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碱三元复合驱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调整措施及效果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李娜
[导读] 摘要:杏A区弱碱三元复合驱于2013年8月注入前置聚合物段塞,目前处于后续保护段塞阶段末期。
        第五采油厂试验大队
        摘要:杏A区弱碱三元复合驱于2013年8月注入前置聚合物段塞,目前处于后续保护段塞阶段末期。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必须根据不同单井开发效果,及时采取跟踪调整措施,通过控水挖潜、力争油层均衡动用,实现化学驱技术经济指标的最大化。矿场试验研究表明,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通过个性化停聚、加大平面调整等措施,能够有效地减缓含水回升速度,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为今后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工业化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弱碱三元复合驱;个性化停聚;平面调整
        1引言
        杏A区弱碱三元复合驱于2013年8月注入前置聚合物段塞,目前处于后续保护段塞阶段末期,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平面矛盾加剧着,无效循环严重,含水上升速度加快。针对这一问题,必须根据不同单井开发效果,及时采取跟踪调整措施,通过控水挖潜、力争油层均衡动用,提高开发效果。因此开展了弱碱三元复合驱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调整措施研究,实现化学驱技术经济指标的最大化。
        2实施个性化停聚,降低化学剂用量
        2.1停聚原则
        为了降低无效循环,控制低含水井含水回升速度,对试验区部分井实施个性化停聚。按照采出井发育情况、受效特征、含水情况、阶段采出程度等参数制定了停聚原则,一是按分类井受效特征及含水情况分批次停聚,先以C类井为主,其次停B类井、A类井;二是停聚井连通采出井3个方向含水达到96%以上、阶段采出程度高。
        2.2实施情况及效果
       
       
        图1  第一批次停聚5口
        依据停聚原则,分四批次对14口井实施了停聚措施。第一批次停聚5口井,其中C类井4口,B类井1口,连通采出井为小井距聚驱代用井或油层发育差井区,含水均大于97%,剩余潜力小。
        第二批次停聚5口井,其中C类井2口,B类井1口,A类井1口,连通采出井为初期见聚前缘区域,见聚浓度高,含水大于97%,剩余潜力小。
       
       
        图2  第二批次停聚5口
        第三批次停聚3口井,其中C类井2口,B类井1口,连通采出井阶段采出程度高,剩余潜力小。
       
        图3  第三批次停聚3口
        表1  连通采出井阶段采出程度
       
        第四批次停聚1口井,为 C类井,连通的4口采出井,报废一口井,试验关井1口,其它2口井含水均大于98%,剩余潜力小。
       
       
        图4  第四批次停聚1口
        通过已上措施,共实施个性停聚14口井,节约聚合物313吨,节约资金372万余元。
        3加强平面调整,挖潜剩余潜力
        优化停聚方案同时,根据井组平面受效差异及动用状况,采取个性化的平面调整,挖掘低含水井区潜力。调整原则:高含水方向采出井控液,加强低含水方向供液;低含水方向注入井提浓,提高油层动用状况。根据调整原则实施注采出井调整25井次,其中采出井控液7口,注入井提浓4口,提量12口,降量1口,降浓1口,通过调整注入压比较均衡,含水上升得到有效控制。
       
        图6  采出井生产曲线
        通过优化停聚方案,加大平面调整,试验区含水全年低于运行,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目前试验区含水比数模预测低1.53个百分点,阶段采出程度比数模预测高3.68,目前提高采收率19.89个百分点。
       
        4结论
        1、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优化注聚方案,实施个性化停聚可降低无效循环,降本增效。
        2、停聚原则:一是是按分类井受效特征及含水情况分批次停聚,先以C类井为主,其次停B类井、A类井;二是停聚井连通采出井3个方向含水达到96%以上、阶段采出程度高。
        3、加大平面调整高含水方向采出井控液,加强低含水方向供液;低含水方向注入井提浓,提高油层动用状况,含水上升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简介:
        李娜:女,1989年10月01日出生,籍贯吉林省松原市,16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现从事小队地质技术员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