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5期   作者:  孙兆祥 王海波
[导读] 近年来,城市河道治理采用生态护坡方式,对堤防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良好的双重效用,其作为一种新型河道护坡设计,既能与周围的环境相呼应,又有助于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
        孙兆祥  王海波
        贵州新中水工程有限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0
        摘要:近年来,城市河道治理采用生态护坡方式,对堤防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良好的双重效用,其作为一种新型河道护坡设计,既能与周围的环境相呼应,又有助于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加强生态护坡研究,因地制宜对建设中的城市河道进行生态护坡的合理设计,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根据相关规定和标准,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思路,旨在河流整治全过程中努力提高生态护坡技术的创新与研发,建立一个适合实际操作且完善的科学体系,为人们提供舒适的河岸环境。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引言
        目前,由于我国河道护坡主要是硬质护坡,硬质护坡采用混凝土或者浆砌石材料,改变了原来水土之间的物理循环路径,硬质护坡河道自净能力差,管护不力容易造成黑臭水体,破坏水环境。随着传统河道护坡带来的生态弊端逐渐凸显,环保发展的理念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迫使水利设计者需要探索新的治理路径,打造生态和谐的水生环境。目前唐山市河道整治措施大部分采用混凝土及浆砌石挡墙型式的硬质护坡,不仅自重大,抗拉强度不高、早期强度低,而且硬质护坡不符合生态发展的理念,体积大、热量大,不够美观,达不到“水清、岸绿、流畅、景美”的河道生态化治理目标。
        1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简述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开始重视环保生态技术的应用,通过优化行业生产过程,提升行业的绿色环保性,可以促进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对于一个城市的建设而言,水利工程是造福于民的民生工程,要通过合理规划,提升水利工程功能性,给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对于城市和农村建设中存在河道的水利项目,要重视生态河道护坡的应用。河道生态护坡是在满足护坡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用自然的护坡方式来使得河道护坡与周围的环境融于一体,可以起到观赏的作用。当前我国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常见的河道护坡类型有植被铺设型护坡、植物固土型护坡、土工材料的生态护坡、网格型生态护坡及土工材料与草皮相结合的生态护坡。对于这些河道护坡的合理应用,需要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结合河道周边的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选择最合适的护坡方案。当前我国的河道护坡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还有待提升,在实际的工作中要结合河道护坡的特点合理优化,保证其施工效果,进一步推广生态河道护坡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2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2.1自嵌式挡墙
        自嵌式挡墙的雏形为干垒挡土墙,是在该种墙体结构上研发的一种新型生态结构。自嵌式挡墙主要由挡土块体、填土和加筋带构成,这种复合结构能够有效抵抗坡体受到的动静荷载,具有良好的坡体稳定功能。传统的挡土墙稳定性较差,且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侵蚀,而自嵌式挡墙则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具有生态性的基本特征。从结构特点角度来看,挡土块体、填土、加筋带、塑胶棒和滤填材料是主要成分,墙体背水面一般会设置过滤层,并使用相应级配的碎石进行填充,具有出色的自行排水能力。自嵌式挡墙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其具有较为出色的透水性能和透气性能,并具有出色的污染物吸收和环境净化作用,可以在保证生态循环系统稳定的基础上,保持生态自然平衡。自嵌式挡墙上设置多处孔洞结构,在孔洞结构中添加土壤后即可种植植物,而植物根系生长完善后可以进一步强化自嵌式挡墙的整体稳定性。此外,植物生长孔和墙体内部空腔一般为错位结构,这种错位结构可以形成若干个通道和孔洞,从而为鱼类的生长创造安全的栖息环境。随着鱼类的增多,其他水生植物可以进一步发展,这能够有效避免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保证水质。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草本植物之外,水生植物也可以在墙体上生长,随着水生植物的不断增加,整个生态系统对于氮磷等化合物的净化、分解效果将进一步提升,这不仅有利于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更可以抑制水华。自嵌式挡墙同样具有出色的实用性,且不会受到坡体角度的限制,但在坡体整体高度较大的情况下则需要谨慎使用。


