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D法的新型办公建筑使用后评价——以中国院BIM楼为例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贾宇淇
[导读] 摘要:生活品质要求日益提高的现代,办公空间环境越发显得重要。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100044
        摘要:生活品质要求日益提高的现代,办公空间环境越发显得重要。中国院BIM楼是一座2019年投入使用的新型绿色现代办公建筑,基于SD法对其中使用人群的心理量进行分析,并对其办公环境进行使用后评价,有助于对现行或将来拟建的办公建筑的可行性研究和策划给予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SD法;使用后评价;办公建筑;中国院BIM楼
        一:办公建筑的新需求
        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分工催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办公空间,传统办公建筑更注重办公环境的效率和功能,随着人们对心理需求的关注,办公空间的舒适性,办公环境的品质被提升到了越来越显著的地位,可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舒适安全的办公环境能满足人对办公空间的基本需要;②有活力的交往空间能实现人们的社会互动需要;③自然要素的引入能调节工作节奏并激发工作积极性。
        中国院创新科研示范中心 BIM 楼(简称 BIM 楼)是一座于2019年年初投入使用的新型现代办公建筑,它是城市有机更新的一次绿色建筑实践,其建筑形态是根据周边环境通过日照条件切削而成的[1]。建筑主体为三角形,顺应此形态在建筑各层形成的一内一外两个平台是它的最大特征之一,平台提供了一个环境舒适,开放有活力的交往场所,改善了传统办公建筑的封闭模式。在建筑内部顺应平台植入了通高的中庭空间,不仅改善了建筑的采光,通风等物理性能,同时为使用者的交往方式创造了多种可能(图1)。
       
        图1 中国院BIM楼
        二:使用后评价
        建筑使用后评价(POE)指的是在建筑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对其进行系统和严谨的评价的过程。它关注建筑物使用者的需求,也是对之前的建筑设计决策以及其导致的建筑性能的评价[2]。BIM楼在建造期间就以富有活力的平台设计获得了使用者的期待,现今投入使用已经2年有余,对其进行使用后评价可以反映其建成投入使用之后的现实状况,也可以通过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为之后的新型办公空间模式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三:基于SD法对BIM楼的实态调查
        3.1准备阶段
        SD法是奥斯顾德1957年作为一种心理测定的方法而提出的“语意学的解析方法”[3]。操作的基本程序包括准备阶段,评定试验和因子分析等,本文不进行因子分析,只对调查数据做分析。从建筑总体评价,建筑空间环境和被试主观感受三大方面对BIM楼选用了20对相关的正反形容词。评定尺度的级段分为5级,并以0为中点对称,即“很(2)”“一般(1)”“两可(0)”“一般(-1)”“很(-2)”以确保评价精度,从而对目标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的描述和评价。
        3.2被验者的选择
        被验者是此建筑的主要使用者——建筑师及相关服务人员。本次调查共发出30份问卷,为保证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被验者的选择是随机的,最终共计收回26份调查问卷。
        将被验者按照年龄,性别,是否为专业人员进行分类如下:①按年龄分:20~30岁20人(占被验总数77%),30~40岁4人(占被验总数15%),40岁以上2人(占被验总数8%);②按性别分:男性13人(占被验总数50%),女性13人(占被验总数50%);③按职业分:职业建筑师14人(占被验总数53%),实习生7人(占被验总数27%),餐厨工作者2人(占被验总数8%),便利店人员1人(占被验总数4%),保安1人(占被验总数4%),保洁1人(占被验总数4%)。
        3.3数据分析
        对26位被验者的问卷评价数据进行输入和计算,得出每位被验者对20个变量评价的总分、均分以及每个变量26个样本的平均值。根据平均值,得出全体被验者对20个变量的均值实态图(图2),图中粗折线为所有被验者心理物理量的平均值。
        将20对形容词按照对建筑的总体评价,对建筑空间环境的评价,和被验对建筑的心理感受三大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得到每对变量的总分和均值(图3):
        综上,被验者对建筑的总体评价较好,对空间环境也较为满意,由于被试的心理感受存在主观因素,因此评价分数不能简单判定建筑好坏。
       
        图2 均值实态图
       
        图3 变量分类统计
        四:评价结果
        通过数据分析,人们对楼内的空间环境,明亮度,氛围,装饰,色彩等方面评价都较高,并且大部分人认为办公空间具有活力。通过深度调查,办公楼具有活力的原因在于其室外平台,篮球活动场地,以及室内的中庭交流空间。室内的主色调为白色,配以木色格栅,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比较舒缓,但在心理感受类的形容词的调查数据显示比其他两项的均值要低,原因可能和被试者个人的主观感受有关。
        在调查结果的显示中也能看到一些潜在的问题:
        ①不同职业和年龄(由职业导致的年龄差异)的人群对不同建筑性能的评价差异较大。例如在安全性和设施管理是否完善的问题上,保安人员认为办公楼的安全性较差,门禁系统不健全,加之使用人员的不注意,存在安全隐患。少数建筑从业者认为办公楼的不安全性在于室外平台无法作为疏散楼梯,而办公楼的形体导致其疏散距离的不均。大多数人认为篮球场提供了活力空间,而餐厨人员则认为位于食堂上方的篮球场造成了较大的噪音干扰。
        ②被试者中较多人对建筑的绿色节能保持存疑,通过深度调查,大部分选择BIM绿色节能此项并不知道具体的原因,也有很多人反映了不节能的方面:灯具是感应亮灯,无人时不触控开关灯也会亮,由于建筑进深较大,天还未黑时就需要照明。建筑的玻璃幕墙西晒严重等。
        五:对办公建筑的建议:
        ①新时代下的办公建筑需要新的办公模式,需要更多的为人考虑,设置活力空间,开敞办公和良好的办公氛围。
        ②办公楼在满足各方面基本要求下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问题和设备管理问题。
        ③办公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在满足主要使用者的同时能够兼顾其他服务人员的空间环境需求对建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周凯.城市有机更新区的绿色建筑实践——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创新科研示范中心[J].工程质量,2013,31(04):7-10.
        [2]尹朝晖,吴硕贤.发展住宅理论应重视使用后评价研究——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某居住区居住单元空间使用满意度评价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03):128-130+135.
        [3]庄惟敏.SD法与建筑空间环境评价[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04):4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