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
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金华山旅游经济区分局,浙江金华 321000
摘要:随着现阶段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土空间的规划体系构建成为了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来进行建设,最大限度的实现对城镇周边的开发,其中包含三条控制线的规划和国土用途的分类管理,实现制度方面的创新。在本文当中首先对“城镇开发边界”的概念进行了概述;其次对城镇开发边界的政策和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以南方某个城市来作为分析对象展开了具体研究。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划定
在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制度和建立过程当中,属于我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我国的城市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深远意义。对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来说,属于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设计,需要在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管理,其中包含了对我国国土空间的总体规划,对城镇的开发和边界的划定等,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最终实现城镇开发边界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最大作用发挥和策略的全面应用,最终实现其制度体系功效的最大发挥。
一、“城镇开发边界”的概念
在城镇化开发边界的概念当中,属于我国的城乡规划,主要指的是城镇化的建设用地拓展的最大边界限制,在进行城镇化开发和建设的过程当中,可开发建设和禁止开发建设区域之间存在的空间界限。城镇化开边界的开发主要是为了城镇的集约发展状态和无序蔓延的状态限制[1]。在城镇化开发边界当中,还存在这城镇增长边界、城镇开发边界等多个相似的概念和定义。城镇开发边界当中主要是对空间规划的一种手段措施,和当前的政府政策措施相关联,因此在城镇开发边界的概念当中,主要指的是国土空间管制、城乡建设管理以及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的一种政策和工具,因此在实际实施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其在法规法治的基础上进行原则治理,充分发挥法律意义。
二、城镇开发边界的政策意图和作用
在城镇开发边界的政策意图和作用分析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分析和研究。
在政策意图方面,最早建筑设计在2005年的时候提出了城市建设编制办法,对于2000年后的城市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现象做出了抑制快速蔓延的同时,还需要对城市的历史机遇进行有效衔接,实现不断推动经济增长的现实需求。在我国城市的增长边界方式当中,可以实现对城市无度扩张的有效制止,因此在当时的背景情况下,政府部门需要充分满足在城市规划编制的基础上进行开展研究。后来在2013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于城市的开发边界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从而强制了对空间开发的管理和控制。在现阶段当中,从2017年党的第十九大报告当中,对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奋斗目标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的三条控制划线工作,对于生态保护力度进行了加强,成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2]。在城镇开发边界的政策作用方面主要是针对城市蔓延等多种问题进行严格控制,但是在我国发展的新时期现阶段当中,对于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主要指的是国家空间治理体系的建设当中推出的新举措和措施,实现了对城市蔓延的控制和农村耕地的有效保护,对于城市的扩展和城市的转型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城镇适宜性评价与城镇空间、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
第一,需要对城镇的适宜性做出评价,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对多方面的内容做出评价,其中包含了资源的环境承载能力、城镇功能的适宜性评价。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方面,需要对当地的环境资源进行单项评价,其中包含了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生态以及灾害等。对于环境集成的评价,需要对各分部进行评价之后进行综合确定其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在本文当中,主要以某个地区城镇来作为研究对象,该地区当中的城镇资源环境当中承载能力分成了几个阶段,其中的比重分别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以及低值这几个阶段,其占比分为16.5% 、 12.6%、8.9%、2.6%和 59.5%。对于该地区当中的沿海地区城镇承载力从沿海地区逐渐向内陆呈现出递减的方式,沿海地区的承载力相对较高,低值地区主要趁现在山地以及丘陵地带当中。在城镇功能的评价方面,需要在承载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可以根据承载能力的阶层来进行适宜性的区分,其中较高的地区可以作为城镇开发适宜备选区,其他地区则可以作为一般适宜备选地区,低值地区可以作为不适宜的备选区域。在当地的分布格局、地理位置以及海陆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区分评估,从而实现对适宜区域和不适宜区域的有效划分。在该地区当中,城镇开发的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势低缓区域当中,总面积达到了27100.7平方千米,占到了当地土地总面积的21.9%。
第二,对于城镇空间的划定方面,需要在一定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划定,首先需要在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基础上进行划定,对城镇开发当中的适宜区域和一般适宜区域,需要保证其面积规模处于国家规定的额范围内,从而可以作为城镇空间的备选区域。其次需要对现阶段当地的综合情况进行考虑考量,其中包括城镇用地现状、新增用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成本、未来城镇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城镇空间的弹性等多个方面的元素,需要对备选区域内相对偏僻的土壤进行排除,实现对城镇产业发展储备空间的优化分配。最后就可以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法规来实现国土空间开发的协调性和比例优化调整,得到合理科学的城镇空间规划方案。
第三,在对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方面,需要考虑其经济现状,还要对规划限期内对于空间城市结构的发展态势进行全面的考虑和规划。在该地区当中,对于当地的9个地级市的区域和综合试验区进行划分考察[3]。在评价过程当中,需要首先给城镇用地的供给进行评价,对于供给条件来说,需要对城镇用地的合理性、新增土地的最大供给潜力以及现状城镇用地中的合理用地进行分析和研究,现阶段的城镇建设用地一般都建设在开发的适宜区和一般适宜区域当中,对于新增的城镇用地最大供给潜力来说,需要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土地板块来进行测量,从而实现对城镇用地当中的供给规模进行测算,对于未来的必要措施也提供除了一个基础理论导向。其次,还要对城镇发展的潜能做出评估,对整体的规划发展,对于各个划定对象的现状分析评估,从而对城镇开发边界的规模进行控制埃,最终确定出城镇开发边界的最终规模。
第四,需要对规划的生态农业空间做好协调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根据“三区三线”的空间关系处理原则,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集成,其中包含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与城镇开发边界试划方案等,根据三线来对三区的范围区域进行划分,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保护,确保没有出现交叉重叠的现象,保证处于城镇适宜性、农业适宜性和生态适宜性的状态当中,确定在三类空间当中的科学归属。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国的城镇开发边界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实现策略的运作和运行发展,对于其私人权利的不当行使需要进行有效的约束,对于城镇开发的边界划定和监督当中,需要制约地方政府出现的开发冲动现象。在不同的地区国情政策运行过程当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实际的策略运行,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国土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保护,在“多规合一”的基础上实现对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和分配,最大限度的为城镇的发展提供出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最终推动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晓路,吴丹贤,周侃, 等.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J].地理研究,2019,38(10):2458-2472.
[2]陈铁中.基于国土开发限制性因素的城镇建设空间适宜性评价——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标准化,2019,(18):83-84,87
[3]季春,宋曙光.浅析国土空间下咸阳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J].中国金属通报,2020,(4):149,151.
[4]朱江,曹迪,任思儒, 等.城市设计思维下城镇开发边界"修订"方法研究——以广州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0,35(1):17-24.