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春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摘要:现阶段的风景园林规划建设规模正在日益扩大,风景园林在美化生态环境以及提供居民休憩放松场所的过程中发挥显著价值。园林设计人员对于风景园林能否给出合理科学的园林规划设计思路,在根本上决定了风景园林的景观丰富性以及景观视觉效果。具体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环节中,园林设计人员应当善于融入乡村景观,通过适当融入乡村景观的设计方法来增强园林景观的视觉美感效应,延伸扩展风景园林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融入措施要点
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过程不能缺少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景观构成了风景园林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目前的现状下,风景园林的设计与规划思路逐步得到创新,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对于风景园林的总体规划方案能够予以合理的调整,充分展示风景园林特有的生态与人文景观。园林设计人员如果能够在风景园林中适当融入乡村景观,那么将会达到改善园林生态环境的良好实践效果,对于创新与丰富园林景观规划方案具有显著的必要性。
一、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实践作用
乡村景观主要指乡村地区特有的人文景观以及自然景观,乡村景观本身表现为浓厚的地域特征以及田园风格特征。与城市中的自然生态景观以及人文景观相比,乡村景观更加贴近自然界,并且蕴含了淳朴的乡村人文风情。从景观基本特征的角度来讲,乡村景观最为关键的特征就是自然性与地域性。乡村景观与乡村地区的历史人文风情具有密切联系,乡村居民特有的日常生活方式以及农业生产方式共同组成了乡村景观中的核心部分[1]。
在目前实施的风景园林规划与建设实践领域中,园林设计人员对于散发淳朴田园风情的优美乡村景观给予了较多重视。风景园林的总体设计规划方案如果融入了优美乡村景观,则可以达到营造风景园林美好氛围、提升园林视觉效应以及净化园林生态环境的重要实践作用。由此能够判断得出,乡村景观在园林设计领域的融入渗透过程必须要得到园林设计人员重视。
二、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总体实施思路
首先是紧密结合风景园林所在区域的特征。园林设计人员对于园林景观的总体规划方案在拟定过程中,基本思路应当体现在因地制宜进行园林景观设计。风景园林中的乡村景观部分应当能够吻合园林区域的整体景观特征,否则就会表现得非常突兀,不利于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效果得到优化。因此,园林设计人员应当将因地制宜的景观设计原则全面贯穿于园林设计实践,突出乡村景观特有的人文风情与自然气息。
其次是运用开放式的灵活思路来融入乡村景观。现阶段的某些园林设计人员对于风景园林景观倾向于运用既定模式来进行设计布局,那么将会导致风景园林呈现出单一乏味的景观视觉效应。因此在合理融入乡村景观元素的过程中,园林设计人员必须要转变既定的景观设计思路,运用更加灵活的开放式景观设计思路来突显园林工程的最佳景观设计效应,确保融入城市园林中的优美乡村景观能发挥最大限度的景观欣赏效果[2]。
第三是确保城市园林景观与乡村景观之间的和谐性。城市地区的人文自然景观与乡村景观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增加了城市园林设计领域融入乡村景观的总体实施难度[3]。为了防止融入城市园林中的乡村景观表现为突兀性,那么园林设计人员必须要首先考虑不同类型景观之间的和谐性,充分保证城市风景园林以及乡村景观之间达到自然衔接的效果。
三、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改进完善措施
(一)创新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思路
风景园林的设计人员目前可以选择多元化的景观设计规划思路,园林设计人员为了达到创新园林景观视觉效应的目的,那么最关键的园林设计改进要点就是合理融入乡村田园景观,依靠优美的乡村田园景观来营造风景园林氛围,从而让园林游客感受到新颖与生动的风景园林景观特征。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人员应当整合园林场地中的山石景观、植被景观、园林水景以及园林道路景观,在此前提下达到风景园林的最佳整体设计效果。
风景园林的设计方案与思路包含多种类型,园林设计人员必须要在众多的园林设计方案中进行合理筛选,确保选出最为科学合理的园林规划方案。信息化技术可以为园林规划设计人员提供精准的立体化模型,提供了优化设计风景园林整体景观的科学数据支撑。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过程不能缺少信息化技术手段用于提供保障。现阶段的很多城市地区都在扩大风景园林的建设面积与规模,客观上体现了园林设计布局工作与信息化平台相结合的意义。
(二)引进全新的园林景观设计技术手段
园林设计人员对于信息化的园林设计辅助技术手段应当正确加以利用,有效防止风景园林的各个部位景观设计思路存在缺陷[4]。园林设计人员如果要达到成功融入乡村生态景观的目标,那么园林设计人员目前应当善于灵活选择与运用景观设计技术手段,结合信息化平台的园林布景设计手段来降低园林设计难度,创新现有的园林设计总体思路与方案。园林设计人员对于信息技术软件在进行操作使用时,应当运用可视化的自动建模软件来呈现园林整体景观,确保园林设计人员能够直观体察各个园林风景区域的景观基本特征。
园林设计领域的信息化手段重点应当包含自动生成三维图像、建构虚拟场景模型、集成处理技术以及交互处理技术等组成要素。园林设计人员必须要依靠交互处理软件用于完成场景立体图形的绘制过程,然后运用智能化的网络数据库来存储各个层次的虚拟场景图像。园林设计人员必须结合特定的场景建模要求,对于现有的虚拟建模软件进行选择与适用。园林设计人员通过引进信息化设计手段,风景园林的整体视觉效果将会得到明显的优化,客观上允许了园林设计人员运用可视化的方式来完善园林景观的构思设计,合理融入乡村地区的美好生态景观。
(三)确保风景园林景观能够融入地域生态环境
风景园林的基本设计方向与设计目标就是保护地域生态环境,风景园林的各个层面景观元素都应当融入到地域环境中,如此才能达到风景园林的最佳视觉效应,确保风景园林与周边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
园林景观的设计人员应当保证园林规划方案覆盖于完整的园林景观区域,防止由于遗漏某个特定的园林景观设计区域而造成园林景观缺乏完整性的后果。风景园林景观并不是局限于特定的景观设计层次,其中包含了多个层面的综合景观设计内容。为了增强园林景观的和谐统一性,那么园林设计人员有必要综合考虑不同层面上的园林景观整合处理要点,运用园林设计领域的专业技术手段来构建完整的风景园林模型。
结束语:
经过分析可见,风景园林中的乡村景观能够创造美好的园林观赏视觉效应,对于改善园林生态环境以及创新园林设计思路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园林规划设计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乡村景观融入总体设计方案的作用,运用因地制宜的园林设计宗旨思路来进行乡村景观的适当融入处理,提升风景园林的观赏价值与生态保护价值。
参考文献:
[1]付翔宇.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策略[J].大观,2021(01):39-40.
[2]祝浩翔,蒲旸,蔡卓霖.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途径的我国近10年风景园林研究热点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5(11):120-128.
[3]张霖茂,闫荣,闫莉.基于旋翼无人机与AMP的景观调查应用研究——以河北省蔚县岔道村为例[J].现代园艺,2020,43(21):172-175.
[4]刘颖.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43(18):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