课改和数字化大背景所提出的一种教育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五育教育,关注学生的五育素质,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本文围绕着五育并举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五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分析,帮助语文教学实现高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五育并举;小学语文;渗透途径
        为了帮助小学教学取得突出进步,在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模式下,将五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语文学科的实际情况,让五育和语文教学密切结合,帮助学生们在学习中实现全面的提升,更好的发展。语文学科中的古诗词、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和汉字等都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在借助有效的引导,和学生的综合发展相联系,能够让五育教育推动语文教学的提升。
        一、立足语文教材,挖掘五育思想
        在当前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教材,随着新课改部编版的语文教材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为语文教学提供积极的帮助[1]。这样的创新化形式,丰富的教材内容,其中所蕴含的五育思想就需要老师们在其中挖掘,这样能够创新语文课堂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提升。在小学一年级,学生们刚进入到小学阶段的学习,因为生活经验的匮乏,对知识的好奇,老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先在学生们心中种下五育萌芽的种子,而后再借助不断的深入学习,让学生们对五育有更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一提到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课。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在吃水的时候不要忘记挖水人,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讲究的饮水思源,这篇文章非常的短,但是其中所蕴含的内容却非常丰富。短短的三段话讲了瑞金城外,那个叫沙洲坝的村子,因为毛泽东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里住过,毛主席就带领战士们和相亲共同挖了一口井。在这篇文章进行讲解的时候,其中所包含的五育思想就非常的突出,首先就是学生们要通过对文章的学习,认识到这种饮水思源的优良品德并将其继承弘扬,学会感恩、学会付出。是在文章讲解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对学生们进行引导,让学生们自行推理出这样的一个过程,帮助学生们实现智力的发育,吃水不忘挖井人。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就是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因此其中也蕴含劳动的含义,老师们在讲解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推导。除此之外其中所蕴含的美育教育也是非常突出,这句话和学生们当前所认识到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有异曲同工之妙。文章写道解放后乡亲们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所写到的感恩话语,也正是对毛泽东主席给当地乡亲们挖井举动的一种感恩,这种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间的真善美。
        二、创新教学模式,多样化渗透五育教育
        在当前的新时代,为了适应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


老师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利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能够主动的去探索知识,借助和生活相联系的模式,通过情景化构建,利用游戏举措,让学生们能够将语文学习和真实的生活和自己的感情相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五育的思想更深入地渗透到学生脑海中,起到积极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提到金色草地一课,金色的草地是苏联作家普里什文写的文章在文章中,描述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兄弟两人,在一片草地上自由玩耍,感受自然带给他们快乐的事情。随着学生们学习的深入,到了三年级阶段进行语文文章教学,已经从基础的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字语表达含义,进一步需要和文章作者的情感进行交流地步。在这一阶段老师就需要利用各种创新的方法,将五育有效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首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们动脑筋联系自己的生活情况,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金色的草地。这时候,学生们根据四季的变化,想象到了秋天,草会变黄,所以呈现出金色,还有学生意识到,在白天阳光灿烂时,阳光照在草地上,也会让草地发出金灿灿的颜色。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到文章中所描绘的场景后,老师们借助于柔和的音乐和视频动画的形式,让学生们闭眼,想象一下自己所处在这样一个美丽的金色草地中会做什么?紧接着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带领学生们到学校操场上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们感受到和自然相处的快乐,在这一系列的举措中就包含五育。让学生们在感受文章描述的优美知识,透过到外界的感受和自己真实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实现全面提升。
        三、完善提升,课后全面的巩固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不仅停留在课上,还要进一步的延伸到课下,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对语文所学的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让五育教育和学生有着更紧密的联系[2]。这就体现在语文课下的作业布置中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突破传统的模式,不要再以理论解答的形式让学生来做作业,这样会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抵触心理,而是借助更加形式多样的课后训练题目,将五育和题目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老师可以布置一些和五月联系的实践活动作文任务,帮助学生对所学到的语文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举办文化活动交流周活动,让学生们自行组织相关的语文传统文化交流活动,在这个其中品读优秀传统文章,感受文学的美好,借助节目编排等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对五育有更深刻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也能够学会合作交流提升,对推动五育和学生日常的联系有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教育教学的改革和素质化教育全面推进,整个社会都对教育有高度关注,小学语文阶段的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对五育的渗透,将五育和语文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们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他们能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韩玉奎.五育并举课程体系推动学校多样化发展[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1(06):49-50.
[2]翟义.语文课堂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渗透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1(04):179-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