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5期   作者: 王海波 孙兆祥
[导读]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普遍存在施工复杂性高、施工周期长的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其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王海波 孙兆祥
        贵州新中水工程有限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普遍存在施工复杂性高、施工周期长的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其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防渗技术的应用效果对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安全性能等具有积极作用。想要保证我国水利工程质量,就必须合理应用防渗技术。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技术;应用探究
        引言
        如今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规模与日俱增,作为此类项目最为重要的施工工艺,防渗施工技术现已被有效应用于此类工程当中。同时,伴随此项施工技术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有关施工企业必须确保作业人员对技术要点全面把握,合理防控技术实际应用的所有环节,严抓每一个施工细节,从而保证此项工程项目最终的质量达标,确保该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1水利工程渗水的原因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渗水的现象,为工程施工带来较大的影响,促使其质量不断下降,不利于后期的应用。然而出现水利工程渗水的原因较多,施工中的各项流程不完善或技术的操作不当,均会引起工程的渗水。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其内部的施工环节较为复杂,施工的工序较为繁琐,在对施工材料的使用过程中,若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则会造成是工程的渗水现象发生,影响工程的质量。同时,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缝隙相对薄弱,使得渗水的现象经常出现。为了改善该现状,施工人员同时在缝隙中采用防水的材料,但在实际应用中,未对防水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查,使得该渗漏现象未能得到有效的缓解,甚至漏水的现象逐渐加重,容易导致工程的变形。另外,水利工程渗水还由于施工人员对工程施工的不重视,在实际施工中,对整体的结构组织急经常性忽略,未能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对材料的选购不合理,造成工程质量不断下降,水利工程渗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2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
        2.1劈裂式灌浆技术
        在堤坝施工中对于坝身出现渗漏大多数采用劈裂式灌浆技术,即让泥浆在裂缝中凝固,通过填补裂缝渗漏的形式,起到防护作用。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水性。施工前调查坝身的曲直情况,之后通过钻孔形式(分为梅花型钻孔、直线型钻孔,多数施工中采用直线型钻孔),在坝顶部钻孔,孔洞之间保持3m间距,孔洞与堤外肩保持1.5m间距。钻孔深度与堤坝高度有关,灌浆以少量多次为主,不可一次多灌,由上到下进行灌浆。在灌浆施工前注重泥浆稠度,控制泥浆用量,减少串浆、鼓包、冒浆等现象发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用浆质量。这种方法可在坝身形成防水帷幕,大幅提高了防渗性能。
        2.2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技术
        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技术是指在充分了解水利工程坝体设施应力来源的基础上,以坝体轴线为参考进行施工的一种施工方法,施工人员将砂浆和黄土的混合物灌注到水利工程的缝隙中,并使之充分混合,从而调整水利工程的应力分布,保证水利工程坝体的稳定性,以达到防渗的效果。从这种技术的施工过程不难发现,利用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技术时,需要考虑好坝体开裂的情况和位置,才能准确地完成施工。如果坝体开裂程度不严重,那么施工人员可通过部分灌浆技术进行处理;如果坝体开裂的情况太过严重,并且其余部分也有开裂风险,那么就需要利用全坝体灌装技术,尽最大努力保证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技术十分常见,具有突出的水利工程防渗漏效果。
        2.3沥青防渗施工
        水利工程防渗施工中,可采用沥青等材料,有效起到防渗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展开清理工作,避免在施工中出现细小的颗粒,对整体的施工造成影响。并应当将底部压实,防止其土层中出现缝隙,导致渗漏的现象发生。在清理完成后,需在其表面洒水,确保底层的湿润,便于施工人员更好的开展有关工作。

在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完成后,需利用设备喷洒沥青,继而可有效形成一层薄膜,其厚度大约在6?mm左右,具有不透水的功能。同时施工人员利用素土对其加强保护,防止薄膜受到外界的损坏,无法起到防水的效果。在实际施工中,还需利用沥青的混凝土展开工作,并将碎石以及砾石等有关材料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拌,将其加热,可有效的用于施工中。在对混凝土运用中,对其保护面的厚度也有相应要求,需使其保持在12?cm左右,更好的起到防护作用。此外,在具体的施工中,还会应用到较多的材料,例如,玻璃丝布、苇席等,可将有关材料与沥青混合使用,形成卷材。继而在防渗施工中,将卷材应用在裂缝处,并用沥青将其有效的连接,以此实现防渗的目的,避免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现渗水的现象。
        2.4水平防渗处理技术
        目前,水平防渗处理技术有临水截渗技术、透水压渗平台技术和反滤沟导渗技术等。其中,反滤沟导渗技术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背水坡的渗水情况等,为了提升节水效果和提高利用率,采用这项技术时需要协调背水坡溢出点的高度情况,从而有助于提高坡面的稳定性。透水压渗平台技术施工难度较大,要求施工技术人员技能较高,施工前需要对整个坝体进行观测。在具体应用时,需要简化施工工程量,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临水截渗技术在大多数场所的应用改善效果均较好,特别是针对持续出现的渗漏问题。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准确掌握堤坝整体情况,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5强化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执行相关工作
        为了更好地强化监督管理力度,可以积极推进质量差别化监督,这是由于在监督工作中各项目的监督管理难度不同及针对施工中的薄弱环节,不能按照原有的标准进行监督,要加大对其的监督力度,才能更好地改善施工质量,因此对于容易出现错误的薄弱环节,以及各种不规范的行为,要加强检查力度,对其进行随机抽查等。基于监督部门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一定要重视对相关监督人员能力及素质的培养,加强监督管理队伍的建设,积极整合中央、省级、市县各级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其力量,以提高相关监督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和监督。一方面,部门要加强对内部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仅要重视其专业能力的培养,还要全面提高其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此外,还要督促相关人员积极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使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监督工作,同时还要注重完善监督工作的手段,全面提高监督管理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由于相关监督管理人员文化素质水平差异较大,在进行招聘时要积极引入人才,形成对整体人员的调动作用,有利于构建积极、良好的监督氛围,推进监督工作良性运转。
        2.6多头深层搅拌防渗墙技术
        水利工程的防渗施工技术中,多头深层搅拌防渗墙技术十分常见,其主要是利用多头搅拌机对灌注到土体中的水泥砂浆进行搅拌,提升水泥砂浆和土体的结合效果,使之形成水泥桩,在此基础上进行搭接等即可形成水泥防渗墙。水泥砂浆凝固后具有突出的防渗漏效果,再加上多头深层搅拌技术的加强作用,最终修筑成的防渗墙结构往往具有极其可观的防渗效果,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结语
        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有效避免工程渗水,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形成安全隐患。为此,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施工中,需采用合理的防渗技术,加大对工程的防护,在各方面对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并不断完善施工作业内容,并加大对施工的重视,做好防渗策略,以此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丽秋.水利水电工程渗水因素及防渗施工技术[J].新农业,2020(9):75-76.
        [2]郭俊利.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防渗堵漏的施工要点及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3):273-274.
        [3]吴旭.谈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1):19,21.
        [4]赵茜.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施工技术和完善措施[J].安徽建筑,2020(2):111-113.
        [5]郑胜全,陈增丰.水平防渗系统卫生填埋场的填埋作业工艺[J].环境卫生工程,2005(6):27-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