        2.2污泥有机利用就地形成生态护坡
        污泥的有机利用就是运用污泥免烧制技术将河道内的污泥制作成城市河道整治的材料,通过一些特殊的配方或者是技术手段,实现河道污泥变废为宝,继而进行生态护坡。这项技术是将河道中的污泥作为底泥,制造成城市河道整治工程的材料,例如生态砖以及吸附性材料,并将其使用于岸坡的建筑中。此技术的有效利用,能够使护坡不仅具有抗洪防涝的效果,还具有一定的吸附功能,帮助生态护坡的实现。河道污泥的一般处理方式是借助水泥黏结剂、外加剂或者是一些发泡剂,与污泥进行一定比例的混合,进而发挥生态护坡的效用。利用污泥就地形成生态护坡不仅做到了材料上的节约,还能够促进城市河道治理的生态化进程,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泛的欢迎。现阶段这一技术以及在许多小型城市河道整治工作中应用,例如上海的崇明岛以及长兴岛等区域,并取得较好效果。
        2.3网格型生态护坡施工要点
        在网格型生态护坡施工过程中,需充分利用混凝土等施工材料,合理规划网格结构,有效开展生态护坡设计工作。同时,还可选取网格中间位置完成植被种植,进一步构建优化网格生态护坡模式,促进其综合效益的增长。相比其他生态护坡形式来说,网格生态护坡技术的使用价值更为突出,其适应性也相对较强。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网格型生态护坡施工技术难度较小,成果较明显且观赏价值显著,但其技术成本相对较高。因此,网格型生态护坡的具体施工应立足于工程的基本需求,施工单位须充分考虑分析护坡项目建设的资金承受能力,并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判断此项技术的适用性。以规模较大的排水灌区域为例,若资金充足,可首选网格型生态护坡办法,在保护和污染环境的基础上提高植被稳定性,促进生态平衡发展。
        2.4土质边坡液压喷播植草护坡
        液压喷播植草技术应用范围广泛,可应用于河岸、公路、铁路两旁边坡绿化,也可应用于公共园林绿地、高尔夫球场建造、飞机场绿地、遭到破坏的自然山体地貌恢复、水土保持工程等绿化工程中,效果较好。液压喷播植草技术是利用装有空气压缩机的喷浆机组,将草籽、黏合剂、保湿剂、特殊肥料、水、纸浆及土壤改良剂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搅拌混合均匀后,直接将混合物喷射到提前已经平整好的种植面,完成跖草施工。这种方法具有保温保湿作用,草籽萌芽生长快,很快就能成坪覆盖种植坡面。在治理河岸水土流失,生物护坡防洪中效果尤其显著,它能够在普通绿化技术难以施工的大降坡坡面上建植草坪,施工速度快,操作方法简单,两个月后就能快速恢复受破坏山体原貌,防止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达到固坡保土的目的。其局限性是不适用于靠近水的地方,只适用于护坡的背水面防护。
        结语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在河道工程项目中进行护坡施工时,要响应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地应用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在保证护坡功能性的同时提升河道项目的生态性。在具体的应用中,要结合河道生态护坡的特点,合理地优化设计方案,结合当前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设计问题和施工问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优化。深入了解生态河道护坡的施工要点,在施工中加以控制,保证施工质量,提升施工效果,使得河道护坡与周围的整体环境相协调,满足了护坡的功能性,又能积极响应生态建设理念,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澎.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护坡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3):277-278.
        [2]徐君.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护坡技术分析[J].农家参谋,2019(1):194.
        [3]叶小金.河道秣护坡技术的比选研究[J].珠江水运,2019(13):104-105.
        [4]张延菊.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珠江水运,2018(11):101-102.
        [5]孙军.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水利工程,2018(17):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