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思路及技术关键点 董双杰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董双杰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长,而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完善性,无法满足城市扩张的需求,这样就造成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产生。
        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长,而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完善性,无法满足城市扩张的需求,这样就造成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产生。在此背景下,各地区对城市交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要设计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完善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方案,提高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思路;技术关键点
        引言
        如今,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日益改善,人们出行的要求也开始逐渐提高。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部分城市的道路交通情况不尽如人意,在高峰期与非高峰期都会出现道路交通拥堵的情况,且高峰期的拥堵极其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因此,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必须详细了解城市交通道路系统的结构组成,且必须以城市交通需求为基础,对相关规划和设计重点进行严格把控,以此提高城市交通工程设计水平。
        1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思路
        1.1做好城市道路整体规划
        城市道路规划本身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其对于城市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均有深刻影响。当前,进一步提高道路工程设计质量,消除以往的设计缺陷,还必须从城市整体空间布局层面进行道路规划。一方面,需考虑道路与其他构筑物之间的关系,确保城市空间布局的整体性、统一性;另一方面,城市扩张的速度日益加剧,这使得道路设计的难度增加,对此应从流向、流量、车辆组成、车速、周边路网等多个单元进行规划,以此保证交通线路本身的科学性,进而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出行条件。此外,在城市道路整体规划中,还需要从平面线性、纵断面线性两个层面来考虑,以此确保行车的舒适度。以平面线性为例,在设计中必须系统考虑圆曲线半径R、汽车行驶速度V、横向超高坡度ih等参数,实现横向力系数μ的有效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通常,当μ<0.1时,表明道路很平稳,驾驶人员基本上感受不到曲线;而当μ≥0.4时,会有明显的曲线感,行车极不稳定。因此,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应尽可能地使μ控制在0.1~0.17。
        1.2研究道路交通供需平衡
        随着城市交通需求的增加,人们在城市交通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多,确保道路交通供需平衡是道路工程设计的内在要求。新时期,出于道路交通供需平衡考虑,在进行道路工程设计时,道路交通规划部门及设计者首先要进行充分的调研,然后通过修缮、拓宽干道、增加支路等设计手段,不断提升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质量,保障道路交通供需平衡。在开展供需平衡设计时,应从路网容量、路网布局结构、路网等级功能结构、道路交通结构等多个层面入手,彻底解决道路拥堵问题。
        2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技术关键点
        2.1平面、纵断面设计技术关键点
        首先,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人员在开展道路规划工作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要求:①在道路规划期间加强现场调研,掌握规划区域的地形特征、地貌特征,综合考虑分析城市建筑、周围山岭、附近河流水系对城市道路产生的影响;②道路规划需要同具体的设计规范高度结合,规划期间的各项参数,应当全部符合规范要求;③道路规划应当统筹协调好道路和附近地块之间的关系,注重二者之间的规划衔接。
        其次,对于城市中平台地段与新城区的道路,需要全面分析好道路交通网络。在此过程中,需要先处理好城市的排水、排涝工作,注重调查分析道路附近地块的使用性质,研究其土方情况;合理控制道路的设计坡度、坡长等相关参数,减少地块后期的开发与使用成本。
        再次,要注重分析道路设计,对附近地块建筑和附近居民的影响;所修建的道路应当保证能够为周边建筑使用提供便利,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防止出现社会问题。
        最后,针对有条件的城市地段,为了便于道路两侧在后续开发期间开展建筑布置与使用工作,要尽量保证道路坡度不超过3%。除此之外,对于冬季降雪量较大的地区,其道路坡度应当不超过4%;其最小坡度在降雨量较小的北方城市,可以控制在0.1%左右,要在道路中设置好双箅雨水口,同样可以起到良好的道路排水效果。
        2.2横断面设计技术关键点
        (1)完善相关交通政策与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必须严格控制机动车的增长,提高交通网络的密度与运力,减少大马路的修建数量,增加公交专用车道数量,提升公交道路占比;要控制好商业区与CBD区域的车位数量,鼓励群众使用公交出行。
        (2)完善当下规定中对于横断面各部宽度的标准。当下规定中对于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宽度要求太过严格,比如人行道宽度规定最小为2m,但在实际情况下某些行人稀少的道路,1.5m的宽度足以符合使用需求。经过科学研究表明,如果进一步减小车道宽度,依然能够确保交通安全与通行效率。为此设计人员应当针对一些不影响交通安全的部位宽度,在设计时应当适当调整其道路宽度,不应该设置最小值,而是要给出一定的范围。
        (3)注重改进横断面板块布置方式。现阶段道路规划设计中,道路板块布置规定太过单一,在分配上并不合理。在道路规划控制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按照该城市的具体特点,科学分析该城市地形、交通组成、路口渠化形式、植物绿化品种等各项可能会影响断面形式的因素。要切实保护好非机动车与行人的路权,设置不同红线标准下的断面形式。
        2.3交叉口设计技术关键点
        2.3.1交叉口拓宽设计
        在交叉口车道宽度不足时,该处的通行能力受限,可采取在单侧或两侧拓宽的方法,丰富车道的数量,确保经过改扩建后的交叉口具有较高的通行能力,以便承接道路的车辆。在交叉口的拓宽设计中主要应考虑如下几点:①以进口车道的交通流及其通行能力为主要依据,合理确定拓宽的车道数量,通常需在路段车道数的基础上增加1条。②向进口车道的左侧拓宽,利用中间的分隔带;向进口车道的右侧拓宽,利用道路右侧的绿化带。此外,也可合理利用道路的其他区域,但需展开可行性验证,不可对现状道路的正常使用带来不良影响。
        4.3环形交叉设计
        在环形交叉口的设计中,应在交叉区域内规划中心岛,通过环道的方式组织渠化交通,允许多个方向的车辆进入环形交叉口,但均只能按照逆时针的方向行驶,且车辆宜保持较低的速度,有序朝目标路口分流。在现阶段的环形交叉口设计中,其主要组成包含中心岛、进出口、方向岛及环道。
        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交通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交通与城市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对道路交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还应不断提高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水平,完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体系,为人们出行以及城市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目前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对此还需要设计人员树立正确的道路交通观念,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完善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方案,提高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水平,促进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不断发展,这对我国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唐淼.城市道路系统复合通道可行性研究[J].交通与运输,2020(增刊1):11-13,23.
        [2]胡大江文/图,于伟云文/图.浅谈对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的探索[J].道路交通管理,2020(1):38-39.
        [3]潘海啸.中国城市智慧交通的发展与未来[J].交通与运输,2020(增刊1):178-182,187.
        [4]陈伟,巩万里.新时期城市交通规划方法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7):225-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